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31 10:10
7月25日,由浙江省商務廳、金磚國家特殊經濟區中國合作中心祕書處、杭州市商務局、錢塘區商務局指導,36氪、錢塘建設集團聯合主辦的2025「以「匠心」至「世界」」出海大會於杭州錢塘君瀾大飯店盛大啟幕。作為36氪全新打造的聚焦全球化與出海領域的IP盛會,大會設立主會場及分會場「投資金磚」-國別合作對接會。大會主會場將分為「不確定中確定」和「在全球做生意」兩大篇章,聚焦消費、科技、電商、金融、新能源等出海熱門領域,涵蓋10余主題演講、5場圓桌對話與East Forward 2025出海全球化創新名冊發佈環節,解碼「產品 - 技術 - 生態」協同增長的確定性邏輯,為企業穿越全球化迷霧、構建可持續出海能力提供可借鑑的全球化發展路徑。
36氪在出海大會特別策劃了一場關於文化融合與本地化運營的圓桌討論,主題為「從文化出海:中國產品如何火遍全球?」。36氪遊戲資深編輯【主持人】果脯,趣丸千音商業化副總裁邢瑞琪,DataEye(劇查查) 副總裁林啟文,敦煌網增值事業部總經理吳思永,幾位大咖共同探討出海的「確定性」。
以下為圓桌對話內容,經36氪整理編輯:
果脯:感謝三位嘉賓的到來。開始之前,先請三位嘉賓都做一下自我介紹。
邢瑞琪:感謝36氪的邀請。我叫邢瑞琪,來自趣丸千音。趣丸千音隸屬於趣丸科技,搭載自研AI語音技術,是一個視頻翻譯一站式AI工具。趣丸科技最早以興趣社交產品「TT語音」被業界熟知,近年來我們大力向AI領域轉型,旗下已有三個自研模型,分別是AI語音、AI音樂生成和數字人技術。
林啟文:大家好,我是DataEye的林啟文。DataEye成立於2013年,主要圍繞遊戲、短劇、小説、網文APP等行業提供大數據服務。我們的主要服務產品是ADXray,在泛娛樂行業的營銷數據分析方面有廣泛應用。此外,公司旗下「劇查查」平臺,專門為短劇行業提供一站式服務。
吳思永:我是來自敦煌網的吳思永。敦煌網成立於 2004 年,是國內最早的小額 B2B 跨境電商出口平臺,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交易、營銷、履約等一站式的跨境電商服務。很高興能有這個機會與出海行業的夥伴交流。
果脯:俗話説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傳承數千年的中國文化技術是我們的養分,也是我們對外呈現的形象。在出海浪潮下,我們希望將優良內容分享給世界。
一、2025年文化出海:從量變到質變的新機遇
果脯:如何看待2025年文化出海市場?各位已在哪些領域佈局?
邢瑞琪:中國文化出海正從「量」向「質」跨越——從《黑神話:悟空》等3A作品到短劇、動態漫,數字內容成為核心載體。趣丸千音通過AI語音技術,為短劇等結構化內容提供高效翻譯工具,比如一鍵完成多語種配音、字幕生成,助力內容快速觸達全球用户。
林啟文:2025年文化出海呈現「精品化、IP化」的趨勢。如今中國符號(如泡泡瑪特Labubu)、文化IP已形成初步影響力,短劇出海規模增速尤為顯著。通過我們ADXray(海外版)數據工具能很大程度上幫助合作伙伴分析海外用户偏好(如女頻佔比77%,偏好「大女主」劇情),本地化營銷廣告投流素材如何製作(如情感+都市+反轉);並藉助我司AI工具提升短劇的譯製效率,推動內容精準落地。
吳思永:文化出海最終需要「實體載體」。敦煌網主要通過「故事包裝+本地傳播」讓海外用户理解商品背后的文化價值——比如用視頻講清蘇繡的針法傳承,再通過本地網紅線下推廣,形成「認知-認同-購買」的閉環。我們和蘇繡等非遺資源,以及故宮文創,都是在按這個邏輯來推進。
二、突破文化壁壘:翻譯、內容與供應鏈的本土化實踐
果脯:AI翻譯如何平衡「信雅達」?短劇和實體商品又如何適配海外市場?
