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30 14:14
AI播客:換個方式聽新聞 下載mp3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表示,世界經濟的「不穩定」貿易背景正在損害增長,即便全球經濟對特朗普的關税展現出一定的韌性,但仍將持續走弱,並容易受到貿易衝擊的影響。
這家總部位於華盛頓的機構在周二更新的預測中指出,由於美國總統試圖重塑商業格局所造成的干擾,全球經濟增長率將從去年的3.3%放緩至2025年的3%。儘管這些預測略好於今年4月的預測,但主要反映了諸如預期關税而提前購買等扭曲因素。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皮埃爾-奧利維耶·古林查斯(Pierre-Olivier Gourinchas)告訴記者:「雖然貿易衝擊可能沒有最初擔心的那麼嚴重,但其影響仍然巨大,並且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它正在損害全球經濟。」他補充説:「當前的貿易環境仍然不穩定。」
這份評估描繪了一個充滿風暴的背景,其中包括貿易協議可能瓦解、不確定性對投資造成的壓力、地緣政治緊張局局勢、高企的公共債務以及美國日益增長的通脹壓力。官員們表示,世界經濟不太可能將2025年僅僅視為又一個波動的一年。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全球經濟增長預計將放緩,貿易相關扭曲帶來的表面韌性正在減弱。即使關税税率相對於基線假設沒有變化,也沒有引入新的保護主義措施,貿易政策高度不確定性也可能開始更嚴重地影響經濟活動。」
今年經濟增長預測的上調,解釋為美元走弱、美國平均有效關税税率低於4月宣佈的水平以及企業試圖在第一季度搶在進口關税前採取行動所帶來的積極影響,這些因素共同改善了金融狀況。
然而,普遍存在的不確定性依然揮之不去。即使已達成協議,例如與歐盟或日本的協議,關於細節的問題仍然存在,特朗普也可能改變主意。對於2026年,全球經濟增長將僅小幅回升至3.1%。
古林查斯在彭博電視臺接受馬修·米勒(Matthew Miller)和凱蒂·格賴菲爾德(Katie Greifeld)採訪時表示:「近年來的中期增長相對疲弱,預計將繼續保持疲弱態勢。令人擔憂的是,關税將加劇這種乏力、平庸的中期增長,而且短期內可能不會逆轉。」
古林查斯認為,驅動特朗普重塑全球貿易意願的美國貿易逆差是一個「合理的擔憂」,儘管這不太可能解決其根本原因。
他説:「關税和目前實施的貿易政策,實際上不太可能顯著減少這些逆差。」他補充説:「當我們審視導致這些逆差的原因時,主要是源於導致這些逆差的國內政策,其中最主要的是財政政策。」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官員將美國2025年GDP增長預期上調了0.1個百分點至1.9%。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這一改善掩蓋了私人需求降温快於預期以及移民減少的情況。與此同時,隨着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中企業投資的税收激勵措施生效,2026年經濟擴張應會小幅回升至2%。
官員們觀察到初步證據表明,較高的關税和美元走弱正在刺激美國某些進口敏感類別的消費者價格。隨着這種影響的擴大,下半年通脹可能會受到更嚴重衝擊,預計到2026年仍將高於美聯儲2%的目標。
相比之下,隨着其他經濟體努力應對美國關税帶來的需求衝擊,其他地區的消費者價格增長預計將更為温和。
對於歐元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其今年經濟擴張預測上調至1%,同時將2026年的預測維持在1.2%不變。與今年4月相比,此次上調了0.2個百分點,部分原因是愛爾蘭的藥品出口。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報告並未提及特朗普本周宣佈與歐盟達成貿易協議的影響,該協議將對包括汽車在內的幾乎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5%的關税。彭博經濟研究估計,未來兩到三年內,這將對歐元區產出造成0.4%的衝擊。
然而,中國與美國貿易條件的改善,相較於三個月前,已反映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中。該機構將其對中國2025年的展望上調0.8個百分點至4.8%,並指出關税降低以及上半年活動強於預期。
一如既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強調需要一個更平靜的政治和經濟背景,並警告不要出現臃腫的公共財政。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政策需要通過緩解緊張局勢、維護物價和金融穩定、恢復財政緩衝以及實施急需的結構性改革,來帶來信心、可預測性和可持續性。這種模糊而波動的局面也要求中央銀行發出清晰和一致的信息,並保護中央銀行的獨立性,不僅在法律層面,而且在實踐中也是如此。」
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因避免降息而不斷受到特朗普攻擊之際,后者的評論顯得尤為重要。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美聯儲和英國央行將在2025年下半年降低借貸成本,但速度各不相同。歐洲央行的政策利率預計將保持不變,而日本央行則預計將逐步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