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啟明創投周志峰:在AI技術與應用共振周期中尋找超級應用

2025-08-01 17:46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申俊涵

七月盛夏,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熱鬧非凡。全球AI領域大咖雲集上海,共赴這場「AI盛宴」。作為中國在AI領域最早投資且佈局最豐富的投資機構之一,啟明創投也帶來對AI技術與應用趨勢的最新判研。

「今年,AI進入‘技術與應用的共振周期’。一方面,技術持續向上快速生長,沒有明顯天花板。另一方面,技術在性能、成本方面變得可用,大規模的應用已經開始落地,就像‘樹根’一樣深深紮根、紮實成長,創造巨大的價值。」7月28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啟明創投·創業與投資論壇——創業投資開啟AI技術與應用共振周期」活動上,啟明創投主管合夥人周志峰在演講時説。

在互聯網時代,行業上半場的發展聚焦於技術突破。當技術成熟以后,應用創新成為下半場角逐的重點。在AI時代,情況發生了變化,「技術與應用的共振」成為行業當下發展的主要特點。

具體來説,一方面,AI技術發展沒有達到上限。啟明創投團隊觀察,無論在中國還是美國,第一梯隊AI公司都處於你追我趕、交替上升的狀態,任何大模型在基準測試榜上的領先優勢不會超過三個月。

另一方面,AI應用開始逐漸落地。「從邏輯上來講,現在已經到了超級應用是有出現的可能了。因為,隨着AI技術性能不斷提升,模型能力從‘可用’、‘能用’進入到‘好用’階段;同時,大模型的使用成本大幅下降,對日活上億的應用來説成本不是問題。」周志峰説。

作為跟蹤AI投資領域十年以上的資深投資人,他比任何時候都要充滿期待。

AI應用是今年AI投資的主戰場

在過去近20年里,啟明創投堪稱早期投資市場的黃金投手。其投資了超過580家高速成長的創新企業,其中明星企業包括小米集團、美團、嗶哩嗶哩、知乎、石頭科技、優必選、文遠知行等。

啟明創投對人工智能領域的系統佈局,在2013年就已開始。其在2013年參與雲知聲的A輪融資,后續又接連投中了優必選、曠視科技等明星項目。2022年11月,ChatGPT的正式發佈開啟了AI繁榮發展的新時代。敏鋭感覺到行業鉅變的周志峰,變得比以往更加忙碌。啟明創投團隊在過去三年時間里,完成對AI2.0產業的全鏈條投資佈局。

據瞭解,從AI 1.0時代到AI 2.0時代,啟明創投累計投資投資AI項目超過100個。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發現,近三年來,啟明創投新投資的AI項目包括,AI基礎設施層的壁仞科技、無問芯穹等公司,AI模型層的智譜AI、階躍星辰等公司,以及AI應用層的生數科技、銀河通用、未來智能等公司。

  「做AI投資人最大的感受就是‘累’。」2023年時,周志峰曾這樣感慨。因為當時美國大模型公司密集發佈新模型,他經常需要凌晨三、四點起牀去搶那些公司發佈會之后有限的邀請碼,去嘗試最新的大模型技術。

2024年,當AI成為中國創投機構關注的主賽道。周志峰開始思考,如何讓自己安靜下來,以獨立判斷、獨立思考去進行持續佈局。進入2025年,AI的高速發展仍在持續。在技術層面,大模型的MOE架構、合成數據、更長的上下文窗口等新突破層出不窮。在應用層面,許多人形機器人企業近期迎來「爆單」,量產元年似乎已經來臨。

AI投資熱度也依然不減。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AI初創企業吸引了全球約53%的風險投資資金。這意味着,即使AI大模型產業已經成長兩三年,大家仍然認為這是潛力巨大的領域,值得真金白銀去持續投入。

「我們還在按照自己的節奏在AI領域持續投資佈局。」周志峰對21世紀經濟報道説。

他指出,目前,基礎模型、語言模型的競爭已經進入決賽圈。因此,現在團隊不會再投新的做基礎模型和語言模型的公司。但知識形態有很多種,所以團隊會關注3D模型、音樂模型等其他模態的小模型。

「同時,今年是AI應用的爆發之年,投資的主戰場是AI應用,超級應用出現的時間已經臨近。」周志峰説。

人們將最先在哪些領域看見超級應用?周志峰指出,內容生成領域或許是一個方向。因為生成式AI有很強的生成屬性,天然跟內容相關。此前的互聯網模式依賴平臺連接,而AI生成內容可能重構這一鏈條,孕育出「下一代字節跳動或騰訊」,啟明創投正在內容生成領域進行相關的佈局和持續關注。

