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精選> 正文
2025-07-30 17:56
2025最強科技IPO!投資者瘋搶,Figma上市在即
2025年科技股IPO市場明顯回暖,投資者對高增長、高潛力的SaaS標的重新表現出濃厚興趣。硅谷設計軟件巨頭Figma $FIG 定於7月31日(周四)在紐交所正式上市,由摩根士丹利、高盛、艾倫公司與摩根大通等一線投行聯席承銷,成為2025年度最受關注的科技股IPO之一。
該公司將其發行價區間從最初的25至28美元上調至30至32美元,完全稀釋后的估值達到188億美元,預計最高募集資金可達11.8億美元。市場對Figma的認購熱情極高,超額認購倍數超過了30倍,這充分顯示了投資者對其未來增長潛力的高度認可。
公司計劃通過本次IPO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三大方向:
在此次IPO過程中,Figma採取了一種不同尋常的定價策略,即要求投資者提交限價訂單而非傳統的市價訂單,以期實現更精確的市場定價。這種被稱為「拍賣式IPO」的方法,曾經被疫情期間上市的DoorDash和Airbnb等熱門公司採用過。當前,隨着科技IPO市場的復甦,Figma選擇重啟這一機制,反映出投資者對於高質量科技股的需求正在回升。
儘管Figma此次上市備受矚目,但其當前的估值為188億美元,略低於2022年Adobe提出的200億美元收購報價。Adobe提出的高價收購提議表明Figma已經對Adobe的核心業務構成了實質性的戰略威脅。事實上,Adobe之前自主研發的UI/UX設計工具XD,在實時協作、組件系統、開發交付效率以及生態系統的活躍度等方面均不及Figma,市場表現未達預期。
硅谷炙手可熱的設計軟件獨角獸,Figma優勢何在?
Figma是一家創立於2012年的雲端協作設計平臺,其核心創新在於徹底革新了傳統設計工具的使用範式。它率先採用「以網頁為先」的架構,用户無需安裝本地軟件,直接通過瀏覽器即可訪問和使用;同時,平臺默認支持多人實時協同編輯,實現設計團隊的高效互動;此外,Figma還構建了活躍的用户社區,鼓勵資源共享與創意交流。這三大特性共同構成了Figma區別於Adobe等傳統桌面軟件巨頭的顯著競爭優勢。
作為一款端到端的產品設計與開發協作平臺,Figma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工具鏈,覆蓋從創意發想到產品落地的各個環節:團隊可利用FigJam(在線協作白板)和Figma Slides(演示文稿工具)進行頭腦風暴與方案決策;設計師使用Figma Design(核心設計工具)和Figma Draw(矢量繪圖工具)將創意轉化為可視化界面;開發人員則可通過Dev Mode功能直接查看設計規範並生成代碼,提升交付效率;項目成果還能通過Figma Sites快速搭建響應式網站,並藉助Figma Buzz創建營銷宣傳內容。平臺還深度集成了AI技術,例如Figma Make能夠自動生成交互式原型,進一步加速設計流程。這一系列功能使Figma成為連接產品、設計與開發團隊的一體化協作中樞,實現從概念構思、設計開發到發佈推廣的全流程無縫協同。
Figma的迅猛發展得益於其廣泛且高質量的客户基礎。截至2025年3月底,平臺月活躍用户已突破1300萬,其中專業設計師僅佔約三分之一,67%為非設計師(如產品經理、開發者),這一比例凸顯了Figma在產品、工程、營銷等非設計職能團隊中的深度滲透和跨部門協作價值。尤為引人注目的是,約85%的用户來自美國以外的國際市場,但目前海外市場的收入貢獻佔比為53%,表明其國際用户在付費轉化和商業變現方面藴藏着巨大的增長空間。
在企業客户層面,Figma已吸引約45萬家註冊企業使用其服務,其中年貢獻收入超過10萬美元的大型客户達到1031家,較去年同期增長47%,淨美元留存率(NDR)達132%,顯示出其在高端企業市場的強勁需求和客户粘性。其標杆客户涵蓋科技領域的奈飛、Stripe,教育平臺多鄰國,以及拉美電商巨頭Mercado Libre,業務覆蓋多個行業。
Figma核心投資價值分析及上市前景展望
Figma展現出卓越的財務基本面,在當前SaaS行業整體增速趨緩的宏觀環境下,公司2024財年營收為7.49億美元,同比增長48%,2025財年第一季度收入為2.28億美元,同比增長46%,顯著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尤為可貴的是,這一高增長並非依賴資本補貼或激進投入,而是建立在已驗證的可持續商業模式之上:其非GAAP營業利潤率達到18%,經營性現金流利潤率高達28%,均遠超SaaS行業約18%的平均水平,體現出強勁的盈利能力和運營效率。
