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香港生力啤(00236)股價飆升30%:盈利重回增長軌道,香港老牌啤酒商破局成功?

2025-07-30 21:27

一則「收入與利潤雙增長」的公告,將在啤酒板塊不那麼「顯眼」的香港生力啤(00236)推向了二級市場的「鎂光燈」下。

7月29日,香港生力啤股價早盤強勢飆升,股價一度漲超38%,而后該股急需高位運行,截止收盤,其股價漲幅為30%,報於1.3港元。對於長期低調的香港生力啤來説,此次股價走勢無疑引人側目。

從消息面來看,公司股價大幅飆升或主要得益於業績大幅向好這一消息刺激。7月28日,香港生力啤披露2025年中期報表示,上半年,公司實現收入約3.9億港元,同比增長3.22%;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溢利4964.4萬港元,同比增長31.97%。公告還稱,公司上半年本地總銷量下跌4%,與整體啤酒行業4%的跌幅相若。然而,受惠於出口銷量大幅增長,帶動總銷量增加了14%。

那麼,走出行業頹勢的香港生力啤,究竟做對了什麼?

逆轉2024年頹勢,盈利重回增長軌道

對比2024年業績表現來看,此次香港生力啤收入與利潤雙增長對股價帶來的正反饋效應可謂不小。

2024年,香港生力啤業績表現不佳,全年綜合收入為7.11億港元,同比下跌4.1%,毛利為2.66億港元,同比下降6.8%。另外,期內公司綜合淨虧損為1891.5萬港元(主因華南出口量及利潤率下滑,疊加非現金減值虧損9000萬港元)。

從業務板塊來看,2024年香港啤酒行業整體下跌3.3%,香港生力啤在香港本地的總銷量下降了6%,不過受惠於出口銷量的增長,香港業務整體銷量錄得2.9%增長。其生力廣東的國內銷量小幅增長3.3%,但出口銷量下降了1.6%。

而相較於2024年的業績頹勢,這一次2025年中期報有幾大明顯的邊際向好亮點。

一是,銷量結構性突破,出口業務成為新增長極。

2025年上半年,雖然香港生力啤本地銷量承壓,即香港本地銷量下跌4%,與整體啤酒行業跌幅持平,主因本地消費疲軟及出境旅遊分流需求。但通過調整出口策略(如優化定價、拓展新市場),出口利潤顯著改善,抵消了本地銷量下滑的影響,報告期內,公司出口銷量大幅增長,推動總銷量同比上升14%,故而促使出口業務成為業績增長的核心引擎。

二是,品牌營銷與產品創新逐步生效。

2025年上半年,該公司推出「堅香港堅生力」電視廣告強化本地情感聯結,並借限量版罐裝、KOL合作及社交媒體活動(如生力白啤x黑啤推廣)提升年輕消費者觸達率。對比2024年僅依賴傳統渠道促銷,2025年營銷策略更立體,助力毛利率提升。期內,公司毛利率達39.9%,較2024年同期的36.9%提升3個百分點,反映產品結構改善等特質。

除此之外,2025年上半年香港生力啤成本管控成效也進一步凸顯。報告期內,公司固定成本降低與租賃收入增加,推動利潤率有所擴張。相較於2024年因營運成本上漲導致華南利潤停滯,2025年成本優化成為盈利增長關鍵支撐。

基於上來看,隨着銷量上升、出口利潤改善、固定成本降低,及租賃收入增加,香港生力啤的經營盈利出現了顯著攀升。而對比2024年的業績頹勢,此次盈利重回增長軌道無疑也加大了投資者對其投資興趣。

總量飽和,高端化和「出海」成破局關鍵?

縱觀近些年的啤酒行業發展史,結合量價覆盤,不難發現,總量啤酒格局已定,低價競爭無法帶來增量與噸價增長(通過提價),高端化升級是實現我國啤酒行業價增的長期源動力。

與此同時,伴隨着啤酒高端化進程邁入一個新的 「新階段」—— 啤企高端化競爭更加激烈,8 元價位成為競爭主戰場。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 年,中國啤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啤酒產量 3521.3 萬千升,同比下降 0.6%。在這其中,中國高端啤酒市場規模仍保持攀升態勢,預計 2024 年將達 2800 億元,佔整體大盤的 40%。與此同時,伴隨着高端啤酒市場逐漸成為行業價增的源動力,華潤啤酒、青島啤酒等啤酒龍頭紛紛加劇在高端化市場的挖掘。

反觀香港啤酒市場,亦面臨同樣的生存處境:即市場總量飽和,高端化趨勢愈發明顯。

據此前財報披露,香港啤酒市場規模整體呈下滑趨勢,2024年香港啤酒行業整體銷量錄得3.3%的下跌,作為香港本土主要啤酒品牌的生力啤酒,其2024年在香港本地的總銷量下降了6%,反映出香港啤酒市場整體需求有所萎縮。

其中,消費需求高端化、個性化特徵愈發明顯。具體來看,消費者對啤酒品質和口感要求不斷提高,高品質的特色化和創新型啤酒產品成為市場主流。精釀啤酒逐漸受到追捧,以其純正的口感和獨特的風味吸引了眾多消費者,同時低酒精和無酒精啤酒也逐漸成為新的市場趨勢,受到越來越多健康意識較強消費者的關注。

除此之外,香港啤酒市場競爭也日益激烈,傳統啤酒巨頭如華潤啤酒、青島啤酒、百威啤酒等紛紛加碼高端市場,通過推出新品、優化產品結構、提升品牌影響力等手段,鞏固和擴大市場份額。同時,新興的高端啤酒品牌如精釀啤酒等,也以其個性化特點成為市場中的重要力量。

在此背景下,香港生力啤也憑藉着本土品牌情感認同、差異化產品策略以及出口業務能力找尋到了新增長空間。

具體而言,在本土品牌情感認同上,公司創立於1948年,是香港歷史符號之一,"藍妹啤酒"等子品牌在本地中老年羣體中有忠誠度。近年來,隨着香港"本地情懷"消費興起,可通過聯名老字號、港式餐飲強化本土身份認同。

在差異化產品策略上,公司主打"生力清啤"等東南亞風味啤酒,與主流拉格形成差異;精釀線(如"生力白啤")嘗試吸引年輕客羣。同時,公司還可通過開發無醇啤酒、低卡產品迎合健康潮流(香港政府推動減糖政策)。

另外,由於生力啤的主要市場集中在粵港地區以及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公司還可以充分挖掘東南亞市場潛力。近年來,香港和中國內地的收入貢獻均超過半壁江山。但受啤酒銷售半徑所限,專注於粵港兩地的生力啤在華南區域面臨珠江啤酒等龍頭企業的競爭壓力。故此,香港生力啤可藉助菲律賓生力集團渠道拓展東南亞(越南、泰國啤酒消費高增長),減輕對香港依賴。

綜上來看,此次公司業績大幅向好,顯而易見是香港生力啤此次股價飆升的「催化劑」。但從長期的角度來看,需觀察公司品牌年輕化及東南亞拓展進度,若轉型失敗,公司可能面臨進一步「邊緣化」風險。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