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2 19:09
戴上VR眼鏡化身天車操作人員「吊運」鋼材,乘坐復古綠皮列車探訪「濱江工業生態走廊」,走進南航校園參觀能「上天入海」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鯤龍」……
這個暑假,南京推出了「金陵少年遊·築夢當夏」主題研學遊產品,其中不少工業研學遊特色線路收客火爆。親子家庭紛紛走進由一間間「廠房」華麗變身成的一個個「景區」,瞭解南京厚重的工業歷史文化「家底」,感受科技創新加速產業升級成果,解鎖文商旅融合新玩法。
中外青少年走進工廠,感受「工業脊樑」
廣場上重達15噸的露天鐵礦石,館內20余公斤的隕石,建廠時周恩來總理的批文……走進南京鋼鐵博物館,飽含歷史積澱的工業氣息撲面而來。隨着暑假到來,中小學生研學團的身影漸漸多起來。在這里,一館可盡覽3000年的冶金史、200年的鋼鐵工業史和60余年的江蘇鋼鐵工業發展史。
「最近真是太忙了!作為南京市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周邊學校的學生們都會來打卡。」南京金樂文化旅遊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張燕説,南鋼去年累計接待遊客近30萬人次,今年研學人數達1.2萬人。
暑假走進梅鋼工業文化旅遊區,會發現這里滿是「遛娃」的家庭。工業風加上科技感,讓孩子們直呼「太酷了!」最受歡迎的,當然要屬「濱江工業生態走廊」觀光列車。復古的綠皮列車擁有近百個座位,幾乎每天都是滿座。透過車窗向外看,鋼筋鐵骨的廠房、「蒸汽朋克」風的工業碼頭、壯美的濱江風光盡收眼底。截至目前,梅鋼工業文化旅遊區今年參觀人數已突破25萬人。
看陶藝大師親手從拉坯、利坯、乾燥,到上色、噴釉、燒窯的全過程,並自己動手創作。在高淳陶瓷博物館,進入暑假后,幾乎每周都要接待一批研學團隊,人數從20人到200人不等。各種膚色的外國青少年慕名而來而來,饒有興致地DIY陶瓷工藝品。「外國留學生是我們客源的一大組成部分,他們來自歐洲、中東和非洲多個國家。陶瓷對他們而言,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中國傳統文化。」高淳陶瓷研學遊負責人茹康告訴記者,他們的研學內容更注重傳統文化的挖掘和傳播,針對青少年進行年齡段適配,並增加DIY體驗,強調深層次學習與沉浸式感受。
在直升機上遠眺紫金山、學習無人機「排兵佈陣」戰術……在位於江北新區的南京青奧體育公園內,愛飛客航空科普運動基地依託南京深厚的航空航天工業文化底藴,打造了獨具特色的航空航天研學遊課程,如今年暑假推出的「少年空軍營·逐夢藍天:五天四晚航空軍事獨立營」就深受歡迎。「除了南京本地的孩子外,也有從杭州、青海、新疆等地前來體驗的孩子。」基地市場部工作人員喬小溪介紹,基地還曾接收過一期五六十人的外國青少年研學團,成員來自法國、奧地利、英國等歐洲國家。
「冷峻」生產線變身風景線,講述厚重工業「家底」
「原明故宮機場始建於1927年,是中國首座軍用機場,南京首個民用機場。」在愛飛客航空科普運動基地研學導師的帶領下,孩子們走進以航空文化為主題的城市公園——511公園,探訪明故宮機場的歷史遺存。這里留存的機庫殘垣、跑道基石,見證了中國第一代航空人修理戰機、培養人才的艱辛探索。
近年來,南京的航空航天產業迎來了蓬勃發展。愛飛客航空科普運動基地推出的研學遊課程,深度鏈接南京本地豐富的航空航天資源,讓孩子們在玩樂中觸摸城市的航空記憶,感受中國航空工業的崛起力量。 「孩子們既玩得開心,又能深入瞭解航空知識與城市航空故事,家長也覺得我們的活動很有新意。」喬小溪表示。
走進南鋼,孩子們紛紛驚歎,傳統印象中「傻大黑粗」的工廠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風景如畫的國家工業旅遊示範基地。近年來,依託豐富的工業旅遊資源,南鋼打造了集餐飲購物、體驗休閒等功能於一體的工業文化旅遊區,精心打造南京鋼鐵博物館、文體公園、自然谷(萌獸樂園)等20余個工業旅遊景點,讓「冷峻」的生產線化身可親近的風景線。
步入梅鋼廠區,可謂「一路一樹、一花一景」,不光有顏值,更有硬實力。在梅山鋼鐵博物館,孩子們可依次探索六個不同主題的場館,分別是以「鋼鐵志·中國心」為主題的鋼鐵主題館、鋼鐵郵票館、鋼鐵藝術館、鋼鐵LAB館、鋼鐵生活館和鋼鐵人文館。依託梅鋼工業文化旅遊區和梅山鋼鐵博物館兩大載體,梅鋼精心打造了鋼鐵主題系列研學課程,從「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到「鋼鐵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等主題,讓青少年對現代化鋼鐵企業的「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高效化」發展有了全新認識。
