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1 08:49
(來源:金融小博士)
液冷服務器行業深度解析與投資價值挖掘
一、行業爆發背景
國家"東數西算"工程明確要求新建數據中心PUE(電能利用效率)需低於1.25,傳統風冷技術已無法滿足高功率芯片散熱需求。2025年政策進一步加碼,要求50%以上數據中心項目必須採用液冷技術,地方補貼最高達30%。算力需求激增
AI芯片(如英偉達H100)單芯片功耗突破1000W,風冷散熱效率觸及物理極限。液冷技術可將芯片温度穩定控制在65℃以下,保障GPU滿負荷運行,成為算力升級的剛需解決方案。成本快速下降
規模化生產推動液冷系統成本年均降幅超15%。以浪潮信息為例,其礦物油冷卻液方案成本降低30%,冷板式液冷整機櫃已實現批量交付。市場空間廣闊
當前液冷滲透率僅約5%(2024年全球市場規模111億元),預計2027年將達263億元,中國年複合增長率超52%。單機櫃功率密度從10kW向50kW+升級,液冷單機櫃價值量達60-70萬元。二、投資核心邏輯
冷板式
:當前主流(佔比超80%),改造成本低,適配現有服務器架構,英維克、浪潮信息主導。
浸沒式
:未來趨勢(PUE低至1.04),散熱效率提升20倍,但改造成本高,中科曙光、曙光數創技術領先。
上游
:冷卻液(氟化液/礦物油)、液冷板/銅管(金田股份)、密封件(中鼎股份)。
中游
:液冷機組(冰輪環境)、整機方案(中興通訊)、測試設備(強瑞技術)。
下游
:數據中心運營商(萬國數據)、雲服務商(阿里/騰訊)。
多地政府對液冷項目提供最高30%補貼,電網企業將液冷納入綠色數據中心認證標準,推動行業滲透率快速提升。業績彈性分化
關注兩類標的:①技術領先(如浸沒式方案);②訂單可見性強(綁定頭部雲廠商)。警惕技術迭代滯后或業務佔比低的企業。三、潛力標的深度剖析
核心優勢
:能源網絡與通信設備雙主業協同,推出覆蓋冷板式/浸沒式的全棧液冷方案。
亮點
:中標移動/聯通大型數據中心項目,能源管理基因助力降低PUE至1.15以下。
核心優勢
:數據中心液冷泵市佔率超30%,自主研製產品通過英偉達認證。
亮點
:小批量供貨開啟放量,受益於液冷泵需求爆發(單機櫃需2-4台)。
核心優勢
:全球汽車密封龍頭,子公司獲北美超算中心1.2億元密封件訂單。
亮點
:浸沒式液冷機組批量供貨浪潮/華為,全球化佈局對衝地緣風險。
核心優勢
:5G基站龍頭延伸至液冷服務器,全浸沒方案應用於江蘇電信樞紐。
亮點
:光互連液冷GPU超節點實現自主可控,適配國產算力生態。
核心優勢
:國家超算中心温控供應商,低碳閉式冷卻技術獲國家級認證。
亮點
:子公司頓漢布什為移動/聯通定製液冷方案,PUE優化能力行業領先。
:銅加工龍頭切入液冷銅管領域,導熱性能較傳統材料提升15%。
亮點
:產品導入頭部算力服務器,成本控制能力構築護城河。
:軍用連接器技術遷移至民用,液冷機箱/冷板應用於天河超算中心。
亮點
:高可靠性標準(軍品級)適配金融/政務數據中心嚴苛需求。
四、風險警示
冷板式(英維克主導)與浸沒式(曙光數創領先)競爭加劇,技術路線選擇失誤可能導致產能過剩。業績兑現滯后
部分公司液冷業務佔比不足5%(如飛龍股份),需警惕概念炒作與實際盈利脱節。估值泡沫風險
細分龍頭平均PE達40-60倍,部分跨界企業(如銀輪股份)估值透支未來增長。供應鏈風險
海外巨頭(如CoolIT Systems)加速佈局,國內企業面臨技術專利封鎖壓力。五、配置建議
短期關注
:政策催化下的訂單放量標的(如中天科技、冰輪環境)。
長期佈局
:技術壁壘高、全球化能力強的龍頭(中興通訊、中航光電)。
風險對衝
:分散配置冷板/泵閥/材料環節,避免單一技術路線依賴。
液冷賽道兼具成長性與確定性,建議以"技術迭代+訂單驗證+估值安全邊際"三維標準精選標的,把握AI算力革命下的產業紅利窗口期。
聲明:本文引用官方媒體和網絡新聞資料,如有錯誤,請以最新信息爲準。本文絕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引導或承諾,僅供交流探討,請審慎閲讀。市場有風險,投資決策需建立在理性獨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