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30 06:23
AI融入人間煙火:從「工具」邁向「共生夥伴」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800多家企業帶來最新成果,大模型、具身智能、算力底盤對接更多應用場景,AI生態系統正加快進化
青島企業閃耀WAIC 2025
●卡奧斯發佈石油化工千億級大模型卡奧斯天智·石油化工大模型,以及行業首個源自可持續燈塔工廠實踐的千億參數能碳大模型——卡奧斯天智·能碳大模型
●創新奇智在大會期間發佈了以「奇智孔明AInnoGC工業大模型」為技術底座的「一模一體兩翼」新戰略
●青島地鐵集團下屬子公司青島智運軌道科技有限公司亮相大會期間的論壇,分享了中國城市軌道交通行業首個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創新之路
●作為AI+交通領域的標杆案例,山東港口青島港港口全要素智能調度系統入選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創新成果展
●極視角在大會上帶來了「極智」智能體應用開發平臺
●搭載了穹徹智能研發的「大小腦算法模型」的海爾洗護機器人,能精準識別物品並歸置
●中遠海運(青島)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洗艙機器人「洗艙精靈」,是一款針對散貨船艙設計的智能清潔專家
當你在全神貫注地看着機器狗攀爬高臺時,轉頭倏然發現,站在身邊的觀眾是宇樹科技的人形機器人。感知到你的目光,宇樹機器人跟你熱情地握握手,瀟灑地轉身離開去了下一個展臺。
這是記者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 2025)現場看到的真實一幕。
7月26日至29日,WAIC 2025把上海世博展覽館變成一個「賽博朋克」世界——看機器人在小吃街、商超、工廠「打工」;戴上AI眼鏡「看一下」就能完成付款;打開手機里的醫生智能體,就能跟頂尖醫生面對面問診;一句話說出你的要求,智能辦公助手立即幫你做好PPT……
在這個人潮湧動的7萬平方米展廳里,日行萬步是「基本操作」。對AI前沿技術的好奇和對AI應用價值的探索,充溢在這個創新濃度極高的空間里。這也讓今年WAIC門票早早售罄。開展前幾日,原價168元的展覽單日票,甚至被「炒」到3000元以上,溢價驚人。
讓人目不暇接的場景背后,是800多家企業帶來的最新成果,集中呈現40余款大模型、50余款AI終端、60余款智能機器人,以及100余款「全球首發」或「中國首秀」的重磅新品,規模創下歷屆之最,涵蓋模型應用、智能體、具身智能機器人、智能硬件、AI眼鏡、AI芯片、智算與AI基礎設施等熱門行業。
不負所望的是,這些站在行業最前沿的中國AI企業,聯手上演了一場科技感十足的「樂高遊戲」:把大模型、具身智能與算力底盤的積木對接上應用場景的接口,拼合成一個會向未來進化的AI生態系統,讓AI融入人間煙火,讓改變發生。
觀眾耐心地排隊、沉浸在落地體驗感極強的未來場景中,對於「AI到底能為我們做什麼」這個時代之問,似乎有了更明確的答案。
大模型落地,生成更好的世界
WAIC 2025在開幕前夕曾提出「數學之問」「科學之問」和「模型之問」,藉由「AI三問」探尋新一輪AI變革的演進方向。
在WAIC 2025的秀場,科技大廠、大模型廠商、行業巨頭並肩登臺,亮出了面向消費端和企業端的最新模型與應用成果,似乎在將「AI三問」轉化為一個更為具體的問題——當AI行業的重心從基礎模型突破轉向應用落地,大模型能否生成更好的未來世界?