高淳陶瓷作為南京具有代表性的陶瓷文化,歷史源遠流長,其製作技藝可追溯至6000多年前。近年來,高淳陶瓷以科技創新與文化傳承為驅動,創新形成炻器窯變釉技藝等四大特色技藝,多次承製國宴餐瓷。在高淳陶瓷博物館,今年暑假的研學活動分為三個板塊:博物館講解展覽、國瓷工坊生產車間參觀、陶藝院DIY製作體驗,孩子們可參觀陶瓷從原料到成品的完整生產過程。
「硬核」流程轉為感官體驗,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升級
「在千米軋線、千度高温旁,親眼見證‘鋼筋鐵骨’的製造過程,非常震撼!」在梅鋼的鋼鐵體驗館內,孩子們嘖嘖稱奇。
梅鋼擁有國內一流的鍊鐵、鍊鋼、熱軋、冷軋等生產工序和智能製造裝備,在鋼鐵工藝流程遊覽區,遊客可近距離觀察多條現代化智能生產線。鋼鐵體驗館內,下井電梯、360°高爐環形影院等多個項目,把「硬核」工業流程轉化為可交互的感官體驗,極大地增強了趣味性和教育意義。
戴上「智能安全帽」,通過空氣成像觸摸屏,即可自由選擇查看生產全流程畫面、運營數據和AI場景,瞭解人工智能在南鋼的全場景應用;戴上VR眼鏡,乘坐雲上天車培訓仿真器,即可化身一名天車操作人員「吊運」鋼材;最后在AI拍照區域拍下一張照片,選擇自己喜歡的風格,生成個性化「鋼鐵工人圖」留下美好的回憶……在南鋼去年投用的未來鋼鐵智造館,增加了不少「可見、可感、可體驗、可觸摸」的新玩法,讓遊客流連忘返。
作為一家現代化鋼鐵企業,南鋼的數字化轉型走在行業前列,近年來更是瞄準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全力加快轉型升級。在南鋼規劃開發的「紅藍綠」三條旅遊線路中,藍色線路集中展示南鋼數字化轉型前沿成果,主要景點包括南鋼智慧中心、未來鋼鐵智造館、特鋼工業體驗館、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智能示範產線、智慧鍊鋼展廳等,讓遊客能夠切身感受產業升級的碩果。
「在我身后的,就是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鯤龍’,它可以用於森林滅火,也可用於水上救援。」在愛飛客航空科普運動基地研學導師的帶領下,孩子們走進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御風園,眼前一架佔據C位的大飛機格外醒目。看着這個可以「上天」如鯤鵬展翅,「入海」如蛟龍奔騰的「大個子」,孩子們嘖嘖稱奇,為我國裝備製造業不斷取得新的突破讚歎不已。
【記者手記】
講好產業發展「新故事」,文商旅融出「新玩法」
南京發展工業旅遊有着厚重的「家底」,可謂得天獨厚。南京工業發展起步較早,是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全國重要的綜合性工業生產基地,工業旅遊資源十分豐富。
南京一直致力於促進工業和旅遊業的融合發展。早在2000年,南京市就有了首家國家級工業旅遊示範點。目前,南京已有包括高淳陶瓷工業旅遊區、海爾曼斯工業旅遊區、南京金箔工業旅遊區、南京捲菸廠工業旅遊區、雲錦博物館等5家國家級工業旅遊示範點。2022年11月,南鋼工業文化旅遊區躋身國家工業旅遊示範基地。
近年來,實踐證明,工業為旅遊提供了新資源,如歷史遺存、高科技創新、生產工藝等;旅遊則為工業帶來了巨大附加值,如品牌提升、產品推廣、形象宣傳等。隨着南京旅遊業屢屢在全國出圈,「爆款」網紅產品越來越多,工業轉型升級,傳統制造業「向新力」成果日益豐碩,工業和旅遊業攜手前行、融合共贏是大勢所趨。
從城市吸引力層面上來看,南京發展工業旅遊,豐富了旅遊產品線路供給,延長了旅遊產業鏈條,創新了文化旅遊消費場景,從而延長了遊客在寧停留時間,拉動文化旅遊新消費,進一步增強了「攬客」「圈粉」的吸引力。 眼下,越來越多製造型企業把目光投向工業旅遊,升級工廠、建設研學基地,文商旅融合催生了更多「新玩法」。
工業旅遊,如何講好南京過去、現在、未來的製造業故事?相比其他形式的旅遊,工業旅遊更注重互動性和參與性,要想辦法讓遊客走進車間,親自體驗「生產」的快樂,滿足遊客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開展工業旅遊的企業、園區,應該進一步加深文旅融合,整合資源、強化特色、打造品牌、精準營銷,從吃、住、行、購、觀、聽、憩等方面,為遊客提供更加豐富的產品、細緻的服務,打造出更多遊客喜愛的「爆款」產品。引導市民遊客瞭解南京工業的歷史和發展成果,開展產品製作流程、工藝體驗等主題研學,在實踐中感受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運用高科技手段,結合自身特色打造引人入勝的工業旅遊場景,開發吸引眼球的工業旅遊文創產品,讓遊客有充分的體驗感、參與感、趣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