邢瑞琪:AI翻譯能做到「信」(內容準確)和「達」(邏輯通順),但「雅」(文化適配)仍需人機協同。比如翻譯古詩或網絡梗時,機器先輸出基礎版本,再由人工根據本地語境優化——我們的工具會拆解編輯界面,支持譯者實時調整譯文、語種、音色,確保「接地氣」。例如將「年夜飯」譯為歐美用户理解的「家庭盛宴」,既保留核心含義,又貼合當地表達。
林啟文:短劇出海的關鍵在於「微創新」。我們預估2025年海外市場規模達45億美金,但用户偏好和國內市場有差異:女頻佔比77%,更愛「大女主逆襲」而非國內流行的「男霸總」;付費模式以「內購」為主(佔60%),免費模式僅20%。我們建議:在國內驗證過的劇情框架上調整細節——比如把「贅婿打臉」改為「吸血鬼逆襲」,用本地場景替換中國元素,既保留爽感,又避免文化隔閡。
吳思永:實體的文化商品出海,需要「故事先行」。一種是我們的故事,通過視頻等方式,讓海外消費者知道產品背后是什麼樣的故事,不管是悟空還是哪吒,先沉浸進去,纔有可能對產品感興趣;還有一種敦煌網在做的,是他們的故事,用海外的本土 IP,結合國內供應鏈商品,也會有一些化學反應。另外,只有當地人最懂當地人。敦煌網正在通過社羣的方式,把國內供應鏈端和海外消費者、泛網紅拉在一起,組織各種線上線下的活動,直接溝通什麼樣的故事他們能懂,什麼樣的產品他們需要,現有商品還需要做哪些調整,讓文化商品也能有適合的本地化改造。
三、本地化難點:從語言到文化的深層適配
果脯:文化出海在本地化運營中最棘手的問題是什麼?如何解決?
邢瑞琪:最大難點是「語言背后的文化暗碼」。比如直譯「龍」在西方可能引發負面聯想,需結合語境調整為「神獸」。我們的解法是「技術+本地人才」:用AI完成基礎翻譯后,邀請目標市場的母語者優化表達,同時在產品中預留「靈活編輯」入口,讓用户能根據反饋實時修改。
林啟文:核心是要價值觀相符,其次本土禁忌與文化偏好的差異是最易踩坑的。比如中東市場不能提「飲酒」,歐美對「多元性別」更開放。我們建議「紅線不碰,細節微調」:先用數據工具排查當地禁忌,再通過「小規模測試+快速迭代」驗證內容——比如在拉美推短劇時,把「春節團聚」改為「狂歡節家庭聚會」,既保留情感內核,又貼合本地文化。
吳思永:對本地用户需求的精準把握最難,所以中國企業往往基於國內經驗去選定 「爆品」,但國內熱銷的文創很有可能在海外遇冷,比如複雜紋樣的絲巾在歐美不如簡約款受歡迎。因此敦煌網堅持「本對本」,依託海外深耕多年的本地網紅、泛網紅社羣及線下小 b 見面會等資源,讓整個鏈條上的相關方都能參與進來,共創交流,形成 「用户反饋 - 產品升級 - 商業變現」 的正向循環。對於文化產品而言,其溢價源於品牌與文化價值,需更強的用户互動培養忠實粉絲,而本地社羣正是連接用户與商家的關鍵,助力產品打透市場、實現持續商業變現,我相信會是未來文化出海的核心力量。
四、平衡之道:文化融合與本地化的動態適配
果脯:如何在保留中國文化內核的同時,讓海外用户產生共鳴?
邢瑞琪:核心是「價值錨點」。比如我們服務的一部短劇,講「孝道」時不直接搬「二十四孝」故事,而是轉化為「孫女幫奶奶實現心願」的普世劇情,再用AI譯為多語種。技術確保「故事能懂」,文化內核確保「情感能通」,這是平衡的關鍵。
林啟文:短劇出海的邏輯是「內核不變,形式本地化」。國內驗證過的「逆襲」「情感救贖」等核心劇情,在海外仍能打動用户,只需替換場景:比如把「四合院恩怨」改為「莊園繼承權爭奪」,用「吸血鬼」替代「霸總」,既保留爽感,又貼合本地想象。
吳思永:還是要找文化共通點,用對方的語言去包裝我們的內核。另外就是一定要強互動,不是我們單向輸出。
五、未來展望:文化自信下的全球化新可能
果脯:2025年文化出海還會有哪些新趨勢?需要做好哪些準備?
邢瑞琪:雙向流動將成主流——不僅中國內容出海,海外博主(如YouTube千萬粉博主)也在通過我們的工具進入中國市場。這要求我們的AI技術更「懂文化」:既能譯好《紅樓夢》,也能講透莎士比亞,讓跨文化交流更順暢。
林啟文: 短劇出海會進入「全球化協作」階段。比如一部劇在國內上線當天,就能當天譯為多個語種同步發往全球;很多國內的爆款劇,劇情會根據區域特色、投放數據作出實時調整(如在東南亞加「巫術元素」,在歐美強化「職場逆襲」)。關鍵是「快速試錯,微創新,依託數據快迭代」。
吳思永:實體商品的「文化溢價」會進一步釋放。隨着海外用户對中國文化的好奇加深,非遺、手作等「有故事的商品」將更具競爭力。敦煌網將持續推動社羣實踐,讓海外消費者、內容創作者都能切實參與進來,真正實現「文化共創」。
果脯:文化出海不是單向輸出,而是「各美其美,美美與共」。三位的實踐讓我們看到:無論是AI翻譯的精準、短劇的靈活,還是實體商品的温度,核心都是用對方能理解的方式,講好中國故事。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