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德爾股份八年佈局顯成效:構築全球化護城河 逆勢增長破行業困局

2025-07-31 10:10

近期,「反內卷」成為政策與各產業的高頻詞匯。汽車行業「反內卷」行動自2025年二季度起全面加速,面對國內市場價格戰及產能過剩的壓力,國內汽車廠商的解題思路集中到「出海」二字上,但當前僅憑產品出口已難以應對關税、物流、合規等風險,如何在海外建立可持續的研產銷體系,成為擺在每家企業面前的難題。

八年前的2017年,阜新德爾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爾股份」,證券代碼:300473)以現金方式全資收購德國卡酷思,這在當時被視作一次大膽擴張;而在八年后的今天,把這筆交易放在「反內卷」語境下重新審視,則為中國汽車零部件廠商提供了一條可驗證、可複製的全球化路徑。

落子全球的戰略突圍

2017年,當大多數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仍將「出海」視作「出口」時,德爾股份則用一筆19.37億元的全資收購把「出海」路徑往前推了一大步。標的公司德國卡酷思深耕供應鏈細分領域,長期握有奔馳、寶馬、保時捷、大眾、奧迪、福特、通用等一線主機廠訂單。交易完成后,德爾股份不僅補全降噪、隔熱及輕量化產品線,更一次性取得橫跨全球三大洲的多國生產基地,以及涵蓋聲學、熱力學、材料學等多學科的研發體系,公司全球化佈局由此全面落地。

收購完成后,德爾股份對卡酷思實施了系統性整合。業務方面,德爾股份在穩住卡酷思存量訂單的同時,重點拓展新能源汽車業務以及國內自主品牌增量市場。經營管理方面,德爾股份將卡酷思資產和財務系統納入統一監督體系,並通過諮詢委員會及時、準確、全面地掌控卡酷思的經營情況,針對性地提出管理意見。人員管理方面,德爾股份在保留部分德方核心管理團隊的基礎上,引入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級管理人員,並在歐洲和北美本土持續培養骨干,為卡酷思日后業績的穩定增長打下堅實基礎。

業內人士指出,德爾股份通過系統性整合與精細化運營,解決了團隊管理和文化融合等諸多難題,實現了卡酷思業績的穩定增長,成為中資海外併購的成功典範。

穿越周期的強大韌性

儘管各項整合工作穩步推進,但德爾股份併購卡酷思后的外部環境遠比預期複雜。2020年,在公共衞生事件影響下,全球汽車產業生產和運輸受到嚴重干擾;2021年下半年,全球汽車芯片短缺導致整車廠生產受阻,拖累汽車零部件企業收入;2022年,歐美國家通脹、俄烏衝突等外生影響接踵而來,各類工業用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嚴重擠壓汽車零部件等中游製造業的利潤。

多重衝擊疊加下,卡酷思各地工廠也不同程度受到影響,但其並未選擇「坐以待斃」,而是開展多項主動應對措施,包括對外與客户協商調整價格,共擔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對內優化組織架構,將產能遷移至低成本區域;在生產端優化供應鏈結構和產品工藝,降低成本;在市場端推動在手項目儘快量產,並積極開拓新客户、新產品。

分析人士表示,回望2020年至2022年,各類「黑天鵝」事件對汽車零部件企業好比一場極端壓力測試,任何一環失守都可能出局,而卡酷思憑藉歐美市場根基,通過與客户共擔價格風險、產能轉移、工藝降本、新項目加速落地等措施實現企穩,取得良好成效,公司業績在近兩年迎來了明顯復甦。

財報顯示,德爾股份2024年實現收入45.13億元,同比增長5.0%,實現歸母淨利潤3242.8萬元,同比增長151.7%,其中卡酷思貢獻了主要的收入和利潤。在行業低谷之際,卡酷思強大的內生韌性與執行效率證明了自身穿越周期的能力,也讓德爾股份完成逆勢增長。

三重壁壘構築護城河

2024年,貿易環境日趨複雜,德爾股份並未被動等待政策轉機,而是依託卡酷思的本地化產銷體系,有效規避關税政策的衝擊。

資料顯示,卡酷思海外生產基地分佈在美國、墨西哥、德國、西班牙、比利時、波蘭、奧地利、斯洛伐克等歐美國家,與海外整車廠同處一個關税區,可以敏鋭地捕捉到客户最新需求並在第一時間響應,無需繞道第三國。此外,卡酷思在美國、德國、奧地利和上海等地建有研發基地,能夠配套客户新車型需求同步開發產品,在新車研發周期由過去5-7年縮短至2-3年的大趨勢下,客户願意為這種「一站式交鑰匙」支付溢價,德爾股份也因此避開了國內的產品價格戰。

