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能動無限的「中國樣本」——張家口國家可再生能源示範區建設十年紀實

2025-07-31 16:03

不再風吹草低見牛羊,不再面朝黃土背朝天……與內蒙古高原南麓接壤的張家口,一年一場風,從春吹到冬;‌誰道春風喚不回,風葉飛舞見雄魁;誰知古訓真靈訣,竟把陽光變作錢,張家口用足風、光資源,立起了風光儲輸蓄能源壩頭,綠電直供全國。

2015年7月,國務院批覆設立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範區,開啟了中國能源革命的先鋒實踐。

十年磨一劍,今朝展鋒芒:示範區實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跨越發展,新能源併網規模從842萬千瓦跨越式躍升至4243.5萬千瓦,佔全市電力總裝機的88.1%,穩居全國非水可再生能源地級市之首,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注入綠色動能;十年,全市可再生能源總發電量3478.64億度,減排二氧化碳約2.8億噸,圓滿兑現「綠色辦奧」莊嚴承諾,更向世界提供了可複製的「中國樣本」。

張北的風點亮京畿的燈

七月的壩上草原,風光旖旎惹人醉。層巒疊翠間,一排排風力發電機巍然聳立,一片片深色的光伏板熠熠生輝,一條條輸電線凌空飛架……在張北縣,以風電、光伏、儲能、製造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發展方興未艾。

作為風能和太陽能資源國家二類優質資源區、國家可再生能源示範區的核心區,張北耕天牧風,讓新能源成為打開「金山銀山」的「金鑰匙」。

「我們現在看到遠處林立的風機,近處的光伏列陣,以及旁邊儲能電站整體加持,國家風光儲輸示範工程通過國際首創的‘風光儲輸’聯合發電技術,把不穩定、不友好的風光資源變成友好的電,通過電網輸送到千家萬戶,也為破解大規模新能源集中併網、集中應用的世界難題找到了答案。」國網冀北風光儲輸公司黨委黨建部副主任楊猛介紹道。

國家風光儲輸示範工程一角。張北縣宣傳部供圖

國家風光儲輸示範工程一角。張北縣宣傳部供圖

國家風光儲輸示範工程於2011年在張北竣工投產,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集風力發電、光伏發電、儲能系統、智能輸電於一體的新能源示範電站工程。2021年8月底,新能源組網系統及涉網性能試驗在國家風光儲輸示範基地完成,探索出了一條真實工況下研究新能源組網的新路徑。一年之后,國家風光儲輸示範工程2×50兆乏調相機系統首臺機組併網成功,給新能源電網安上了「穩壓器」,讓具有隨機性、間歇性、波動性等弱點的綠電能夠安全穩定地併入電網運行,進一步減少損耗,綠電併網量增加約10%。

「目前,國家風光儲輸示範工程發電量突破14億千瓦時,依託張北柔直、張雄特高壓等貫通京畿‘綠電大動脈’,源源不斷的綠電不僅點亮北京的燈、照亮了雄安的夜,而且輸送到全國。」楊猛補充道。

在綠色發展道路上,張北勇於先行先試,把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和勢能滿滿的發展勁頭匯集起來,到目前,全縣新能源總裝機規模1283.43萬千瓦,佔全市裝機規模的三分之一,位居河北首位,全國前列。

張北縣新能源發展中心主任韓志麟向記者補充道:「國家風光儲輸示範工程斬獲第四屆中國工業大獎、全國質量獎卓越項目獎、國家優質工程獎等殊榮,在此基礎上,張北相繼投運了張北-雄安1000千伏特高壓輸變電工程、±500千伏柔性直流電網、兩座500千伏變電站等輸電工程,有效地解決了張北約1300萬千瓦的電力外送,僅柔性直流電網工程一項,就創造12項世界第一;國際首套100MW先進壓縮空氣儲能項目、源網荷儲一體化碳中和示範項目等儲能項目相繼落地張北,儲能規模31.78萬千瓦,探索構建起源網荷儲高度融合的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路徑。」

全域佈局築牢生態安全屏障

為深入貫徹落實可再生能源示範區發展規劃、加快推動示範區建設、做強做大全市新能源產業, 2021年5月,張家口市屬唯一的以可再生能源項目開發經營為主體的國有獨資企業——中合集團成立。4年來,中合集團搶抓機遇、乘勢而上,重點圍繞電站建設、儲能建設、電力配套、電站運維、電力交易和到期風光電設備循環利用等領域,構築市場化、實體化、科技化的新能源產業結構和產業生態,打造可再生能源「融資、投資、建設、管理、運維、循環利用」的全流程系統閉環,並以新能源應用引導外延性產業發展,全域佈局,有力助推了可再生能源示範區建設。

在張家口,民營能源企業發展同樣勢頭強勁。作為民營資本的代表,北京恆源新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張家口規劃了總規模達5.53吉瓦的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建成升壓站15座,構建起了完善的電力輸送網絡。依託合盈數據(懷來)科技產業園,成功實現1000兆瓦負荷規模,形成了「源」與「荷」兩端的緊密對接,彰顯了民營企業參與可再生能源示範區建設的責任與擔當。

