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市佔率國內第一,液冷寡頭,撞開AI的大門!

2025-08-02 18:30

(來源:老張投研)

AI還沒捲走你的工位,可能先喝光你的礦泉水!

舉個例子,我們每問ChatGPT25-50個問題,就會消耗500毫升水。而這些水,大都被用在了數據中心散熱環節。

那麼,數據中心散熱和水有什麼關係?

道理很簡單,耗電高的地方很容易釋放熱。特別是高性能硬件,比如華為Atlas900A2PoD最大功耗達50.5kW

就像人發燒工作效率下降一樣,過高的温度也會影響電子元器件的性能,數據顯示,電子設備性能失效55%來自温度。

這時候,液冷成了焦點。

液冷,是通過液體直接或間接地接觸熱源,其熱容量遠高於空氣,冷卻效率更高,是當前數據中心散熱的主流技術方向。

目前,液冷技術包括冷板式、噴淋式、浸沒式三種,簡單説,冷板式好比退燒貼,噴淋式好比淋浴,浸沒式好比泡冷水澡

行業預測,預計到2031年全球數據中心液冷設備市場規模約92.31億美元,2024-2031年均複合增速約20%

液冷產業鏈看,上游為液冷設備和零部件,中游為液冷系統集成商、芯片廠商等,下游為互聯網企業以及運營商等。

其中,上游是關鍵技術環節,國內看英維克申菱環境高瀾股份是產業鏈不容忽視的一部分。

俗話説,同行是冤家,那麼三家企業液冷技術發展到什麼程度了?又有哪些差異化優勢?

英維克:全鏈條護城河

三家企業中,英維克在液冷技術上更垂直。

英維克核心業務就兩塊,一個是機房温控系統,一個是機櫃温控系統,2024年分別佔公司總營收的53.19%37.37%

其中,機房温控主要面向數據中心、算力設備以及通信機房等,實現了從冷板、快速接線頭,到SoluKing長效液冷工質、管路、冷源等產品全覆蓋。

英維克機房温控產品最稀缺競爭力在於,全鏈條優勢。

公司是業內率先推出高可靠Coolinside全鏈條液冷解決方案的廠商,類似於汽配龍頭拓普集團的全產品佈局優勢。

市佔率上,2023年英維克全球數據中心液冷佔比6%,居國內企業第一。

而在機櫃温控業務上,英維克也展現出較高的成長性,財報顯示,公司該業務營收從2020年的3.78億元快速增長至2024年的17.15億元,年均複合增速為17.3%

有一説一,業務進展迅速源於英維克捨得花錢。2020-2024年公司研發費用率維持在6.5%以上的高水平,超過了申菱環境和高瀾股份。

酒香不怕巷子深,技術稀缺優勢促使英維克打入了大客户供應鏈。

2024年,公司UQD液冷系統快速接頭不僅通過英特爾驗證,一舉拿下重量級夥伴。

與此同時,公司高效節能温控產品也贏得了華為、字節跳動、阿里巴巴等互聯網龍頭以及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運營商認可。

前期技術投入和后期的客户加持下,英維克業績實現了十連增。

2024年英維克實現營收45.89億元,較2015年增了10倍,同時,公司淨利潤從2015年不到1億元攀升到了2024年的4.53億元,跨越了很多行業的周期波動。

申菱環境:液冷后起之秀

與英維克的「穩」相比,申菱環境成長速度很快。

早些年,申菱環境數據中心温控產品以數據服務空調為主,目前,公司也已具備了冷板、Manifold、快速接頭、液冷機櫃、液冷門等產品。

2024年,公司蒸發冷卻產品營收約為2023年的2.3倍,液冷產品營收約為2.9倍,數據服務業務新增訂單同比增長95%。可見,下游需求的旺盛已經反映到了公司訂單和業績上。

對比發現,申菱環境與英維克客户存在交叉,比如華為、阿里巴巴、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

那麼,二者競爭烈度有多大?

不難看出,英維克除了國內客户外,還有國際用户英特爾,一定程度上能弱化來自同行的競爭壓力。

最關鍵的一點,與英維克相比申菱環境的差異化優勢在覈電。

從公司研發項目上可以窺探到,申菱環境正開發核電水冷項目,同時其核電空調已經進入秦山核電、大亞灣核電、田灣核電。

數據顯示,20254月我國單次覈准了10台核電機組,這意味着,申菱環境還有望享受核電建設紅利。

高瀾股份:垂直深耕電力

相比英維克、申菱環境,高瀾股份業績似乎有些相形見絀。

橫向看,2024年高瀾股份營收不到7億元,僅是英維克的六分之一,縱向看,2024年公司營雖有增長,但遠沒有回到2022年的高水平。

而利潤端,高瀾股份下滑更明顯,2023年淨利潤同比下滑111.1%2024年同比下滑58.12%

這是因為,2022年公司轉讓了東莞硅翔31%股權,剝離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加熱、隔熱等業務,直接導致高瀾股份營收同比斷崖式下滑。

老話説,旱路不通走水路,完成股權交割后,高瀾股份將更聚焦電力、儲能、數據中心等領域。

電力上,公司曾為白鶴灘-浙江±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葛洲壩-南橋±500kV直流輸電工程等提供熱管理解決方案。

數據中心液冷上,公司可提供以冷板式和浸沒式為主的多種信息與通信液冷解決方案。

但真正讓高瀾股份一鳴驚人的,是它在可控核聚變的提前卡位。

公司熱管理產品已應用於中科院「人造太陽」EAST全超導託卡馬克試驗裝置項目、中科院散裂中子源等核物理實驗項目。

而從兩個關鍵數據上也看到了公司轉變的跡象:

一是,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淨利潤實現扭虧,達到0.13億元,同比大增131.01%;二是,截至一季度末公司在手訂單為11.1億元。

所以,同行是冤家也可以是贏家。

英維克垂直深耕數據中心,申菱環境加碼核電,高瀾股份率先卡位可控核聚變,散熱之爭的終點,不是誰擠掉誰,而是讓中國方案成為世界的默選項。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