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通科技科技前段时间发布了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非净利润为4.55亿元至4.85亿元,同比增长57.32%至67.69%,表现十分强劲。股价也创了近三年的新高。
经历了2022年的业绩大缩水,道通科技连续三年高速增长进入收获期,坐上汽车诊断业务的全球龙头位置的同时第二第三曲线也在持续布局拓展。道通的飞轮是否已经启动?
一、三轮驱动
道通科技创立于2004年,依靠汽车诊断产品起家,汽车诊断产品简单来说就是检测汽车故障的仪器。道通创始人李红京在汽车诊断行业的创始公司元征科技仅工作了6个月时间,就出来创立了道通科技。
当时元征科技作为先行者拥有行业众多专利,核心技术多集中在硬件底层协议,元征通过与不同的车企合作授权,不断积累协议数量。道通的起步则是用逆向工程,深度解析并破解元征产品的诊断协议,做出类似的产品,实现多车型兼容,快速切入汽车诊断市场。这种策略在早期市场是可行的,因为行业尚未形成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道通在后续迭代中通过协议规避设计(如修改通信逻辑)降低侵权风险,再通过不断技术积累,并创新地改变了主要盈利模式,从直接卖终端产品到软件升级服务和数据 API 输出实现盈利,同时选择了更需要汽车诊断产品的欧美作为主要市场,也避开了最初和元征的直接竞争,最终对老对手元征科技形成了超越。如今,根据2024年公开数据,道通科技在全球汽车智能诊断设备市场的市占率达到32.7%,超越博世(Bosch)和实耐宝(Snap-on)等传统国际巨头,位居行业第一。
道通的脚步很快,在汽车诊断起家后,通过多年积累扩展至新能源和AI机器人领域,已经形成了三大业务线:
1、数字维修业务:依旧是公司稳固的收入基石和利润来源(2024年84%的毛利占比)。公司已形成了包括汽车数字化诊断、TPMS 胎压检测、ADAS 与四轮定位检测、新能源电池检测等完整的解决方案生态。市场受益于全球汽车保有量增长、平均车龄延长以及汽车“新三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趋势,预计到2032年市场规模将超过600亿美元。
北美和欧洲是最主要的市场,得益于其产品在功能、兼容性及性价比上的综合优势,成功打入了由博世(Bosch)、实耐宝(Snap-on)等国际巨头长期占据的主流市场。
2024年,数字维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0.18亿元,同比增长13.93%。其中,软件升级服务收入4.46亿元,同比增长24.20%,毛利率高达99%。
未来,随着软件定义汽车(SDV)时代的到来,远程诊断、数据订阅和预测性维护将成为新的增长点,其庞大的诊断数据可能转化为更具价值的智能维修服务。
2、数字能源业务:提供端到端智能充电网络解决方案和一站式光储充能源管理解决方案。涵盖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桩、运维管理、充电云平台、能源边缘控制器、能源管理平台等产品,聚焦智能充电桩,提供在途、目的地、车队和家庭四大场景解决方案。2025年一季度收入2.12亿元,同比增长35%;新推出的MaxiCharger DC超充桩单枪功率达480kW,充电10分钟续航600公里。
道通的主业务在云端平台已积累上亿条车辆诊断数据,可反哺充电场景的电池健康预测模型,提升对不同车型的充电成功率。
新能源充电业务已成为强劲的第二增长曲线,2024年实现收入8.67亿元,同比增长52.98%,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2亿元,同比增长约35%。公司凭借技术、品牌及全球渠道优势,已成功切入壳牌(Shell)、Circle K、LAZ Parking等全球顶级能源、零售及停车场运营商的供应链,获得持续到2030年的长期订单。随着全球充电设施建设加速,成为公司重要的业绩增长极。
机构预测,海外充电市场规模2025年将达800亿元,2030年增长至1200亿元。从 2017 年到 2023 年,全球车桩比从 7.6 逐步攀升至 11,电动车数量远超充电桩增量。
3、AI及机器人业务:目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聚焦于智慧能源和智能交通的应用场景,作为公司第三增长曲线。提供空地一体集群智慧解决方案,包括智能巡检机器人等。包括软件云服务(如充电云平台)和空地一体集群智能解决方案。公司不仅具备无人机、反无人机系统的技术积累,还与华为等科技巨头达成深度合作,联合研发推广。
目前道通“空地一体集群智慧解决方案”已在中石油油田和某副省级城市交通管理项目中落地。
该分部2025年一季度收入1.37亿元,同比增长36%,充电云订单大增80%。
道通的三块业务都具备了不错的发展空间和想象力,可以看出它的野心。
现在道通在全球设有9个研发中心,并在中国、越南、美国建立三大生产基地。销售网络覆盖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拥有成熟的本地化营销服务团队。持续高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为17.29%。累计获得境内外专利及软件著作权超 1771 项。
二、全面拥抱AI
AI业务看似归类到最小的第三增长曲线,但却是公司当前及未来五年最核心的战略方向。道通明确表示正在全面拥抱AI,并将其作为核心驱动力,推动业务与组织的深刻变革,可以说是相当明智且行动力十足。
公司把上半年的高增长归因于“全面拥抱AI”的战略。
拥抱AI的道通致力于将AI技术与业务场景深度融合,推动三条业务发展曲线的协同增长。
第一曲线:数字维修业务
依托汽车综合诊断产品,构建数字维修行业大模型。
推出AI语音助手、AI车辆外观损伤识别等智能特性,提升诊断效率和用户体验。已将诊断准确率提升至98.5%,带动软件升级收入高增长。
分阶段打造故障分析Agents、故障诊断Agents、全场景Agents,向汽车诊断AaaS(Agent as a Service)全面转型。
第二曲线:数智能源业务
深度融合电力电子与AI技术,推出端到端智能充电网络解决方案和一站式光储充能源管理系统。
构建数智能源行业大模型,推出MaxiCharger直流超快充平台、MaxiPower X/S光储充能源管理解决方案。
打造充电智能Agents、场站智能Agents、生态智能Agents,提升充电运营效率和客户投资收益。
第三曲线:AI机器人业务
布局垂域大模型与智能体架构,推出以生成式AI为核心的“空地一体集群智慧解决方案”。
融合空中飞行器和地面机器人等具身智能体,赋能能源、交通等千行百业。
公司整体收费模式持续从“硬件销售”向“智能终端+AI软件持续收费”的商业模式转型,高毛利的软件收入占比提升将持续优化盈利结构。
公司不仅在业务层面推进AI技术的应用,也在组织层面进行智能化改革。例如优化业务流程,建立贯穿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全链体系,以及构建经营分析数据平台。利用生成式AI,打造数字员工Agents工具链,实现核心研发需求分析、编程、测试等全流程自主化,并快速改造营销、销售、客服等领域的业务运营模式,达成组织智能化。
可以看到近两年公司的资产周转率和ROE水平都在持续提升。
结语
道通一路走来,有一种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感觉,干了再说,然后不断优化。主打一个行动力。
多年冲锋,横跨几个赛道,看起来有点割裂,但是通过AI,再持续发展下去,几块业务似乎又能串联到一起。
“汽车诊断+新能源+AI”的多轮驱动战略,不仅为道通自身的持续增长打开了想象空间,也在全球汽车产业的智能化、电动化转型和机器人崛起趋势中卡住一个重要的身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