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8 15:46
財聯社7月28日訊(記者 張屹鵬)在AI技術席捲全球的背景之下,人工智能對製造業的賦能成效開始加速顯現。之於汽車業,則幾乎貫穿了從生產製造、產品體驗,出行服務再到售后端的全產業鏈。
據財聯社記者不完全統計,包括上汽、廣汽、吉利及特斯拉等在內的多家海內外主機廠集體亮相WAIC2025。其中,上汽智己汽車(聯合享道出行)和上汽友道智途於大會開幕當天雙雙獲頒上海市新一批智能網聯汽車示範運營牌照。上汽智己L4級Robotaxi在內場進行展示的同時,智己汽車聯合享道出行與賽可智能啟動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至浦東國際機場的L4級Robotaxi專線試運行,近期將向公眾開放。
同樣將Robotaxi商業化運營視為核心優勢的廣汽集團旗下如祺出行,在本次大會上帶來全棧式AI數據生產、服務、管理解決方案——如祺數據,其展示瞭如祺自研標註平臺的降本效果、規模化產能交付等高質量數據集構建能力。
AI對於以汽車領域為代表的「製造業」賦能是本次大會的最大焦點之一,多年來一直專注於整車製造的傳統企業,如今正在通過自身轉型、開放合作等方式最大化發揮AI賦能的效果。「本次WAIC 2025的參會企業中,除了AI相關公司外,出現最多的就是製造業企業。」有業內人士表示。
此次大會上亮相的奇瑞星途Robotaxi,背后是整合整車製造、出行服務與前沿算法的一條新路徑。奇瑞汽車作為技術主體,攜手自動駕駛科技公司文遠知行以及錦江出租,組成了「技術+運營」的聯合體。
除Robotaxi這一熱門領域,AI於智能座艙的應用同樣在本次大會上有所體現。WAIC 2025開幕當天,千里科技聯手階躍星辰、吉利汽車集團共同發佈面向 AI Agent 原生打造的下一代智能座艙 Agent OS(預覽版)。基於階躍星辰行業領先的多模態大模型、端到端語音大模型,其具備多模態融合的超自然交互、端雲一體的融合記憶、基於全融合地圖的人機共駕以及第三生活空間等關鍵能力。
作為海外車企的代表,特斯拉攜帶智能電動車、人形機器人、智能輔助駕駛技術及V4超充樁等出席WAIC 2025。在AI領域,特斯拉已集齊算力、真實數據和軟件能力。特斯拉智能輔助駕駛系統(駕駛員監管版)計劃2025年在中國、歐洲進一步落地,目前正在等待監管部門審覈。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特斯拉得州超級工廠新增1.6萬塊H200 GPU,Cortex訓練集羣的算力達6.7萬塊H100等效算力。
「當前汽車產業正經歷從‘AI賦能’向‘AI原生’的關鍵轉型期,這不僅是技術層面的升級,更是企業底層能力的重構。」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祕書長徐爾曼建議,AI汽車價值向使用及體驗環節拓展,功能和服務的定義需要多方企業共同參與,企業間的關係更加複雜,合作模式更加多樣。「企業需要在發揮好自己特長的同時,也要充分利用好外部資源,廣泛拓展與AI、互聯網企業、應用服務、數據服務等企業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