全域佈局的「項目矩陣」效應越來越強。電站方面,建設規模為975MW,其中725MW光伏項目已併網發電,上網電量超過4億千瓦時,實現節約標準煤12.2萬噸、減排38.4萬噸;250MW風光電項目正在加緊實施,併網后企業級新能源發電規模將逼近千兆瓦大關。儲能方面,建設規模為1860MW,位列全省第一方陣,其中尚義90MW/180MWh獨立儲能電站(一期)項目已併網投產,是冀北電網區域內第一個實現併網的電網側獨立儲能電站項目,累計充放電量近5000萬千瓦時;赤城白河1200MW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已納入國家抽水蓄能(2024—2028年)規劃重點實施項目,目前正在加緊開展前期工作,建成后將有力服務於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局。配電網方面,代建的張家口新基建和新能源配套電網項目共有110kV變電站30座35kV變電站11座,其中今明兩年將實現經開區110kV輸變電工程和赤城縣鎮寧堡110kV輸變電工程率先投入使用。通過發電儲能、配電的系統集成,風光儲互補、多能協同的發展格局已經成型。

在電力交易上, 2022年至今,中合集團累計完成交易總電量64.81億千瓦時,其中綠電交易總量 26.47億千瓦時,交易總電量持續在冀北區域排名前列,張家口區域排名第一。特別是支持「綠能+」綠色數據,助力在張頭部大數據企業實現綠電佔比達到60%以上;支持「綠能+」裝備智造助力沃爾沃、領克汽車等新型企業實現100%全綠電生產出口;支持「綠能+」低碳轉型,接駁傳統生產經營用電端口,助力傳統企業綠色低碳轉型;支持「綠能+」冰雪經濟,助力萬全高新區實現園區企業100%綠電生產,打造全國首個綠電冰雪產業園區。通過在綠電交易上的深耕和拓展,真正助推全市實現「以電帶產」的綠色轉型升級,服務於可再生示範區的高質量發展。

「我們將繼續立足可再生能源示範區定位,和縣區、企業一道深入推進新能源項目建設和綠電直供、源網荷儲等一體化發展,重點關注到期風光電設備循環利用,積極佈局AI人工智能嵌套應用綠電交易、智慧運維和構建虛擬電廠,推動項目強基固本、產業提質擴容,實現真正的綠色發展與綠色循環,為全市打造全國新能源產業高地增「綠」添彩,為推進可再生能源示範區建設提供強力支撐。」中合集團董事長張文浩對未來信心滿滿。

集鏈成羣再造 「新藍海」

「我們的風葉長達112米,滿發狀態下風葉轉一圈,支持1匹空調10小時清涼,給手機充滿電350次,讓電動汽車跑50公里……」明陽集團北部大區京津冀區域開發總經理魏巍向記者介紹其風機制造應用前景。位於張家口壩下萬全區的張家口明陽新能源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基地,花園式的園區,井然有序的生產場景,在張家口不僅有完善的風電裝備全產業鏈,還佈局光伏電池生產鏈條。

張家口明陽新能源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基地風機主機生產線。鄭世繁攝

張家口明陽新能源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基地風機主機生產線。鄭世繁攝

「今年前5個月,基地生產主機137台、葉片192支。我們訂單主要來自華北區域,其中本地風電企業訂單量也不少。」魏巍告訴記者。

為實現新能源本地消納,2016年億華通與張家口市政府達成合作,藉助冬奧歷史機遇期,成立億華通動力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燃料電池發動機研發與產業化,並在當地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

億華通堅持「預研一代、開發一代、推廣一代」的研發理念,突破了十大關鍵核心技術,重點圍繞燃料電池系統的環境適應性、耐久性、可靠性等核心技術指標展開研發,不斷提高產品性能及一致性,累計獲得64項專利權,其中發明專利24項。

經過4年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城市羣建設,燃料電池系統關鍵材料八大零部件已有5項基本完全實現國產化替代,燃料電池系統售價從2020年的12000元/kW降低到目前2500元/kW,在張家口共示範推廣1262輛燃料電池汽車,極大支撐了張家口市燃料電池產業發展。

2024年億華通發佈全新一代300kW燃料電池發動機,質量功率密度突破900W/kg,滿足長途重載和干線物流等高速重載應用場景使用需求,發動機產品在牽引車、自卸車等重型卡車、環衞車、客車等廣泛應用。

「我們將利用張家口當地的風光資源優勢,擴大綠氫生產規模,提高綠氫產量,保障整個商業閉環的原料供應,加強與上下游企業緊密合作,形成從可再生能源制綠氫,到氫在交通、冶金等領域廣泛應用的商業閉環,實現產業鏈各環節的協同發展,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與盈利能力。」億華通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於民對氫能應用前景信心十足。

在位於萬全區的國家能源集團萬全綜合能源站,除傳統能源加註服務外,還有一臺加氫機格外引人注目,工作人員正為一臺氫燃料電池汽車加氫,氫驅出行正走入千家萬戶。

國家能源集團萬全綜合能源站員工給一臺氫燃料電池汽車加氫。記者鄭世繁攝

國家能源集團萬全綜合能源站員工給一臺氫燃料電池汽車加氫。記者鄭世繁攝

張家口對「風光氫儲」進行一體化佈局,建成國內首個風電制氫項目及大型加氫站,擴大綠氫生產規模,氫能驅動未來、共享綠色發展正逐步普及。(記者鄭世繁 傅雪峰 通訊員 孫曉亮 王寧)

來源:冀雲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