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1 14:30
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在上海拉開帷幕,資本市場也再度迎來了AI+機器人概念的火熱。
回望整個上半年,機器人概念行情火爆,特別是宇樹科技的H1人形機器人亮相央視春晚,把「人形機器人」推至風口。而在經歷2、3月份的狂飆后,市場情緒逐步迴歸理性,而后續伴隨特斯拉Optimus進度不及預期等消息擾動,板塊迎來回調。
如今進入下半年,板塊情緒底的出現,「難有大的下跌基礎」業已成為市場共識,風險偏好修復之下,疊加一系列商業化利好密集落地,有望對板塊后續表現形成強有力的催化。
如果將2025年的AI、器人賽道比作一場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的接力賽,顯然一場從「講故事」到「交作業」的硬核淘汰賽已經拉開。對投資者而言,上半年是「Beta行情」,買賽道即可,下半年則是「Alpha廝殺」,只有能把概念兑現為真實現金流的公司才能享受到市場真金白銀的青睞,獲得估值溢價的機會。
當故事講到「兑現」這一集,鏡頭自然要聚焦到行業中能拿出合同、跑出產能的主角。
01
催化「熱潮」將至,「智能智造革命」引領行業下一站
AI、機器人概念作為今年的主線行情,其持續熱絡的背后,政策層面顯然也為市場加了一把火。
實際上,自工信部等十五部門聯合印發《「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開始,近年來政策層面一直保持推動具身智能和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連貫性。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培育生物製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來產業」,將具身智能定位為國家重點發展的前沿技術方向。而就在7月28日,全國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負責同志座談會在京召開。其中也提到,啟動促進工業新興產業發展培育壯大新動能行動,完善人形機器人、物聯網、高端儀器儀表等產業發展政策。
政策東風之下,技術路線也在多點開花。人工智能、傳感器、驅動系統等領域的不斷突破,讓機器人在運動控制、環境感知與只能交互上取得顯著進展。場景側同樣也迎來持續突破。從製造業的柔性生產,到服務業的無人商業體,再到極端環境的高危崗位替代,銀發經濟的居家暖心守護。
跨場景、規模化落地的能力在行業蓬勃發展的勢頭下持續得到驗證,而「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優必選可以算是這場「百花齊放」中的領跑者,其正在把人形機器人從「展演明星」變成「產業工人」,持續收穫商業化價值紅利。
與只能在舞臺或直播間炫技的娛樂展演不同,工業場景對節拍、良率、稼動率有硬指標,只有真正跑通產線,才能證明「人形」具備「人效」。優必選正是因為率先跨越這道分水嶺的行業標杆,其不僅率先將人形機器人帶入製造業工廠車間,更通過短期內快速的迭代升級,切實提升效率和可靠性,對行業起到了堅實的引領作用。
就在此前7月18日,優必選科技還以9051.15萬元中標覓億(上海)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機器人設備採購項目,創下目前業內單筆中標金額最高紀錄。目前,優必選也已與多家汽車製造商建立合作關係,其人形機器人在比亞迪、東風柳汽、奧迪一汽等車廠參與智能搬運、智能分揀、智能質檢等任務。而在今年4月,其還簽下全球首份工廠場景小批量人形機器人採購合同。
教育科研領域同樣展現出強勁需求。7月13日,優必選官方表示,用於教育科研領域的天工行者已收穫百台訂單,預計全年僅教育科研領域的天工行者人形機器人交付就將超過300台。
