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8 20:40
(來源:來咖智庫)
編者按
體育與教育,在這一點握手言和:不是人人都能成為領獎臺上的冠軍。而我們最最終應該培養的,是能夠在人生長跑中保持節奏、在逆風局里穩住情緒、在團隊里成就他人也成就自己的普通人。
鏡頭里,21歲的潘展樂走進教室里看到已經落座的汪順,並不是直接簡單打個招呼然后坐下,而是直接對着鏡頭説:「真巧,沒想到我比你小十歲,還要跟你同一個班。」調侃一出,換來了汪順的哈哈大笑。這個有意思的細節被《冠軍在高途》第一集完整記錄。
2025年7月25日,高途正式上線全網首個原創運動員學習節目《冠軍在高途》,節目以獨創的「校園場景化實錄」模式,記錄中國國家游泳隊汪順、潘展樂、余依婷、董志豪、彭旭瑋在賽場之外學習的真實場景,致力於和廣大觀眾分享運動員在賽場之外的「另一面」。
節目也通過線下校園場景還原了包含高途名師教學、互動問答、團隊協作、線上AI和線下互動等在內的多元化教學模式。繼中國國家游泳隊隊員參與之后,還將會播出中國國家花樣游泳隊運動員常昊、張雅怡,向玢璇,李岫宸在高途學習素養課程、英語和進行心理調整充電的真實狀態。
最近中國國家游泳隊運動員汪順在接受央視採訪中提及,目前自己正在高途學習英語,每周堅持上4次英語課。他説,在巴黎奧運會后對人生賽道有了新的定義,他想在泳池之外,探索個人發展的更多可能性,突破競技體育的單一維度,通過系統性的英語學習接觸更大的世界。
在運動場上,國家隊運動員的自律在體育世界里被量化為秒錶、刻度和重複次數,而遷移到學習中,它就變成了按時完成作業、每天固定閲讀、按計劃刷題。
汪順的行動提醒着我們,終身學習理念應該貫穿於每個人的一生。教育不是一次考試、一個暑期班,而是十幾年甚至數十年的長跑。短跑依靠爆發力,長跑則考驗耐力、節奏感與自我管理——這些恰恰與體育精神的內核的同頻共振。
01
運動+學習=幸福人生的正循環
2018年,耶魯大學團隊在《柳葉刀·精神病學》(The Lancet Psychiatry)刊發了一項超過120萬成年人的研究,通過比較堅持運動的人和不運動的人之間自我報告心理健康狀況得出,即使每周僅運動一小時,其緩解抑郁的效果也堪稱顯著。更令人驚訝的是,堅持運動帶給人積極健康的情緒價值,換算成經濟收益,竟相當於一年多賺了17萬元人民幣,或是高中后多讀一個大學學位。
而美國MIDUS縱向研究(7000人,20年)顯示,長期參與成人教育或自學者的生活滿意度年增長率比不學習者高2.7倍,並顯著降低「中年危機」峰值。
世界銀行2022教育回報報告則顯示,在OECD國家,每額外接受1年正規教育或同等學力,終身工資溢價7–15%;若疊加「邊工作邊學習」,溢價可達20%。
也就是説,無論是運動還是教育,只要能夠長期堅持,從人生發展的角度,就一定能取得足夠豐厚的收益和回報。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條50年的複利曲線,「持續學習」決定斜率,「長期鍛鍊」決定長度——兩者疊加,能把認知衰退推迟10年、健康壽命延長7年、終身收入提高20%,並顯著跑贏同齡人的幸福曲線。
不得不説,作為科技教育公司的代表,高途選擇體育營銷這條路纔是真正迴歸到了教育的理念和初心。據瞭解,體育是高途品牌面向未來3年的核心戰略之一,也是差異化路線之一。
長期以來,高途一直秉持着(點燃興趣+培養習慣+塑造人格)的愛次方的教育理念,以培養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為核心目標。與中國國家跳水隊、中國國家游泳隊和中國國家花樣游泳隊的合作,一方面,希望為學生樹立健康的人生觀,享受樂趣,錘鍊意志,健全人格;另一方面,高途也希望運動員拼搏向上的精神能夠傳遞和鼓舞更多的高途學員,將其運用到自身學習和實現人生的理想上,以榜樣的力量打破邊界、超越自我,成就屬於自己人生的冠軍。
02
讓體育精神成為教室里的「隱形課程」
《冠軍在高途》最動人的地方,不是國家隊學員考了多少分,而是他們如何像對待訓練一樣對待學習,認真專注,盡力做好。
而課堂上的高途名師,讓這些「冠軍學員」在與隊友的配合、與老師的對話中,不斷照見自己:是急躁還是沉穩?是抱怨還是擔當?是獨狼還是領袖?當這些特質被清晰地映照出來,教育才有了人格塑造的抓手。在高途的課堂上,「尊重、規則、團隊」這些原本抽象的品格詞,變成看得見的隊禮、聽得見的口號、摸得着的接力棒。
而這檔節目的主旨,本就是通過發揮優秀運動員的示範效應展現高途的名師教學優勢;以運動員的自律精神、抗壓能力為榜樣,為青少年提供積極引導作用,激勵年輕羣體樹立全面發展價值觀。
據瞭解,高途正由最初的「名師+二講」的雙師模式向「主講授課+二講服務+AI伴學」的「三師」教學模式轉變,AI在教學、教研中的深度融合,為老師和學生都帶來了顯著的幫助。目前,該模式也逐步應用於與國家隊的課程合作中。
在《冠軍在高途》學習節目中也體現了這一教學特色,節目通過主講名師進行課程傳授,二講「班主任老師」提供個性化輔導,實時跟蹤學習進度,AI工具和功能則通過線上智能評測、互動教學、數據分析等功能實現精準教學。
高途的「三師」模式恰好提供了體育精神的「教室版」落地。主講老師像主教練制定戰略,二講班主任像助理教練盯緊執行,AI伴學像運動手環,實時反饋、即時糾偏。
在奧運會的賽場上,體育教會他們,失敗可以被分解為0.03秒的誤差,也可以被重新組裝成下一次起跳的勇氣。
在高途的課堂里,教育告訴他們,知識可以被拆分成一道道習題,也可以被重新拼合成看見更大世界的望遠鏡。
結 語
發令槍響,泳池里劈波斬浪的終點,正是教室里翻開課本的起點。
當汪順打開英語筆記,當潘展樂在高途課堂完成一次次學習,這些運動員同時開啟的,是人生的下一個轉身——從「運動健兒」到「長期主義者」。
這或許正是《冠軍在高途》想留給時代的一幀畫面:體育把人格寫進肌肉,教育把人格刻進大腦,當槍聲再次響起,他們已能在任何一條賽道上,用自己的節奏,跑完一生。
$GOTU(GO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