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2 07:18
當地時間7月3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令,調整對多個貿易對象的所謂「對等關税」税率,具體税率從10%到41%不等。
儘管特朗普宣稱關税能讓美國再次變得「偉大和富裕」。但一系列的事實和數據顯示,白宮的關税政策正在削弱而不是增強美國經濟,特別是美國企業想得到「確定性」,但得到的卻是「成本上漲」和「利潤下降」。
關税衝擊之下美國車企利潤驟降
應對成本上漲美國企業被迫漲價
那麼,美國市場上具體哪些商品會漲價呢?國際日用品巨頭寶潔已經宣佈從8月開始對在美國市場銷售的約四分之一的產品提價5%左右,以抵銷關税的成本壓力。
寶潔首席財務官安德烈·舒爾滕對此給出的解釋是,儘管公司在美國大幅投資以實現本土化生產,但仍有部分材料、成分和包裝無法在美國採購,必須從其他市場進口,並由此面臨美國關税的壓力。
再比如,億滋與好時等食品巨頭也已經警告,其產品的終端零售價格或將變動。對消費者而言,這意味着他們的日常消費品,如巧克力、紙巾、花生醬和能量棒都將漲價。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在報道中提及,今年第二季度,好時公司的關税成本達到約1500萬至2000萬美元,漲價反映的是包括可可在內的原料成本上漲的客觀現實,而在白宮關税和產品銷量的雙重壓力之下,好時公司還在嘗試通過產品容量「縮水」來實現變相漲價。
按照好時首席執行官米歇爾·巴克的説法,這樣做的好處是「讓消費者感受不到直接的漲價」。
從這個意義上講,美國國會參議院少數黨領袖查克·舒默的説法或許能夠得到印證,他説,白宮關税戰的對手是美國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