在盈利能力方面,Figma的Q1毛利率高達91%,營收同比增長46%至2.282億美元,營業利潤率為17%。遠超SaaS領域常用的「40法則」(Rule of 40)健康度基準,即收入增長率與利潤率之和應不低於40%,表明公司在實現高速增長的同時,維持了優異的盈利質量。
儘管2024年因AI研發投入7.51億美元導致虧損,但2025年Q1 Figma 實現淨利潤4490萬美元,較2024年第一季度的1350萬美元翻了三倍。更具戰略意義的是其132%的淨美元留存率,這一核心SaaS指標充分體現了客户高度的產品粘性與持續擴大的使用深度。
此外,Figma正致力於將AI技術深度整合進其產品線,旨在成為AI時代的設計操作系統,並開闢第二增長曲線。在招股書中,「AI」一詞被提及多達150次,彰顯了公司對這一戰略方向的重視。
具體來説,Figma Make能夠根據文本提示生成交互式原型,Figma Draw利用AI技術自動優化矢量圖形,而Figma Buzz則可以批量創建營銷材料,這些功能顯著降低了設計工作的門檻。
得益於AI功能的引入,企業客户的升級意願明顯增強,使用AI工具的客户續約率比未使用的高出15%,並且升級到企業版的比例提升了20%。如果Figma能通過其AI功能實現平均客單價10%-15%的增長,這可能會開啟一個價值約200億美元的新市場機遇。
估值方面,以發行價30-32美元計,Figma對應市值188億美元,市銷率(PS)達22.9倍。參照Adobe當年200億美元收購報價,按4.87億股計算,約等於41.03美元/股。倘若Figma的AI功能商業化落地成效超出預期,市場有望重新審視其增長潛力,並賦予更高的估值溢價。
Figma在設計工具賽道中佔據高毛利、高增長、強協同能力的定位,其估值邏輯與Adobe的千億級UI/UX業務直接對標。儘管Canva在消費級市場表現強勁,但Figma憑藉B端滲透率(45萬企業客户)和AI技術壁壘,估值顯著高於同類競品。
在SaaS行業中處於增長性與盈利能力的中間段。其毛利率(91%)顯著高於Snowflake(78%)和Monday.com(80%),但增速(46%)略低於Snowflake(58%)。這一組合使其估值在兩者之間,符合「高毛利SaaS」的溢價邏輯。
Figma效應來襲!哪些AI軟件股將乘風起飛?
與今年同樣引起市場轟動的獨角獸公司Circle類似,Figma的IPO也吸引了大量關注。一方面,其市場規模龐大;另一方面,背后有着一眾顯赫的投資機構支持。自2012年創立以來,Figma已完成8輪融資,包括Coatue、紅杉、A16Z、凱鵬華盈在內的多家硅谷知名風投機構均參與其中。
基於此,許多投資者對Figma上市后的表現寄予厚望,期待它能像Circle一樣上市翻倍。以下是市場上值得關注的AI軟件股,可供投資者參考。
AI行業/領域 | 相關概念股 | 業務領域及特點 |
AI+多領域 | 微軟 $MSFT | 涵蓋了雲計算、企業服務、辦公自動化和安全等多個AI賽道 |
亞馬遜 $AMZN | 在雲計算和企業服務,提供從基礎設施到應用層的全棧解決方案 | |
谷歌 $GOOGL | 在搜索引擎、雲計算、廣告、自動駕駛和醫療AI等領域表現突出 | |
Meta Platforms $META | 在社交媒體、廣告和元宇宙等領域展現了強大的AI技術實力 | |
騰訊 $00700.HK | 涵蓋技術研發、應用場景、開放平臺和全球佈局,尤其在遊戲、社交、內容創作等領域 | |
阿里巴巴 $BABA / $09988.HK | AI技術廣泛應用於電商、辦公、物流等領域,推動業務增長 | |
AI+數據 | Palantir Technologies$PLTR | 提供企業級AI驅動的數據分析平臺,如AIP平臺,支持政府、金融、醫療等多個行業的複雜數據分析和決策 |
甲骨文 $ORCL | 提供數據庫和數據分析解決方案,結合AI技術優化企業數據管理和決策支持 | |
IBM $IBM | 提供企業級AI解決方案,如Watson平臺,支持數據分析、自動化決策和智能客服 | |
MongoDB $MDB | 提供AI驅動的數據管理平臺,支持實時數據處理和AI應用開發 | |
Confluent $CFLT | 提供流數據處理平臺,支持事件驅動架構和AI應用,廣泛應用於實時數據處理 | |
Snowflake $SNOW | 提供雲數據平臺,支持數據分析和AI模型訓練,廣泛應用於企業數據倉庫 | |
金山雲 $KC / $03896.HK | 提供企業級雲計算服務,涵蓋雲主機、雲存儲、雲安全等 | |
AI+安全 | Cloudflare $NET | 提供AI驅動的CDN和安全解決方案,支持DDoS防護和Web應用防火牆,廣泛應用於互聯網應用 |
Datadog $DDOG | 提供AI驅動的監控和分析平臺,支持實時監控和異常檢測,廣泛應用於雲原生應用 | |
CrowdStrike $CRWD | 提供AI驅動的端點安全解決方案,支持惡意軟件檢測和響應,廣泛應用於企業和政府機構 | |
飛塔信息 $FTNT | 提供AI驅動的網絡安全解決方案,支持防火牆和入侵檢測系統,廣泛應用於中小企業 | |
