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AI算力硬件設備:短期催化強勁,長期價值凸顯!

2025-07-31 16:09

大家好,我是天弘基金張戈,關注通信設備指數投資機會夥伴,歡迎一起交流討論~

image

各位投資者朋友,大家好!

今天延續了上漲態勢,這樣的行情也讓我們的交流多了一份輕松。CPO(共封裝光學)板塊近期領漲,核心原因在於其作為 AI 算力基礎設施的核心技術,深度受益於全球科技革命、產業政策與資本邏輯的共振。藉此機會,想和大家深入聊聊我們對AI算力的上游硬件——通信設備板塊的看法 —— 無論是短期的亮眼表現,還是長期的投資邏輯,都值得我們仔細梳理。

image

一、核心邏輯:AI 浪潮驅動,通信設備成關鍵抓手

我們對通信設備板塊的長期看好,源於一個清晰的框架:AI 的全面爆發與應用滲透,將是未來數個季度資本市場的核心主線。從技術迭代到產業落地,AI 正在重塑各行各業的生產模式,而這背后,離不開 「算力底座」 的支撐 —— 通信設備作為 AI 上游最核心的硬件與算力提供商,正迎來需求的集中爆發期。

簡單來説,AI 模型的訓練、數據的傳輸、終端的響應,都需要更強大的通信基礎設施作為保障。無論是光模塊、服務器,還是交換機,都是 AI 生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這種需求並非短期脈衝,而是隨着 AI 應用場景的持續拓展(如大模型、智能駕駛、工業互聯網等),會呈現出長期增長的態勢。這也是我們堅定佈局通信設備板塊的底層邏輯。

二、短期走強的三大核心催化

近期通信設備板塊的漲幅超出了部分投資者的預期,背后其實有三個明確的驅動因素,我們可以逐一拆解:

1. 技術迭代持續加碼,催化產業鏈機會

科技賽道的成長,永遠離不開技術迭代的推動。近期 PCB(印製電路板)板塊的上漲,就源於一項新技術的突破 —— 這種技術能在芯片集成過程中減少配件消耗,讓計算芯片與 PCB 板的結合更緊密,同時降低成本。

看似是 PCB 的技術進步,實則與整個通信設備產業鏈高度相關:單位算力對 PCB 的需求會因此增加,單位成本中 PCB 的價值佔比也會提升。而通信設備作為大算力板塊的上游,與 PCB 等環節存在極強的協同性,技術紅利自然會向全產業鏈傳導。這也是近期光通信模塊、通信設備指數同步走強的重要原因。

2. 增量資金聚焦,業績硬邏輯成 「吸金點」

二季報披露后,A 股市場的資金流向出現了明顯變化 —— 增量資金持續入場,而這些資金的偏好非常清晰:尋找業績景氣度高、未來可見性強的方向

通信設備板塊恰好符合這一特徵:光模塊、服務器、交換機等核心細分領域的業績表現十分紮實,訂單能見度已經延伸到未來幾個季度。這種 「業績硬支撐」 讓板塊成為資金配置的重點,尤其是光模塊等細分龍頭,更是成為增量資金佈局的核心標的。

3. 市場風格切換,成長賽道佔優

近期市場風格的切換也為通信設備板塊提供了助力。隨着部分低估值板塊的回調,資金明顯向成長賽道傾斜,尤其是科技成長領域 —— 從前期的創新葯、醫療器械,到近期的 CPO 、PCB、通信設備,都屬於成長屬性突出的賽道。

通信設備作為科技成長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受益於這種風格切換。在市場風險偏好回升的背景下,具備 「高景氣 + 高成長」 雙重屬性的板塊,更容易獲得資金的青睞。

三、長期視角未變,堅定看好賽道價值

雖然短期板塊漲幅顯著,但我們想強調的是:投資決策的核心始終是長期邏輯,短期波動不會改變我們對通信設備賽道的堅定看好

AI 對通信設備的需求不是曇花一現,而是貫穿整個技術革命周期的長期趨勢。從產業鏈調研來看,下游訂單的增長勢頭、企業的擴產節奏、技術的迭代速度,都在驗證這一趨勢的確定性。

對於我們的組合運作而言,我們會繼續聚焦通信設備板塊中具備核心技術壁壘、業績確定性強的龍頭企業,忽略短期的情緒波動,賺企業成長的錢。當然,短期漲幅較快可能帶來一定的波動,但只要長期邏輯未被破壞,板塊的價值就值得持續關注。

總結來説通信設備板塊的短期走強,是技術催化、資金流入與風格切換共同作用的結果,而這一切的背后,是 AI 浪潮下產業需求的真實爆發。我們認為,短期的亮眼表現只是長期趨勢的開端,隨着 AI 應用的不斷深化,通信設備的價值將進一步凸顯。

后續我們會持續跟蹤產業鏈動態,與大家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感謝各位的關注與支持!

天弘中證全指通信設備指數基金(A類:020899,C類:020900)緊密跟蹤中證全指通信設備指數,該指數從中證全指指數中選取了50家業務涉及通信設備領域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該主題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感興趣的夥伴,上支付寶、天天基金、京東金融等渠道搜索:天弘中證全指通信設備指數基金(A類:020899,C類:020900),即可瞭解詳情。

風險提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投資者在購買基金前應仔細閲讀基金招募説明書與基金合同,請根據自身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等因素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在瞭解產品情況及銷售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理性判斷並謹慎做出投資決策。以上僅為對指數成分股列示,非個股推薦。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