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30 13:55
港股上午盤三大指數集體下跌,恆生科技指數跌幅相對較大,午間收跌1.57%,並且錄得5連跌行情,恆生指數、國企指數均下跌0.43%。
互聯網醫療股強勢,平安好醫生大漲9%刷新階段新高,機構看好嬰幼兒奶粉板塊需求改善,昨日高開低走的三胎概念股再起升勢。
ETF方面,恆生醫療ETF(513060)震盪走高,盤中大漲超3%,成交額近25億元,換手率超30%!成分股中多數上漲,平安好醫生漲超11%;微創醫療漲超8%;石藥集團漲超7%;藥師幫漲超6%;海吉亞醫療漲超5%;復星醫藥、信達生物、藥明生物、微創機器人-B跟漲,漲幅均超4%。
一、政策風向標:四場座談會的核心信號
2025年7月,國家醫保局連續召開四場「醫保支持創新葯械繫列座談會」,系統闡述了創新葯械從研發到臨牀應用的全鏈條政策支持體系,彰顯了醫保部門「真支持創新、支持真創新、支持差異化創新」的鮮明政策導向。
第一場:建立科學價值評價體系(7月21日):20余家醫藥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和醫療機構代表圍繞「醫保綜合價值評價體系」展開討論,旨在建立科學評估創新產品價值的統一框架。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該體系對於高效配置醫保資源、精準支持真正創新具有重要意義,有望解決創新葯械評價標準不統一的問題。
第二場:多元主體協同創新(7月25日):本次會議匯聚了醫療機構、醫藥企業、投資機構和新聞媒體等多元主體。國家醫保局價格招採司宣佈了三項突破性舉措:統一新設醫療服務價格項目通道,推動高水平科技成果加快臨牀應用;研究新上市藥品首發價格機制,分類優化掛網服務;助力中國創新葯械全球化發展。值得關注的是,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和上海華山醫院分享了無管技術、腦機接口等前沿技術的臨牀應用案例,展現了我國醫學創新的突破性進展。
第三場:醫保數據賦能研發(7月28日):24家國家實驗室、高校科研機構、醫藥企業和金融機構代表聚焦「醫保數據服務創新葯研發和上市后真實世界研究」。會議達成共識,將建立規範的醫保數據共享機制,釋放醫保數據在賽道選擇、效果評估、融資支持等環節的賦能價值。此舉有望推動創新葯研發從「經驗判斷」向「數據驅動」轉型,大幅提升研發效率。
第四場:破解研發痛點(7月2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廣基、李松、徐兵河等專家與企業家代表深入探討了創新葯研發現狀與難點。醫保局明確提出支持臨牀真療效、患者真獲益的「真創新」,鼓勵企業拓展創新寬度和深度,避免靶點過度集中的同質化競爭。醫保數據將支持研發立項決策,提供流行病學、疾病負擔、未滿足臨牀需求等關鍵數據。
這一系列座談會的召開恰逢《支持創新葯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落地滿月,體現了醫保部門從被動支付向主動引導產業創新轉型的系統性佈局,為創新葯械企業提供了清晰的政策預期。
創新葯械支持政策的具體化路徑
國家醫保局近期推出一系列招採政策優化措施,顯著改善了創新葯械的市場準入環境:
集採規則優化:在第11批藥品集採中,醫保局遵循「穩臨牀、保質量、防圍標、反內卷」原則,創新性地允許醫療機構按品牌報量,優先選擇其認可的產品。同時優化價差計算規則,不再簡單以最低價為錨點,要求報價最低企業説明價格合理性並承諾不低於成本,為高質量創新產品創造公平競爭環境。
首發價格機制:針對新上市藥品建立分類掛網服務和首發價格形成機制,允許真正具有突破性療效的創新葯獲得合理溢價空間,保障企業研發回報。
創新豁免政策:高端醫療器械領域明確實施 「創新豁免」導向,對醫用機器人、AI醫療器械等高端產品暫不納入集採範圍,鼓勵企業加大技術創新投入。
創新方向與競爭格局轉變
1、政策組合拳正在重塑醫藥行業的創新邏輯和競爭格局:
差異化創新導向:醫保部門明確鼓勵企業拓展創新寬度和深度,避免同質化導致的資源浪費。政策將引導資本投向未滿足臨牀需求領域,如罕見病、老年性疾病、精準醫療等方向。
