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基金Q2加倉金融和科技成長

2025-07-28 15:34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樊繼拓;作者:樊繼拓 李暢 等

核心觀點

主動偏股型基金份額繼續下降,存量基金淨贖回壓力減弱。(1)主動偏股型基金2025年二季度份額合計爲28063億份,較2025年一季度環比減少1080億份。(2)2025年二季度,新成立基金1459億份,較2025年一季度略上升。(3)存量主動偏股型基金淨贖回率的中位數由2025年一季度的4.03%下降到2025年二季度的3.57%,環比變動0.46個百分點。

2025年二季度主動偏股型基金倉位回升。2025Q2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靈活配置型基金持股比例分別為91.13%、90.26%和86.25%,分別環比2025Q1上升0.58pct、上升0.71pct、上升1.77pct。2025年二季度主動偏股型基金對港股的關注度提高,港股持倉市值明顯上升。2025年二季度高倉位公募基金數量佔比較2025年一季度提升。

2025年二季度主動偏股型基金重點加倉中證500。1)2025年Q2主動偏股型基金繼續加倉大中市值股票,但對2000億元市值以上股票超配幅度顯著收窄。2025年Q2主動偏股型基金對500億–2000億元市值股票配置比例環比上升2.63個百分點,同時超低配比例上升2.15個百分點。(2)主板、創業板加倉大中市值股票,科創板加倉小市值股票。

2025年Q2公募基金加倉方向:重點加倉金融和科技成長。1)以AI算力為代表的高景氣方向。2025年Q2主動偏股型基金配置比例和超配比例提升最多的行業是通信,剔除股價波動的影響,通信轉為超配狀態並進入超配前五行業。AI算力鏈是當前市場中少數可能有業績兑現的板塊,同時受益於海外映射,因此成為主動偏股基金共識的景氣配置方向。2)另一方面是以銀行、非銀為代表的前期機構低配板塊的主動加倉。2025年Q1銀行和非銀是兩個主動權益基金配置比例相對於指數權重低配最多的板塊。公募基金考覈新規背景下,公募基金佈局邏輯可能會更加重視指數權重的影響,我們認為Q4這種影響可能會進一步加大。3)醫藥生物、軍工在二季度也獲得較多加倉,與二季度創新葯、軍工超額收益行情較為匹配2025年Q2主動權益基金減倉的方向是食品飲料、汽車、電力設備。

行業和個股持倉集中度下降。1)主動偏股型基金2025年Q2持倉佔比TOP3、TOP5和TOP10行業佔比合計分別為38.12%、50.10%、71.80%,TOP3行業持倉佔比環比上升0.27pct,TOP5和TOP10行業佔比分別較2025Q1下降3.24pct、1.16pct。 (2)截至2025年二季度,重倉股數量佔全部A股的比例為44.05%,相較2025年Q1環比提升1.41個百分點。

報告正文

1、主動偏股型基金份額繼續下降,存量基金淨贖回壓力減弱

主動偏股型基金份額相比2025年一季度持續下降,但下降速度已經開始減慢。主動偏股型基金淨贖回規模上升,存量主動偏股型基金淨贖回率收窄。

主動偏股型基金2025年季度份額合計爲28063億份,較2025年一季度環比減少1080億份。分基金類型來看,偏股混合型基金18671億份,環比減少661億份;普通股票型基金3484億份,環比減少198億份;靈活配置型基金5908億份,環比減少221億份。

從申購與贖回力量來看2025年二季度指數震盪,但板塊輪動較快,結構性機會較多,主動偏股型基金超額收益有所改善,存量主動偏股型基金淨贖回壓力減弱。1)2025年二季度,新成立基金1459億份,較2025年一季度略上升。(2)主動偏股型基金2025年二季度淨贖回規模有所上升,但由於總份額繼續下降,淨贖回率下滑。2025年季度,主動偏股型基金存量基金淨贖回1065億份,較2025年一季度的699億份小幅上升。普通股票型基金淨贖回191億份,偏股混合型基金淨贖回653億份。(3)存量主動偏股型基金淨贖回率(淨贖回份額/主動偏股型基金總份額)的中位數由2025年一季度的4.03%下降到2025年二季度的3.57%,環比變動0.46個百分點。(4)分不同基金規模看,2025年二季度規模超過100億的主動偏股型基金淨贖回率中位數為3.94%,環比下降0.52個百分點。規模介於50億元與100億元之間的主動偏股型基金淨贖回率中位數為為3.90%,環比下降1.08個百分點。規模在20-50億元的主動偏股型基金淨贖回率中位數為3.68%,環比下降0.21個百分點。規模在10-20億元的主動偏股型基金淨贖回率中位數為3.74%,環比下降0.42個百分點。規模不足10億元的主動偏股型基金淨贖回率中位數為3.61%,環比下降0.51個百分點。

