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8 21:20
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有一個小細節很有意思。
京東發明了一個新詞兒——附身智能。大會上,它發佈的新品牌JoyInside,能夠為機器人、機器狗和AI玩具等提供大模型驅動的對話能力,讓機器也有温度。
螞蟻最得意的產品之一,是AI健康管家AQ,它還入選了大會的「SAIL獎」TOP30。用户提問「最近為什麼提不起精神?」或上傳體檢報告,AQ就能即刻給出相關建議。
榮耀則在大會上正式發佈自研多模態感知大模型。這個大模型支撐底層 AI 智能體的多模態感知與自動執行規劃能力。
看到這兒,你會不會覺得有些奇怪。
京東不説電商、螞蟻不説支付、榮耀不説手機。它們是不是都「跑偏」了?
個人認為事實並非如此。其實,這些產品,都能夠跟這些企業的核心主業聯繫起來。比如京東的附身智能,讓機器狗擁有感知情緒的能力。如果這個嘗試能夠成功,讓具有AI對話能力的機器狗能流暢感知對話,把機器狗的銷量給推上去,一方面,京東能獲得這個業務板塊的利潤;更重要的另一面是,大模型的成長,還能讓京東智能客服的品質得到提升。
想想看,如果你對智能客服説得最多的一句話是「轉人工」,那智能客服存在的必要是什麼。機器狗上的大模型經驗,能提升智能客服的水平;智能客服好用了,用的人就會變多,這又能回過頭來提升機器狗的能力,一個正向的循環就誕生了。
其實榮耀也是一個道理。其最新推出的幾款手機,都在強調人工智能的能力。多模態感知和自動執行規劃兩個能力,馬上就能落地的應用場景就是手機的簡化使用——今后你可能只要動動嘴對手機説「請幫我推薦個附近的串串香」,它就能自動打開點評app找出高分推薦,並同時自動轉入到導航app中,為你規劃好前往路徑。而以前,這需要人手動一步一步打開各類app完成。
這個大模型發展得更成熟之后,還能為榮耀進一步進軍人形機器人做好鋪墊。
總之,仔細分析一下這些「跑偏」的現象,其實都跟各個廠商的主業相關。
做一個個人的大膽預判:在互聯網科技這個領域里,這種「跑偏」的現象可能會越來越多。大廠之間競爭的「邊界感」可能會變得越來越模糊。
你可能還不知道的是,騰訊已經開始利用AI技術,在成都從事新葯研發;聯通利用算力在四川試點雲端養豬;阿里甚至還當起了廚師,用數字技術研究起了菜品的口味開發……
京東進軍外賣,不只是因為其有成熟的物流體系這一個原因。數據、算法、算力這三個要素集齊之后,就能讓自己的人工智能技術,滲透到千行百業中去。
未來,大廠之間的競爭,可能會在更廣闊的範圍里,變得越來越激烈。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繫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