一些行業趨勢已經形成,並迅速取得共識。在大模型領域,純語言模型的能力被認為已經摸到了天花板,多模態融合可能是最終通往通用人工智能的有效路徑。展位上普遍設有視頻生成、圖像生成、風格遷移的互動體驗。大模型廠商紛紛帶着「朋友圈」來、帶着終端產品來,更直觀地釋放AI創新的價值。
大模型領軍企業階躍星辰和生態夥伴吉利聯手打造的智能座艙「蛋艙」前,「預計排隊時間超30分鍾,請見諒」的標識十分醒目,但依然阻擋不了人們爭相體驗的熱情。在其后方,「多模態卷王」的標語引人矚目。
「WAIC里·技能大舞臺」里,具身智能機器人在各個崗位「上班」。
「卷」在哪里?大會前一天,階躍星辰發佈了首個全尺寸的原生多模態推理模型Step 3,在視覺感知和複雜推理方面表現出色。階躍星辰大模型產品已搭載至汽車、具身智能、物聯網等頭部企業的旗艦產品中,50%以上頭部國產手機品牌與階躍星辰合作研發AI智能體。
加速落地,成為更多大模型廠商的選擇。基於商湯日日新多模態大模型,傅利葉的通用機器人可實現融合圖像、視頻、語音和文本信息來理解環境,進行思考與表達。
與此同時,大模型的競爭正從「百模大戰」演變為「垂模大戰」,越來越多的垂類大模型正通過場景共創與數據耦合,重塑產業效率曲線與創新範式。
在這場「垂模大戰」中,並不缺少青島企業的身影。
基於在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深耕,卡奧斯發佈石油化工千億級大模型卡奧斯天智·石油化工大模型,以及行業首個源自可持續燈塔工廠實踐的千億參數能碳大模型——卡奧斯天智·能碳大模型。前者覆蓋「油氣煤化電」全產業,拉通「採供—生產—物流—銷售—服務」全生產鏈條,為石化行業提供更普惠的數字化路徑;后者打造「能源小智」智能體,實現自然語言交互,助力企業能源管理模式升級。
創新奇智也在大會期間發佈了以「奇智孔明AInnoGC工業大模型」為技術底座的「一模一體兩翼」新戰略,一方面打造面向設備運維、銷售運營、內部協作等多場景的AI智能體,另一方面以工業軟件和工業機器人為應用兩翼,為客户提供軟硬結合的AI整體解決方案。
青島地鐵集團下屬子公司青島智運軌道科技有限公司亮相大會期間的論壇,分享了中國城市軌道交通行業首個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創新之路。目前,這一大模型已在青島地鐵6號線部署,場景全域覆蓋后,預計運營效率提升超40%、乘客主動服務提升超60%、生產作業流程縮減超60%、成本降低超30%。2028年,506公里線網全部應用后,預計每年可實現運營成本節省超10億元。
儘管這些探索賦能的行業領域不同,但一個明確的趨勢是,在大模型不斷升級的基礎上,智能體時代正加速到來。
作為AI+交通領域的標杆案例,入選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創新成果展的山東港口青島港港口全要素智能調度系統,同樣應用了長思維鏈、智能體技術。針對港口作業要素多、專家經驗難沉澱等難題,打造以深思考、強邏輯、自學習為特徵的碼頭智能體,研發港口全要素智能調度系統,形成行業共性能力,帶領全球港口從單點智能向全域智慧轉變。
為降低智能體的落地門檻,同樣是青島企業的極視角,在大會上帶來了「極智」智能體應用開發平臺,讓應用端無需深厚AI背景,即可快速構建、部署和管理具備真正推理力、知識融合力與業務執行力的智能體應用。
具身智能上崗,融入人間煙火
在展館中央大廳,由上海石庫門紅磚里弄圍合而成的「WAIC里·技能大舞臺」一直處於限流體驗的狀態。
人們排隊走進這個未來感滿滿但又煙火氣十足的里弄,看機器人在各家店鋪、各個崗位花樣「整活」,預演了以具身智能為代表的AI深入「360行」、融入人間煙火的未來圖景:
在智慧小賣部,銀河通用銷售機器人等可以準確根據顧客訂單拿取貨架上的商品;在威客小吃街,擎朗智能可以打爆米花、打飲料,復旦抓豆腐機器人能讓嫩豆腐保持完整,雲百生機器人可以剝鵪鶉蛋;在智慧修理鋪,新松修理機器人「叮噹」揮動着小錘;在鄰里文藝站才藝表演區,智元遠征系列機器人聽得懂人話,敲得響樂鼓,舞得了綵綢;在智造車間區域,青龍機器人可以順利完成自動化物料分揀工序……
據統計,在整個場館內,有超過150台人形機器人同台亮相,機器人不僅實現了從「展品」走向「產品」,服務場景的顆粒度也在不斷細化。
在和觀眾的互動中,展覽館也變成了機器人的訓練場。在這場「上崗」競速中,機器人廠商正從不同行業切入,為機器人尋找適合的「工作」。
銀河通用鎖定零售場景,Galbot機器在北京近十家藥店全天候值守,單「人」管理着超過5000種藥品和6000條貨道。傅利葉為機器人戴上了「康復訓練師實習證」,能將賽道聚焦在更需要信任感的康養領域。星動紀元在工業物流、工業市場、商業服務領域佈局了多款產品,已實現超200台產品交付,訂單中50%以上來自海外。智元機器人憑藉其「機器人+具身模型」的技術路徑,現已在工業製造、倉儲物流、電力巡檢、交互引導四大場景實現突破性落地。
