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30 16:42
(來源:動脈新醫藥)
澤安生物醫藥全球首創(First-in-Class)的「髓系細胞銜接器」免疫治療平臺與禮來世界級的研發和商業化經驗「強強聯手」,開拓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治療新方向
2025年7月29日,澤安生物醫藥(LTZ Therapeutics,以下簡稱「LTZ」或「公司」)宣佈,與國際醫藥巨頭禮來(Eli Lilly and Company, NYSE:LLY)達成一項重大戰略合作,旨在針對特定靶點開發全新的「髓系細胞銜接器藥物」(Myeloid Engager Therapeutics),用於治療存在巨大未滿足需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LTZ長期深耕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領域,致力於研發以「髓系細胞銜接器」技術平臺為基礎的新型免疫療法。
根據協議條款,LTZ將獲得數千萬美元首付款,並得到禮來對LTZ的股權投資。此外,在藥物研發的臨牀前、臨牀、監管審批和商業化等階段,LTZ還有資格收取潛在里程碑付款(milestone payments)。待相關產品商業化上市后,公司將進一步獲得基於淨銷售額的分級特許權使用費(tiered royalties)。
LTZ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李金澤博士(Dr. Robert Li)表示:「很高興與國際免疫學領軍企業禮來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這不僅是LTZ發展歷程中的關鍵里程碑,更是對我們‘髓系細胞銜接器’技術平臺的科學突破、臨牀價值和商業潛力的高度認可。自創立以來,LTZ 始終以‘解鎖髓系細胞生物學潛能、解決未滿足臨牀需求’為使命。此次合作將充分依託禮來在全球範圍內的研發積澱、商業化網絡與資源優勢,加速推動‘髓系細胞銜接器’候選藥物從實驗室走向臨牀,力爭早日為亟需創新療法的患者帶來突破性治療選擇。」
01.
全球首創(First-in-Class)「髓系細胞銜接器」免疫治療平臺開拓自免治療新方向
作為公司的核心技術引擎,LTZ自主研發的「髓系細胞銜接器」平臺根植於「反向轉化科學」(Reverse Translational Science)與對「髓系細胞生物學」的深刻理解。
該平臺通過精準靶向特定的髓系細胞亞羣(如巨噬細胞),動態調節免疫系統的平衡狀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可遏制過度激活的免疫應答,重建免疫穩態;在腫瘤治療中,則能打破腫瘤微環境的免疫抑制狀態,有效激活抗腫瘤免疫反應。
這一獨特創新機制有望克服耐藥性難題,同時顯著提升療效,為開發新一代免疫療法奠定堅實基礎。
LTZ是一家聚焦新型免疫療法的全球一體化生物技術公司。針對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領域的重大未滿足臨牀需求,公司自主研發「髓系細胞銜接器」技術平臺(Myeloid Engager Platform)和相關原創新葯,旨在提升廣大患者的綜合臨牀獲益。公司的國際化團隊分佈於中國深圳、美國加州紅木城和德國海德堡。基於反向轉化科學與新興的腫瘤微環境生物學,LTZ致力於開發既能克服耐藥、又能增強抗腫瘤免疫力的新一代免疫療法。
就在2025年2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批准LTZ首款產品LTZ-301的新葯臨牀試驗申請(IND)。LTZ-301是一款「同類首創」(First-in-Class)的髓系細胞銜接器免疫治療藥物(Myeloid Engager Immunotherapy),脱胎於LTZ自主研發的「髓系細胞銜接器」專利技術平臺(Myeloid Engager Platform)。
02.
TCE之后,跨國巨頭的下一個佈局點
2025年3月,賽諾菲以總價19億美元收購Dren Bio公司開發的一款MCE雙抗。更早之前,即2024年7月,諾華以總價30億美元與該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基於其專有的靶向髓細胞接合器(Targeted Myeloid Engager)和吞噬(Phagocytosis)平臺發現和開發癌症治療性雙抗。
事實上,治療性抗體依賴 Fcγ 受體(FcγR)介導的吞噬作用已被臨牀驗證,達雷妥尤單抗、曲妥珠單抗和利妥昔單抗均受益於此機制。然而,除FcγR外,新興策略正轉向髓系細胞銜接器(MCE)。
與T細胞銜接器(TCE)相比,MCE具備以下潛在優勢:實體瘤內巨噬細胞遠多於 T 細胞,可繞過「冷腫瘤」限制;通過抗原呈遞間接激活 T 細胞,避免CD3過度激動導致的細胞因子風暴;作用靶點聚焦於髓系細胞,降低CRS風險。
而LTZ的技術平臺即在上述邏輯上構建,能夠激活髓系細胞進行吞噬作用,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促炎細胞因子的釋放。
而此次禮來與LTZ聯手,可視為跨國巨頭對MCE平臺的又一次肯定。
聲明:動脈新醫藥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動脈新醫藥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文中如果涉及企業信息和數據,均由受訪者向分析師提供並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