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30 21:11
東方網7月30日消息: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金融智能化轉型成為行業熱議焦點。與去年金融行業對大模型的探索態勢不同,今年「落地」「可信」「具身」成為關鍵詞,標誌着人工智能與金融業務的深度融合進入實質推進階段。
近日,在大會上海市工商聯金融服務站企業路演活動中,金融壹賬通首席架構師吳磊發表主題為《基於智能體的金融RaaS服務新範式》的演講,為金融行業智能化轉型提供了可落地的路徑參考。
吳磊在演講中介紹,RaaS服務模式基於金融壹賬通在業務經驗與AI領域的長期積累,核心在於「按業務效果付費」。在該模式下,服務提供方將承擔系統建設與技術更新的全部責任,幫助金融機構大幅減少前期投入與技術沉沒成本,實現風險共擔、收益共享。這一模式打破了傳統技術服務「重交付、輕效果」的瓶頸,讓金融機構能更聚焦核心業務,加速智能化轉型進程。
近年來,隨着AI大模型能力的持續躍遷,Manus等Agentic AI(規劃型智能體)技術已具備自主規劃與多智能體協作能力,推動AI從單純的「聊天工具」逐步演變為可承擔實際業務的「數字勞動力」。
依託這一突破,金融壹賬通構建起以智能體為核心的數字員工體系,已在部分外包運營項目試點,並全面部署於平安集團客服、銷售、催收、質檢等核心環節。數據顯示,平安AI坐席服務量達18.4億次,佔集團客服總量80%;AI解決率從38%升至92%,客户淨推薦值(NPS)從49%提至78%。吳磊強調,這體現了金融業務從「人力密集」向「智能驅動」的深層變革。
智能體的價值不僅是單點工具替代,更能通過任務分解、多智能體協作與工具調用,優化全流程業務質效。
財富管理場景中,智能體系統可基於客户持倉數據與實時市場動態,生成個性化投顧建議,高效協同結構化(如數據計算)與非結構化(如客户溝通)任務,快速響應需求;營銷場景里,藉助「營銷知識百寶箱」的標準化話術與案例庫,結合客户畫像分析、智能話術生成及觸達節奏優化,AI外呼轉化率翻倍——某城商行案例顯示,其話術策略設計周期從1周以上縮至2天,內容響應率提升20%;催收業務中,智能體可自動生成個性化還款方案,串聯從初始提醒到逾期催收全流程,動態調整策略,使催收效率提升近四倍,逾期30天內還款率從40%升至70%,同時降低合規風險。
作為平安集團唯一對外金融科技輸出窗口,金融壹賬通持續加大AI與業務融合投入。吳磊表示,未來將進一步完善智能體與RaaS服務體系,推動「可評估、可交付」的智能化成果在銀行、保險等場景落地,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