摩根士丹利研報認為,2050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將突破5萬億美元大關,但由於成本因素,絕大多數人形機器人將被應用於工業和商業領域,僅有大約10%的機器人有望進入家庭場景工作。
而家庭場景,恰恰是青島企業擅長的賽道。在穹徹智能展區,當髒衣籃中出現衣物時,能快速感應的海爾洗護機器人可以流暢地將衣物從髒衣籃中取出並放入洗衣機。這款機器人搭載了穹徹智能研發的「大小腦算法模型」,能精準識別物品並歸置。
在另一個青島擅長的產業賽道——航運服務,中遠海運(青島)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洗艙機器人「洗艙精靈」,是一款針對散貨船艙設計的智能清潔專家,通過「小模型」「大模型」雲端協同,持續優化清洗策略,讓設備性能隨應用場景不斷升級,適應更多複雜工況。
讓具身智能機器人加速從「實驗室」走向「應用場」的一大推動力,是全鏈條的共同努力。
作為模擬人類手部功能的高自由度機器人末端執行器,靈巧手被看作人形機器人走向商業應用的「最后一釐米」。今年WAIC,靈巧手企業展臺也是一大熱點。會按摩的星動紀元、彈奏鋼琴的靈心巧手、和觀眾猜拳的因時機器人,在AI技術的加持下,這些「鋼鐵手指」正在重新定義人機交互的邊界。
更強的算力、更大的生態
當機器人走向臺前在製造和服務崗位「實習」,大模型在幕后從比拼參數到比拼落地場景,算力基礎設施、開源生態的構建是有力支撐。
在算力基礎設施方面,華為、阿里、百度等科技大廠均展出自家AI集羣。其中最吸睛的當數華為展位,展出了業界最大規模的昇騰384超節點,這也是今年的「鎮館之寶」之一。
「這相當於一臺‘超級AI服務器’,由12個計算櫃和4個總線櫃構成,集成384顆昇騰NPU芯片和192顆鯤鵬CPU芯片,算力規模達300PFlops。」展臺工作人員表示,以往芯片之間的數據傳輸就像城市堵車,而昇騰384則像在它們之間開闢了一條「高速通道」,讓整個集羣像一臺統一的大型計算機高效運行。目前,華為昇騰384超節點已在多行業中落地。比如幫助新浪「智慧小浪」推理交付效率提升50%以上;為中國科學院自研模型訓練框架,快速構建AI4S科研大模型等。
現場還集結了超20家芯片企業競技,AI服務器大廠悉數亮相,多款高性能AI服務器、超節點產品、AI交換機,展現了本土系統集成能力。
在開源生態方面,儘管DeepSeek並未親臨現場,但作為中國AI開源技術變革的支點,已然潛移默化地奠定了中國AI應用創新的開源方法論。
阿里巴巴也攜最新開源的三款大模型重磅亮相,其中通義千問已實現全尺寸、全模態的全面開源,下載量突破4億。依託通義千問大模型等AI能力,阿里巴巴揭開了首款自研AI眼鏡「夸克AI眼鏡」的「神祕面紗」,深度融合了阿里和支付寶生態,支持高德近眼導航、支付寶看一下支付、淘寶比價、飛豬商旅提醒等豐富場景。
騰訊正式發佈混元3D世界模型1.0,並宣佈全面開源。這是業界首個開源可沉浸漫遊、可交互、可仿真的世界生成模型,為遊戲開發、VR、數字內容創作等領域帶來了全新的可能性。
在發佈多模態推理開源大模型Step 3的同時,階躍星辰聯合多家本土芯片廠商成立「模芯生態創新聯盟」——這也是「國產大模型+國產算力」聯合創新模式的首次亮相。聯盟將為企業和開發者提供高效易用的大模型解決方案,加速應用落地。
聯盟首批成員包括華為昇騰、沐曦、壁仞科技、燧原科技、天數智芯、無問芯穹、寒武紀、摩爾線程、硅基流動等。目前,華為昇騰芯片已首先實現Step 3的搭載和運行,沐曦、天數智芯和燧原科技等也已初步實現運行Step 3,其他聯盟廠商的適配工作正在開展。不少聯盟成員都在WAIC 2025上亮相,展示出了中國AI芯片自主創新的最新成果。
來自WAIC 2025的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全球AI企業35042家,中國5170家,全球佔比約15%。其中,中國AI上市企業超過300家。中國AI獨角獸企業71家,全球佔比約26%,分佈排名前五的產業領域包括大模型、自動駕駛、智能機器人、商業智能應用、智算芯片。
更強的算力、更大的生態、更好的應用——中國AI帶來的令人耳目一新的未來,值得期待。(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楊光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