投資技術大神、產業大佬與「00后小天才」

投資就是投人——許多投資大佬講這句話奉為信條。在AI領域,啟明創投投資的創業者也有着鮮明的特點。周志峰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啟明創投青睞的AI創業者主要有三種類型。

一是在技術創新領域投資AI技術大神。因為具身智能、世界模型都處於技術發展周期的早期階段,技術創新是企業成功的第一重要因素。創始人本身是AI技術大神,更能夠理解技術創新、實現技術創新。

二是在AI垂直應用領域,投資既懂AI技術又對整個產業鏈條有深入理解和深刻認知的創業者,甚至后者可能更重要。所以,啟明創投會選擇投產業大佬。比如在AI+教育領域,啟明創投投資了與愛為舞,公司創始人張懷亭曾在教育領域有着豐富的創業經驗。

三是投資 「00后小天才」。在PC時代有輟學的喬布斯和比爾·蓋茨,在互聯網時代扎克伯格也是輟學生。到移動互聯網時代,王興、張一鳴都是年輕創業者的典型。因此,年輕一代始終是啟明創投關注的重點。他們在AI的浪潮中成長,有很大概率做出一款真正的顛覆性的產品。

沿着這樣的投人邏輯,啟明創投今年投資了多個典型的AI項目。其中在今年初,啟明創投投資了前騰訊傑出科學家、混元大模型技術負責人劉威創辦的Video Rebirth。

「劉威在模型層實現了創新,他不是選擇跟進OpenAI,而是根據自己多年的研發經驗,嘗試做一個新的世界模型。這件事的創新水準非常高,儘管我們在大模型領域已經佈局了好幾個企業,還是選擇繼續投資了他。」周志峰説。

3月26日,具身智能初創公司它石智航(TARS)完成天使輪1.2億美元融資,創下中國具身智能行業天使輪最大融資額紀錄,啟明創投是它石智航本輪融資的領投方之一。

據悉,它石智航有着豪華的創業班底。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陳亦倫曾任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智能機器人方向首席科學家,華為自動駕駛CTO,大疆機器視覺總工程師。董事長李震宇曾任百度智能駕駛事業羣總裁,牽頭打造了阿波羅自動駕駛開放平臺和「蘿卜快跑」。

具身機器人在泡沫爭議中走向規模化落地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除了啟明創投出手的它石智航,今年新完成融資的具身機器人公司還包括銀河通用等多家公司。

「具身機器人的火熱是技術浪潮發展帶來的,具身智能的底層模型跟AI大模型一脈相承。如果沒有AI大模型的種種突破,也不會有具身領域端到端的模型突破,更不會有通用機器人的概念。」周志峰説。

啟明創投跟蹤過中國一百多家在過去兩年內成立的具身智能國際前沿公司,一直到現在,周志峰幾乎每周都會收到一兩位AI領域頂級學者所做的具身智能創業項目信息。

在市場中已經有一百多家俱身機器人公司混戰的情況下,為什麼還會有這麼多學術大牛想進入?在周志峰的追問下,許多創業者談到,從20世紀20年代出現機器人的概念到現在,具身機器人是人類刻在基因中的夢想。因為人們喜歡人形的產品形態,它打通了人性的連接點,這是其他產品無法比擬的。

面對具身機器人領域的創業融資熱潮,「泡沫論」的爭議也不斷出現。對此,周志峰認為,真正的大科技浪潮一定是有泡沫的,任何一個聰明人都能看到其中的機會和價值。就像好啤酒都是有泡沫的,它可能1/3是泡沫,2/3是真啤酒,這樣纔好喝。對許多投資人來説,有1/3超額溢價的項目也是可以接受的,因為大家認可的是未來會有很高的價值。

事實上,具身機器人正在爭議中不斷走向商業化落地。7月18日,優必選中標覓億(上海)汽車科技有限公司9051.15萬元機器人設備採購項目,這是優必選目前中標金額最大的採購訂單,成為行業的標誌性事件。

「下半年,具身機器人廠商可能還會繼續拿到訂單。在商業化層面,中國機器人企業走在美國機器人企業的前面。因為中國在製造、物流等領域的產業基礎及產業鏈成熟度很高,這是適合機器人落地的商業場景。」周志峰説。

另外,記者也注意到,在最新發布的「2025啟明創投AI十大展望」中,也談到具身智能落地應用的相關內容。啟明創投積極預測,具身智能機器人將率先在揀選、搬運、組裝等場景實現規模化部署,積累大量機器人第一視角數據與帶觸覺的操作數據,構建「模型-本體-場景數據」的閉環飛輪。這一飛輪將驅動模型能力迭代,最終推動通用機器人邁向大規模落地。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