值得一提的是,7月23日,優必選還重磅宣佈推出面向智能製造場景的全尺寸工業人形機器人WalkerS2,其採用了全球首創人形機器人熱插拔自主換電系統,在不要關機的前提下可實現3分鍾內的自主換電,讓人形機器人具備了7×24小時不間斷工作能力,為智能製造構建「永不停機的新質生產力」打造了堅實的基礎。
很顯然,政策給了方向,技術給了肌肉,場景給了跑道,優必選正用一張張合同把「概念」翻譯成「產能」,兑現實實在在的現金流。從樣機到實訓,從示範到量產,它已越過分水嶺,把「人形」寫進中國製造的節拍器,也把行業的下一個里程碑悄悄往前挪了一大步。
02
三大看點,看Walker S2的歷史開創性
重點來看此次優必選推出的最新工業人形機器人Walker S2,其針對智能製造場景的設計包含多項開創性突破,其核心價值可以説體現在三大方向。
首先是實現全球首例人形機器人自主換電能力,這突破了制約自動化潛能的關鍵限制——能量依賴和作業間歇性。這不僅僅是讓機器人「更持久」,更是讓機器人具備了作為獨立、可靠、高效生產力的基礎,開啟了7×24小時、無人干預、大規模部署、智能協作的自動化新紀元,加速了「機器人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的美好願景成為現實。
如落到具體的應用場景,自主換電能力幫助機器人能實現真正無人值守的連續運行,消除傳統人工換電導致的停機等待;支持機器人在偏遠無人區(如深山基站、遠洋船舶)、高危環境(如核電站內部、爆炸物處理現場)、或人類難以到達區域(如大型管網內部)獨立執行長期任務;大幅擴展作業範圍,使機器人在廣闊場景(如大型智慧農場、機場)突破往返固定充電樁的距離約束;提升生產效率並降低人力成本;以及在多機器人系統中實現自主協調充換電,為羣體智能協同提供基礎保障。
Walker S2的另一大創新是羣腦網絡2.0+Co-Agent智能體,這一系統不僅是一項「技術」,而是一個具備自進化能力的智能生產力系統。它解決了限制AI大規模落地的三大瓶頸:單體智能無法協同、預設程序無法泛化、孤島系統無法進化。
羣腦網絡2.0結合Co-Agent智能體構建的AI雙循環協同範式,顛覆傳統單體機器人範式,通過雲端"超級大腦"與本地"本體智能"的配合形成分佈式智能系統,使多臺機器人成為共享智能的生產力單元。同時,其實現認知能力的飛躍,具備任務分解與規劃能力(如指揮搬運智能體移障后由分揀智能體接力操作),並提升跨場景泛化能力,降低工廠、物流中心等複雜場景的部署門檻。此外,它還構建全局優化與閉環自學習機制,通過全羣執行數據的持續反饋驅動AI模型進化,解決傳統自動化"部署即落后"的缺陷。
Walker S2的突破性還體現在硬件軟件強耦合特徵之上。
其擬人步態行走與精細操作能力、高強度輕量化設計,使人形機器人能夠勝任更多複雜的工業任務,如精密裝配、零部件加工等,進一步拓展了人形機器人在工業領域的應用範圍,滿足不同行業、不同場景下的多樣化需求。同時,Walker S2是國內首個頭部採用純RGB雙目視覺方案的人形機器人,這一方案使人形機器人能夠更準確地感知周圍環境,實現更精準的物體識別、定位和避障。
優必選通過在統一的軟硬件架構下過二者深度耦合正在重塑人形機器人的能力邊界與應用範式。軟件優化可快速適配硬件特性,硬件升級亦能同步激活算法潛力。此外,軟硬協同的本質是構建統一能力底座,成熟后的軟硬一體方案可大幅減少終端部署的調試成本。開發者無需從零理解機械設計,即可調用標準化API開發應用,吸引長尾開發者進入,這意味着中小企業無需專業團隊即可快速啟用。
簡而言之,優必選Walker S2通過自主換電、羣體協同、硬軟件強耦合等方面的創新突破,系統性攻克人形機器人商業落地的核心障礙,並在工業場景實現永不停機的高效生產力。這不僅重構了人形機器人能力邊界,更以完整技術方案確立中國在該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
03
資本市場「用腳投票」,參與史上「最大機器人」配售
