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8 18:27
埃森哲PLC(NYSE:ACN)亞太地區高級人工智能中心負責人拉明·蒂納蒂(Ramine Tinati)表示,人工智能工具可能會加速任務完成,但除非公司從根本上重新設計工作的完成方式,否則它們不會自動提高生產力。
發生了什麼:上周,Tinati在《財富》雜誌人工智能頭腦風暴新加坡會議上發表講話,挑戰了ChatGPT后企業將人工智能集成到工作流程中的熱潮。
「如果你給員工一個工具,讓他們更快地做事,他們會做得更快。但是,它們更有生產力嗎?可能不會,因為他們做得更快,然后去喝咖啡休息,」蒂娜蒂解釋説。
這些評論凸顯了隨着公司向生成性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投入數十億美元,人工智能的採用與可衡量的業務成果之間存在嚴重脱節。
Amazon.com Inc.(納斯達克股票代碼:AMZN)已承諾對人工智能投資超過1000億美元,而微軟公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MSFT)儘管今年裁員9,000人,但仍為人工智能數據中心撥款800億美元。
蒂納蒂強調,真正的生產力提高需要「重塑工作」,而不是簡單地加速現有流程。他指出,一些亞洲公司在人工智能採用方面落后,因為「他們不考慮重新發明工作」。
據《財富》報道,新加坡主隊科技局首席人工智能官Chee Wee Ang表示,信息提取流程改進了200%。這個負責國家安全技術開發的政府機構使用人工智能完成以前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包括應對新的犯罪類型。
另請參閱:阿里雲先驅表示他不喜歡AGI,ATI分類:「這只是意味着你獲得更多能力。」就是這樣
為什麼重要:ARK Invest首席執行官Cathie Wood表示,隨着應屆大學畢業生的失業率從4%攀升至6.3%,生產力之爭愈演愈烈,她指出人工智能對入門級職位的破壞性影響。
Palantir Technology Inc.(納斯達克股票代碼:PLTR)首席技術官Shyam Sankar反駁説,人工智能為工人創造了「超能力」,使他們「生產力提高50倍」,而不僅僅是效率提高50%。
亞馬遜首席執行官安迪·賈西(Andy Jassy)最近警告稱,人工智能將減少企業勞動力,前副總裁伊森·埃文斯(Ethan Evans)表示,儘管新的人工智能項目正在開發1,000多項服務,但該公司「不會留住所有人」。
挑戰不僅限於個別公司。經濟學家克雷格·夏皮羅預測,到2030年,人工智能可能會擾亂25%的就業崗位,這是傳統美聯儲利率工具無法解決的結構性轉變。
閲讀下一步:
聲明:此內容部分是在人工智能工具的幫助下製作的,並由Benzinga編輯審查和發佈。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