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用AI破局情境化學習,瓦拉英語發力在線英語教育

2025-08-02 20:56

大模型時代來臨之后,不少教育公司都在嘗試使用AI生成課程內容,或利用AI生產高互動性、個性化內容,來提升教育的質量和效率。

近日,在國際英語教育中國大會上,用「AI+情境學習法」提升少兒英語學習能力的「瓦拉英語」正式公開亮相。

36氪獲悉,瓦拉英語是瓦拉星球的首款產品,瓦拉星球創立於2023年,其核心模式是將AI大模型技術與情境學習法緊密結合,構建情境化學習場景,通過數百個具有趣味性的模擬場景,培養6-12歲小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瓦拉英語在天使輪中獲得了北極光、順為資本、好未來的1200萬美元聯合注資。

創始人劉慶遜表示,「情境教學法」其實也提了很多年,但要在課堂上實現一個真情境還是很難的,但今天有了AI的技術,我們可以打造這樣一個真實的情境,讓學生沉浸去學習,這是技術帶來的一個非常巨大的突破。通過這種低成本、高真實感的情境生成方式,學生彷彿置身於真實的英語環境中,能夠沉浸式地學習英語。

學生在體驗瓦拉英語

瓦拉英語可以利用AI生成圖像、聲音和視頻,能夠快速構建出數百個高度真實的場景,如機場、露營地、超市等。例如,在模擬機場場景中,學生可能需要扮演乘客,與機場工作人員用英語進行登機手續辦理、行李託運等一系列對話。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再是機械地背誦單詞和句型,而是在實際情境中自然而然地運用英語來解決問題,極大地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和興趣。

01

AI技術紅利直接轉化為學習效果

情境教學並非新概念,但傳統實現路徑成本高昂,家長不得不支付夏令營學校數萬元費用,只為讓學生在真實場景中説幾句英語。AI大模型的出現終於打破此僵局。

「瓦拉英語構建的虛擬星球從某種意義來説是用AI打造‘楚門世界’。」劉慶遜介紹,在瓦拉英語的虛擬世界中,有各種各樣的場景和故事,學生可以指揮其中的虛擬角色avatar在各種情境中運用英語進行交流、解決問題,「學生非常開心,他運用英語知識解決了問題,就能獲得一個自我的成就,一課一課的接下去。」

瓦拉英語的AI應用和突破主要體現在四個維度:

  • 情境生成成本指數級下降:使用AI生圖、AI生聲音、AI生視頻來實現情境快速構建,如快速生成機場、露營等數百場景,支撐全年240節情境課的內容需求。
  • 互動真實性革命:通過大模型驅動的NPC(如外星朋友Otis),對話不再侷限於預設選項。當學生討論「最可愛的動物」時,AI能基於上下文動態迴應,告別「機器人式尬聊」。
  • AI變身腳手架:在學生口語任務完成過程中,通過AI提供的輔助工具,成為學生遇到困難時隨時提供幫助的腳手架,相當於夠不着就幫着搭個梯子,先夠到再説,逐漸培養獨立能力。
  • 個性化教學閉環:嵌入式AI tutor實時監測學習行為(猶豫時長、錯誤模式),自動生成針對性練習。在演講展示的案例中,系統發現學生頻繁修改選項,立即推斷出「題目理解偏差」並推送相關訓練。

在對AI的技術應用方面,瓦拉英語包括前訓練和后訓練兩部分。前訓練採用RAG方式,進行系統的標註和梳理。后訓練的部分會根據學生的反饋,結合獎勵函數的方式讓AI自學習,形成個性化學習內容。

參加此次國際英語教育中國大會的教育專家對瓦拉英語給予了積極認可,認為整個故事的背景設定非常的吸引學生,可以讓他們沉浸在課程中,而不同情境故事的推進和閲讀、口語等練習相結合,可以培養學生用英語解決問題的能力。