另一方面,國內整車廠對零部件供應商的賬期普遍較長,國內零部件廠商對現金流問題較為頭疼,因此纔有了近期汽車協會與行業疾呼「反內卷」,而這一壓力對卡酷思而言似乎並不存在。受益於海外客户較優的回款政策,德爾股份近年來的經營活動相關的現金流表現優異,2024年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為47.2億元,同比增長約8.5%,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為4.8億元,同比增長31.9%。

此外,德爾股份為應對外部不利環境而開展了多項降本增效舉措,所取得的成效也逐步反映到財務報表上。德爾股份毛利率由2022年的16.4%升至2025年一季度的19.7%,期間費用率則持續降低。在行業普遍「增收不增利」的低谷期,德爾股份業績實現逆勢增長,也再次證明全球化佈局的價值不僅在於分散關税風險,更在於同步優化產能、研發、現金流,把周期性波動轉化為結構性優勢。

技術延伸的創新動能

卡酷思的降噪、隔熱及輕量化產品已牢牢佔據德爾股份的收入中樞,2024年該板塊收入佔公司總體收入比例達70.8%,成為穩定公司業績的壓艙石。更重要的是,在全球汽車產業電動化與智能化快速發展的大趨勢下,德爾股份將卡酷思在傳統燃油車領域積累的經驗逐步平移到新能源賽道。

2021年,卡酷思成立新能源汽車事業部,先后研發推出電池阻燃防護罩、電池組電磁屏蔽罩、電機包裹和空壓機包裹等能夠更好提升新能源汽車安全性和舒適性的專用產品。自2022年開始,卡酷思相關新品陸續向歐洲整車廠供貨,驗證了產品質量與量產能力,也為下一輪增長打開空間。

隨着消費者對汽車靜音、輕量化需求的不斷提升,整車廠相應提高對NVH的投入。國泰君安引用Mordor Intelligence 預測,全球隔音隔熱材料規模的市場規模將從2024年的169億美元上漲至222億美元。業內人士指出,憑藉全球化產能佈局與同步開發能力,卡酷思在這一賽道具備天然優勢,有望持續受益。

除卡酷思外,德爾股份在其他新產品研發方面也具備全球視野。在新能源電池領域,德爾股份於2018年成立日本德爾,開始佈局固態電池,固態電池樣品已通過針刺、過充電和加熱試驗以及UN38.3認證,目前具備各類樣品試製能力,並在積極推進中試線建設當中。在商用車領域,德爾股份洞察發現液力緩速器在海外重卡市場已成為標配裝置,因而在國內市場自主開發了具有單位質量制動力矩大、重量輕、尺寸小等優勢的液力緩速器產品,目前已實現一線商用車客户的批量裝車。

針對新產品的市場開拓,業內預計,德爾股份未來或藉助卡酷思全球化的研產銷體系以及客户資源,將創新產品推向全球市場。

再啟併購實現內外雙向滲透

2024年11月,德爾股份籌劃收購愛卓科技,該標的主營汽車覆膜飾件、汽車包覆飾件,長期深耕國內汽車市場,客户覆蓋一汽、比亞迪、奇瑞(含智界)、北汽(含享界)、小鵬等國內知名整車廠,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上海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具備國際市場供貨能力。

業內人士指出,卡酷思的海外網絡能助力愛卓科技產品走向全球市場,而愛卓科技的本土觸角則有利於卡酷思拓展國內市場,實現雙向滲透。在產品配套協同方面,德爾股份的電機、電泵和機械泵產品,以及卡酷思的降噪、隔熱及輕量化產品,均需要大量模具支持,而愛卓科技擁有成熟的模具設計製造體系,能夠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模具配套,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研發效率。

公告顯示,愛卓科技2024年營收與淨利同比分別增長68.95%與65.42%,顯示出強勁的內生增長動力,其收入主要集中在國內市場,與卡酷思海外市場收入形成天然互補。分析人士表示,若該筆交易順利完成,德爾股份將同時擁有「海外技術高地」與「本土流量入口」,進一步打開公司成長空間。

在如今背景下,推動競爭從價格維度轉向價值維度正是德爾股份通過收購卡酷思完成的深層蜕變。八年前的前瞻佈局,使德爾股份構建了國內同行難以企及的三大核心能力:全球化產能配置抵禦區域風險、深度技術綁定提升客户黏性、健康現金流支撐持續創新。在「反內卷」成為行業趨勢的今天,這一案例為中國汽車零部件廠商指明瞭一條破局路徑:通過全球化資源配置與技術縱深,在更廣闊的天地建立差異化競爭力。德爾股份基於全球視野的戰略能力,將成為穿越周期最堅固的方舟。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