2、2025年二季度主動偏股型基金倉位回升

2025年二季度主動偏股型基金倉位變化情況來看,主動偏股型基金股票倉位中位數出現了小幅回升。從各類主動型基金持股比例中位數來看,2025年Q2普通股票型基金持股比例中位數91.13%,相比2025Q1上升0.58個百分點2025年Q2偏股混合型基金持股比例中位數90.26%,較2025Q1上升0.71個百分點;2025年Q2靈活配置型基金持股比例中位數86.25%,較2025Q1上升1.77個百分點2010年以來普通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各季度持股比例中位數的均值分別為89%和86.53%,當前兩類基金的倉位水平處於2010-2024年均值水平以上

2025年二季度主動偏股型基金港股持倉市值繼續上升。2025年Q2主動偏股型基金對港股持倉市值繼續上升到3260.8億元,較2025年Q1規模上升85.5億元。2025年Q2主動偏股型基金港股持倉市值佔南下資金淨買入金額的比例為8.3%,較2025年Q1略下降。主動偏股型基金港股重點加倉創新葯、新消費、金融等方向,一級行業中醫藥生物、輕工製造、非銀金融、銀行和紡織服飾持倉比例提升較多。

從主動偏股型基金持倉分佈來看,2025年二季度高倉位公募基金數量佔比較2025年一季度提升。從全樣本股票型基金來看,持股水平在90%以上的數量佔比48.04%,較2025年一季度上升5.38個百分點。分基金類型來看,普通股票型基金持倉水平90%以上的數量佔比64.22%,環比上升8.94個百分點;偏股混合型基金持倉水平在90%以上的數量佔比環比提升4.84個百分點;靈活配置型基金持倉水平在90%以上的數量佔比環比提升4.98個百分點

分基金規模來看,2025年二季度不同規模主動偏股型基金持倉水平在90%以上的比例均提升。季度規模大於100億元偏股基金持倉水平90%以上的數量佔比為46.75%,環比提升0.2個百分點;而規模不足100億元偏股基金持倉水平90%以上的數量佔比則為43.27%,環比提升4.57個百分點。

3、2025年二季度主動偏股型基金加倉創業板

以A股各板塊自由流通市值的佔比為基準,2025年二季度主動偏股型基金持倉超配科創板,低配主板、創業板。從變動趨勢上看,對科創板的超配比例小幅下降,對創業板低配比例下降,對主板低配比例繼續提升。

以上述主動型權益基金重倉股為樣本,截至2025年季度主動偏股型基金對主板、創業板和科創板的持股佔比分別為72.44%/15.22%/12.33%,與2025年一季度相比,主板持倉佔比下降1.81個百分點,創業板持倉佔比上升1.75個百分點,科創板持倉佔比上升0.04個百分點。

以各板塊自由流通市值佔比為參考,主動偏股型基金對科創的超配幅度為3.31%,對主板、創業板的低配幅度為7.91%、4.40%。從變動趨勢上看,剔除股價波動的影響,主動偏股型基金在2025年二季度重點加倉科創板,減倉了主板、創業板。環比來看2025年季度主板低配比例上升2.01個百分點,創業低配比例下降0.89個百分點,科創板超配比例下降0.19個百分點。

4、2025年二季度主動偏股型基金重點加倉中證500

4.1 2025年二季度主動偏股型基金重點加倉中證500

2025Q2小盤風格繼續走強,主動偏股型基金相對主要指數取得超額收益。2025Q2小盤風格繼續走強,A股主要指數中,中證1000漲幅較高,同時在金融風格走強的影響下,上證50和滬深300也取得較好的漲幅。主動偏股型基金整體均相對於主要指數取得超額收益。

2025Q2主動偏股型基金重點加倉中證5002025Q2主動偏股型基金對中證500指數成分股配置比例為18.18%,環比上升1.61個百分點,超配幅度為7.86%,環比上升1.73個百分點。對中證1000指數成分股超配幅度為0.76%,超配比例環比下降0.29個百分點。對滬深300和中證100指數成分股超配幅度為0.58%5.98%,超配比例環比下降2.89個百分點和1.58個百分點。