國際化發展提速:中國—東盟醫藥集採平臺等機制助力國產創新葯械走向全球。2025年1-5月,中國創新葯企對外授權(license-out)交易額達455億美元,已超2024年全年總額,百濟神州、信達生物等企業海外收入同比增長120%,國際化能力已成為核心競爭力。
真實世界證據能力成為分水嶺:能夠有效利用醫保數據進行上市后研究、適應症拓展和用藥方案優化的企業,將在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建立顯著優勢。
2、前沿技術交叉融合催生新的產業增長點:
AI+醫療應用深化:DeepSeek等大模型推動AI在新葯研發、醫學影像、輔助診斷等領域的應用,可降低研發成本50%,縮短研發周期30%。AI醫療龍頭企業的盈利增速預期達35%+,成為資本關注焦點。
高端器械國產替代加速:政策明確支持醫用機器人、AI醫療器械、高端影像設備等新質生產力領域發展,設定2025年縣級醫院國產設備佔比70%的目標。醫療新基建拉動超2000億元設備採購需求,呼吸機、CT等納入財政貼息貸款支持範圍。
恆生醫療ETF(513060)的配置價值分析
恆生醫療ETF(513060)作為佈局港股創新葯械的核心工具(持倉佔比約10%),深度受益於國內政策紅利和產業升級趨勢:
創新葯械政策共振:ETF成分企業直接受益於醫保局系列座談會釋放的政策紅利,特別是在醫保數據支持研發、商保目錄設立、創新豁免等政策方面。國家將「創新葯械」列為新興產業核心環節的戰略定位,為行業提供了長期增長基礎。
高端器械發展機遇:成分股中包括微創機器人、愛康醫療等高端器械企業,精準對接國家藥監局重點支持的醫用機器人、AI醫療器械、高端影像設備等領域。隨着縣級醫院國產設備佔比70%目標的推進,國產器械龍頭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
政策與資本共振下的產業機遇
國家醫保局系列座談會的召開標誌着我國創新葯械產業政策環境進入系統性優化階段,從「醫保綜合價值評價」到「商保創新葯目錄」,從「首發價格機制」到「醫保數據賦能研發」,形成了 「真支持創新、支持真創新、支持差異化創新」的完整政策框架。這一系列政策變革正在重塑醫藥行業的創新邏輯,推動企業從同質化競爭轉向差異化創新,從價格導向轉向價值導向,從本土市場走向全球舞臺。
在產業轉折的關鍵時點,恆生醫療ETF(513060)憑藉其聚焦創新葯械龍頭、對接政策紅利、估值優勢突出、流動性優異等核心優勢,為投資者提供了佈局醫療創新浪潮的高效工具。隨着醫保數據賦能研發、商保支付擴容、高端器械國產替代等政策紅利持續釋放,中國創新葯械企業有望在全球醫藥創新版圖中佔據更為重要的位置,為長期投資者創造價值。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風險提示:
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基金不同於銀行儲蓄和債券等固定收益預期的金融工具,不同類型的基金風險收益情況不同,投資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資所產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擔基金投資所帶來的損失。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收益,基金淨值存在波動風險,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業績不構成對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投資者應認真閲讀《基金合同》、《招募説明書》及《產品概要》等法律文件,及時關注本公司出具的適當性意見,各銷售機構關於適當性的意見不必然一致,本公司的適當性匹配意見並不表明對基金的風險和收益做出實質性判斷或者保證。基金合同中關於基金風險收益特徵與基金風險等級因考慮因素不同而存在差異。投資者應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情況,結合自身投資目的、期限、投資經驗及風險承受能力謹慎決策並自行承擔風險,不應採信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銷售行為及違規宣傳推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