據劉慶遜透露,產品內測期有千人以上學生參與,數據顯示,86%的學生每日主動學習超30分鍾,技術紅利直接轉化為學習效果。

02

在情境中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瓦拉英語的核心是情境學習。測試版APP中,開篇是一個探險任務情境,學生需要運用聽、讀能力理解任務説明,通過口語表達與隊友用英語溝通制定計劃,完成關卡任務。

全部課程的前一個單元(五個關卡)可以免費體驗,剩余為收費課程。正式版將於9月上線。

劉慶遜説,他親眼看到一個六年級就通過大學英語六級的學生,在新加坡旅遊時卻全程沉默,所有交流都由父親代勞,折射除了傳統英語教育長期存在的結構性困境:重應試技巧,輕實際運用;重機械記憶,輕思維建構。

「工具只能解決‘怎麼練’,而我們要解決‘為什麼學’。」劉慶遜對比,傳統產品讓學生在抽象環境中背單詞,瓦拉英語則讓學生在虛擬餐廳為結交朋友而主動學習點餐對話。動機差異決定了效果鴻溝。

傳統英語學習往往以枯燥的背誦和機械練習為主,容易讓學生感到乏味。而瓦拉英語通過構建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情境,讓學生化身為故事中的「主角」,主動參與到英語學習中。

採用任務驅動的學習方式也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讓學生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為主動的探索者。

劉慶遜表示,「語言的學習主要是‘聽説讀寫’這四個部分,英語學習中的口語問題我覺得一直以來都是非常痛的痛點。首先口語學習不是一個學生自己可以完全獨立去完成的一個過程,它也沒有辦法藉助紙筆這樣的工具去完成,它一定是需要有一個人來進行對話,而且口語的對話還必須在情境之中,才能去實現更好的效果。今天的AI技術是非常非常好的解決了口語的這些問題,它能夠去提供一個類似真人一樣的情境,能夠跟學習者進行對話。包括像瓦拉英語,我們也是在這樣一個基礎上啓發,來構建一個真實的情境,讓口語(聽説)成為一個英語學習中最主要的突破口。」

在瓦拉英語的情境課中,學生通過與AI角色對話、完成各種任務,鍛鍊了口語表達和聽力理解能力;在AI鞏固練習環節,通過多樣化的練習方式,如單詞拼寫、語法填空、閲讀理解等,提升了讀寫能力。從一個虛擬的情境到另一情境,一節接一節課程中,實現聽説讀寫綜合英語運用能力的培養。

比如,在一個探險任務情境中,學生需要閲讀任務説明(閲讀能力),與隊友用英語溝通制定計劃(口語能力),記錄探險過程中的發現(寫作能力),並識別和運用相關的英語詞匯和語法(詞匯與語法能力)。

瓦拉英語情境化學習舉例(遭遇太空海盜;之后與朋友商量,再請警察支持)

據介紹,瓦拉英語的課程完全對標劍橋英語等級,緊密貼合原版教材,同時又更加適合中國小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認知水平,尤其是L2級別(對標KET)。其三年課程涵蓋1654個核心詞匯、960個實用句型,每周學習閉環包含情境課、AI鞏固練習、單元挑戰測試,確保知識點能夠得到有效重複7次以上。

例如,在瓦拉英語構建的虛擬星球中,學生為解救同伴需要與「外星好友」討論救援方案。此時掌握的「there be」句型不再是一句例句,而是解決問題的鑰匙。當語言與使命綁定,記憶效率發生躍升:教研團隊發現,傳統需重複10遍的單詞,在情境中3遍即可牢固掌握。

「教育產品可分為三類:工具、服務和內容。」劉慶遜説,拍照搜題類產品代表工具類產品,解決單一問題;雙師直播大班課屬於服務類,本質是購買教師時間;而瓦拉英語要做的是內容層面的創新——通過設計沉浸式學習體驗,重構知識傳遞方式。

隨着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新課標對英語教學提出了向「情境學習」改革的要求,同時KET考試標準也強調學生要用英語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問題。瓦拉英語精準瞄準了新課標與校內教學的差距形成的剛需市場,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更符合教育發展趨勢的學習途徑,也為教育內容市場提供了一個成功對接政策導向與市場需求的新案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