摩根士丹利最新研究表明,中國將在2025年下半年掀起「人形機器人熱潮」,且此次浪潮與上半年存在本質差異——上半年屬於行業認知普及期,主要表現爲機器人供應鏈企業首次亮相資本市場、新概念標的持續擴容、投資者初步建立行業知識框架;而下半年則進入實質性的概念驗證階段。該機構在報告中明確斷言:「中國即將爆發人形機器人應用浪潮」,並強調對中國市場在該領域的領先前景持樂觀態度。摩根士丹利進一步預測,人形機器人技術將在今年下半年於中國市場「被廣泛採用」,未來中國與美國等國家的技術代差將持續擴大。
這種差距或將體現為:中國企業已在技術突破(如優必選Walker S2的擬人步態控制)和場景落地速度上建立優勢,而曾被寄予厚望的特斯拉Optimus仍受困於工程化技術瓶頸。
與此同時,資本市場已「用腳投票」,押注中國技術與商業化領跑者。
就在近期,優必選完成了港股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人形機器人上市公司股票配售,此次操作共配售3015.545萬股,募集資金總額達24.1億港元(約合3.15億美元)。這一金額不僅超過該公司前四次配售融資總和,更打破港股市場「配售必大跌」的定律。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認購需求遠超配售額度數倍,且配售股份主要由長線機構投資者承接,包括國家主權基金、重要產業資本、公募基金及保險資管等。
這種現象在港股市場具有標誌性意義:港股配售機制雖在功能上與A股「定向增發」類似,但市場反應截然不同。A股定增通常被視為利好,常觸發股價連續漲停;而港股因配售執行節奏快(可T+1完成)、無鎖定期強制要求,且普遍採用折讓市價的發行方式,短期內會攤薄每股收益,導致投資者產生強烈厭惡情緒。歷史數據顯示,港股配售公告后股價跌幅往往遠超基本面調整需求,主要源於對無鎖定期股份立即拋售的恐慌及流動性虹吸效應。
優必選此次配售打破常態,尤其是史上最大規模配售需消耗鉅額承接資金,其股價不跌反漲的走勢極為罕見。市場分析人士解讀稱,資金偏好反映對商業化領跑者的共識:「當行業仍處早期時,能驗證可持續盈利模式的企業將收割流動性溢價。優必選在教育、工業場景的訂單閉環,使其成為目前唯一可量化的投資標的。」
但優必選的想象空間或許更大。
橫向對比更能凸顯其價值窪地。據悉,Figure AI正在洽談以395億美元估值(約合人民幣2874億元)進行15億美元新一輪融資,而優必選當前市值僅為Figure AI估值的13%。花旗銀行在最新研報中將優必選對標2010-2011年的特斯拉。當時特斯拉年交付量僅1500輛,市銷率高達24-25倍,而根據花旗做出的2025年營收預期,目前優必選的市銷率僅約為15倍。這無疑證明了優必選具備較大的價值重估空間。
除了上漲空間差距外,優必選還應享有先行者溢價。7月28日,摩根大通發佈研報,首次覆蓋「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優必選並予以「增持」評級,目標價135港元。
摩根大通研報指出,優必選作為人形機器人產業的先發企業,構建了深厚的客户基礎,其中不乏比亞迪、富士康、吉利汽車、東風柳汽、北汽新能源等多家頭部企業。通過這一系列合作,優必選已獲得一定數量的確認訂單,在人形機器人這一快速發展的產業中已成為領跑者。研報還預估,優必選的人形機器人業務在2025年至2027年間的營收年複合增長率有望達到260%,並將於2027年達到公司營收佔比的60%,助力優必選於2027年實現約50億元的年營收並實現盈虧平衡。
04
結語
在此次WAIC大會上,有「AI教父」之稱的傑弗里·辛頓在演講中坦言:我們正創造比自己更聰明的AI,這就像在家里養一頭老虎當寵物,指望「消除它」是不現實的。如何訓練比人類更聰明的「好AI」,將是全人類的長期課題。
很顯然,面對這一長期課題,優必選如今已經用合同金額、交付數量、技術迭代和羣體智能,把「人形機器人」行業帶到來一個新的里程碑。尤其是工業場景率先跑通帶來的可複製性、可擴張性和可信度,將是決定其在行業「百花齊放」中保持「一騎絕塵」核心驅動力。
資本市場向來願意用訂單説話,用現金流投票。在AI+機器人的馬拉松里,那些已經用訂單合同把「故事」翻譯成「真金白銀」,率先衝過商業化終點線的,才能享受下一輪估值升維。(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