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30 09:49
7月27日,在成都電子科技大學舉辦的第十九屆高校電子信息學院院長(系主任)年會暨第二屆高校電子信息學科建設大會上,全國首個聚焦電子信息學科的權威直聘渠道「院長直聘」發佈儀式隆重舉辦。
中國電子學會副祕書長曹學勤、四川省人社廳副廳長董宏傑、電子科技大學副校長趙志欽、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副主任兼中國電子學會高校電子信息學科建設專家委員會副總干事王勁濤,以及同道獵聘集團副總裁把冉共同參與發佈儀式,此舉標誌着高校高端人才引進模式迎來系統性革新。
創新破題:打造精準高效引才新生態
王勁濤在發佈儀式上深刻剖析當前博士及博士后招聘的核心挑戰:傳統線下渠道覆蓋有限,高校崗位需求與人才職業期待存在信息壁壘,宂長的跨部門審批流程嚴重拖慢引才效率。這些瓶頸制約着電子信息學科——這一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核心領域對頂尖人才的迫切需求。
為破解困局,中國電子學會高校電子信息學科建設專家委員會與同道獵聘集團深度融合資源,推出「院長直聘」項目,旨在以「精準對接、高效引才」為目標,構建線上線下聯動的招聘生態,對成員單位全程免費開放。其核心創新體現為三大協同舉措:首創「院長直聘」模式,高校院長或分管副院長通過獵聘實名認證通道直接主導招聘,免除繁瑣資質審覈,實現人才與決策者「零距離」對話;依託獵聘定製開發的專屬聚合頁面及億級動態人才數據庫,通過AI算法向博士羣體智能推送匹配崗位,大幅降低信息篩選成本;同時構建「線上+線下」立體宣傳網絡,獵聘站內精準推送與高校官網、學術會議、校友網絡深度聯動,確保優質崗位與目標人才全域觸達。
技術賦能:數據驅動精準匹配
把冉在致辭中展現了獵聘的技術硬實力:「智能系統已實現招聘全流程再造」。獵聘平臺憑藉超1.1億人才、超143萬企業及超21萬獵頭的動態數據庫,通過AI職位訪談、智能簡歷解析及多模態溝通工具,為高質量人才對接按下「加速鍵」。
把冉提到,今年上半年以來,獵聘平臺具有博士學歷的人才同比增長17.7%,增速位居各類學歷之首。在博士中,近90%的人才來自985/211及海外院校。在電子/通信/半導體這個關鍵領域,獵聘平臺匯聚了行業前六的活躍人才,在該行業,每四位人才中,就有一位來自985/211院校。今年上半年,該行業的AI技術人才增速同比突破20%,與學科發展需求高度契合。把冉表示:「這樣的數據讓我們對服務好學科建設和‘院長直聘’項目充滿信心。」
閉環運作:產學研協同鍛造人才引擎
「院長直聘」項目採用「高校入駐-平臺搭建-聯合推廣」模式:學科建設委員會成員通過獵聘發佈職位並開通院長實名通道;獵聘定製專區聚合展示職位,依託算法定向推送目標人羣;高校同步在官網、學術會議等場景部署入口形成宣傳合力。技術底層深度融合AI能力——深度解析博士人才的學術成果、研究方向與高校職位的高階需求,實現研究領域、項目經驗等核心要素的智能耦合,輔以即時通訊、視頻面試等工具保障高效互動。
前瞻佈局:構建產業人才生態新範式
王勁濤強調,「院長直聘」通過整合雙方資源,構建線上線下聯動的招聘生態,打破傳統模式的侷限,讓人才與崗位實現「雙向奔赴」。這種「院長直聘」模式,跳過中間環節,讓人才感受到高校引才的誠意與效率。他表示,作為國內首個聚焦電子信息學科的 「院長直聘」 項目,「我們希望探索出可複製、可推廣的人才招聘模式。未來,不僅服務於高校,還可拓展至科研院所、企業等機構,為國家電子信息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把冉則描繪了產學研深度融合的願景:「獵聘願以科技為陽光、數據為雨露,與高校共探‘產學研用’新模式,從人才源頭培育支撐產業發展的棟樑之才。」
目前,「院長直聘」專區已完成技術開發與首批高校崗位發佈並投入運營。該專區自今年六月份啟動以來,已有來自全國30多家知名高校的電子信息相關院系報名加入。與會學者與專家紛紛表示,這一聚焦國家戰略需求的創新實踐,以數字化引擎驅動產學研深度融合,不僅破解高校引才難題,更成為落實《國家「十四五」人才發展規劃》、推動學科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舉措,為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參與全球競爭築牢人才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