派拓網絡 $PANW | 提供AI驅動的網絡安全解決方案,支持威脅檢測和防禦,廣泛應用於企業網絡和雲環境 | |
AI+企業服務 | C3.ai $AI | 提供全面的AI應用和平臺,幫助企業加速數字化轉型 |
賽富時 $CRM | 提供AI驅動的CRM解決方案,支持智能銷售和客户服務 | |
UiPath $PATH | 提供AI驅動的自動化平臺,支持文檔處理、任務自動化等,提升企業運營效率 | |
Zoom $ZM | 從視頻會議領域向AI辦公平臺轉型,提供AI助手、定製化插件等,提升工作效率和客户體驗 | |
SAP SE $SAP | 提供AI驅動的企業資源規劃(ERP)解決方案,支持供應鏈、人力資源、客户關係管理等多個領域 | |
ServiceNow $NOW | 提供AI驅動的IT服務管理(ITSM)和企業工作流自動化解決方案,提升IT運營效率 | |
Workday $WDAY | 提供AI驅動的人力資源和財務管理解決方案,通過Workday Illuminate提升工作效率和決策質量 | |
邁富時 $02556.HK | 提供AI驅動的營銷和銷售解決方案,支持企業全鏈路智能化運營 | |
第四範式 $06682.HK | 提供以平臺為中心的決策智能解決方案,助力企業智能化轉型 | |
AI+教育 | 多鄰國 $DUOL | 提供AI驅動的語言學習平臺,支持個性化學習路徑和智能教學 |
Coursera $COUR | 提供在線課程和AI驅動的學習體驗,支持職業發展和技能提升。 | |
Chegg $CHGG | 提供AI驅動的輔導服務和學習資源,支持學生技能評估和個性化學習 | |
高途 $GOTU | 提供AI驅動的教育服務,涵蓋多個教育領域,支持個性化學習和智能輔導 | |
好未來 $TAL | 提供AI驅動的教育解決方案,支持個性化學習和智能教學 | |
AI+廣告 | Applovin $APP | 提供AI驅動的廣告和營銷平臺,支持智能廣告投放和用户分析 |
The Trade Desk $TTD | 提供實時競價系統、AI和機器學習優化工具、數據管理平臺等服務 | |
Braze $BRZE | 提供AI驅動的客户參與平臺,支持實時數據分析、個性化消息推送和多渠道營銷 | |
Digital Turbine $APPS | 利用AI為移動運營商、設備製造商和廣告商提供服務 | |
匯量科技 $01860.HK | 以AI驅動的程序化廣告,推出了AI驅動的全域營銷雲產品矩陣「熱力引擎」 | |
AI+金融 | Upstart Holdings $UPST | 提供AI驅動的借貸平臺,支持智能信貸決策 |
Lemonade $LMND | 通過AI技術提供保險服務,包括智能理賠和風險評估 | |
財捷 $INTU | 提供AI驅動的財務管理軟件,包括智能税務、財務規劃等服務 | |
FICO $FICO | 利用AI技術提供信用評分和風險評估服務,幫助金融機構優化決策 | |
Guidewire $GWRE | 提供AI驅動的保險軟件解決方案,優化理賠和風險管理 | |
AI+醫療 | Tempus AI $TEM | 提供AI推動醫療領域的精準診斷和個性化治療 |
Schrodinger $SDGR | 提供AI驅動的藥物研發平臺,支持藥物設計和分子模擬 | |
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 $RXRX | 提供AI驅動的藥物發現平臺,支持自動化實驗和數據分析 | |
Doximity $DOCS | 提供AI驅動的醫療網絡平臺,支持醫生協作和患者管理 | |
醫渡科技 $02158.HK | 通過處理和分析醫療數據,建立疾病領域模型,為醫療機構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 | |
晶泰控股-P $02228.HK | 利用AI技術進行藥物研發,提高研發效率和成功率 | |
AI+語音 | SoundHound AI $SOUN | 提供語音識別和對話生成技術,支持智能語音助手和車載語音交互 |
Cerence $CRNC | 提供車載語音交互和AI解決方案,支持智能駕駛體驗 | |
Twilio $TWLO | 通過AI技術增強其通信平臺,提供智能語音交互、自動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功能 | |
AI+創作 | Adobe $ADBE | 提供AI驅動的創意工具,如生成式AI用於圖像和視頻編輯,支持內容創作 |
美圖公司 $01357.HK | 提供AI驅動的圖像和視頻處理工具,支持創意內容創作 | |
知乎-W $02390.HK | 提供AI驅動的內容創作和問答平臺,支持智能內容推薦和用户互動 |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