4.22025 年二季度主動偏股型基金加倉大中市值風格

2025 年 Q2主動偏股型基金繼續加倉大中市值股票,但對2000億元市值以上股票超配幅度顯著收窄。2025年Q2主動偏股型基金對500億–2000億元市值股票配置比例環比上升 2.63 個百分點,同時超低配比例上升 2.15個百分點。但對2000億元以上的上市股票的配置比例環比下降2.74個百分點,超配幅度下降3.35個百分點。對100億–500 億元市值股票超配比例環比提升 1.32 百分點。

4.3 主板、創業板加倉大中市值股票,科創板加倉小市值股票

考慮到不同上市板的龍頭股的行業風格鮮明且有較大差異,我們進一步觀察主動偏股型基金在主板和創業板/科創板上市值偏好的差異。

主板方面,主動偏股型基金主要加倉200-500億元市值股票。主板方面,2025年二季度主動偏股型基金對主板中對200–500億元市值股票超配比例為2.92%,較上季度提升1.84個百分點,提升幅度最大;對500–2000億元市值股票的超配比例為4.44%,較2025年一季度提升1.29個百分點;而對2000億元以上市值股票的超配比例為26.01%,較上季度下降3.19個百分點。100-200億元的低配比例為6.86%,環比收窄0.56個百分點;而100億元以下的市值股票的低配比例為26.51%,環比繼續下降0.5個百分點。

創業板方面,主動偏股型基金主要加倉500-2000億元市值股票。創業板方面,2025年二季度,主動偏股型基金對500–2000億元市值股票的超配比例為23.10%,環比提升8.63個百分點,提升幅度最大。對2000億元以上市值股票的超配比例為11.87%,環比下降3.66個百分點。對200–500億元市值股票的超配幅度為7.48%,環比下降2.95個百分點。對50-100億元市值股票的低配比例為10.16%,環比收窄0.53個百分點。

科創板方面,主動偏股型基金主要加倉100億元以下小市值股票。2025Q2主動偏股型基金對科創板50-100億元市值股票的低配幅度為7.66%,環比收窄1.18個百分點;對200–500億元市值股票的低配幅度為23.56%,環比上升1.96個百分點。對500–2000億元市值股票的低配幅度為6.97%,環比小幅上升0.17個百分點;而對2000億元以上市值股票低配幅度環比擴大1.80個百分點。

5、行業配置:加倉金融和科技成長,減倉消費周期

5.1 2025Q2主動偏股型基金重倉股加權市盈率上升

2025Q2市場風格略偏價值,4-5AI、機器人為代表的科技成長板塊有所調整,新消費熱度較高,此外金融、軍工、有色金屬等前期估值位置較低,機構配置比例較低的板塊表現較強。6月伴隨着美股算力科技股反彈,AI板塊有所反彈。2025年二季度主動偏股型基金重倉股加權市盈率從2025Q140.6倍上升到53.7倍。

5.2 2025Q2主動偏股基金加倉方向:重點加倉金融和科技成長

2025Q2公募基金加倉方向:一方面是以AI算力為代表的高景氣方向。2025Q2主動偏股型基金配置比例和超配比例提升最多的行業是通信,剔除股價波動的影響,通信轉為超配狀態並進入超配前五行業。AI算力鏈是當前市場中少數可能有業績兑現的板塊,同時受益於海外映射,因此成為主動偏股基金共識的景氣配置方向。

另一方面是以銀行、非銀為代表的前期機構低配板塊的主動加倉。2025Q1銀行和非銀是兩個主動權益基金配置比例相對於指數權重低配最多的板塊。Q2金融風格走強、券商佈局虛擬資產牌照、市場風險偏好回升等因素是推動主動權益基金加倉的催化劑。公募基金考覈新規背景下,公募基金佈局邏輯可能會更加重視指數權重的影響,我們認為Q4這種影響可能會進一步加大。

醫藥生物、軍工在二季度也獲得較多加倉,與二季度創新葯、軍工超額收益行情較為匹配。而2025Q2主動權益基金減倉的方向是食品飲料、汽車、電力設備。202410-20255月,市場持續區間震盪,基本面改善的板塊比較有限,股市中資金的影響加強,交易擁擠度上升到高位后大概率會有較大的調整的壓力。汽車板塊在一季度加倉幅度居前,而二季度由於板塊表現靠后,主動權益基金又快速減倉。同時,一季度加倉幅度最高的電子在二季度也有減倉。

5.3 2025年Q2偏股型公募基金分板塊、分行業持倉明細

主動偏股型基金2025年Q2加倉下游,減倉上游、中游。2025Q2主動偏股型基金在上、中、下游行業的持倉市值佔比分別為8.62%16.73%74.64%;超低配幅度為為-0.55%、5.03%和-4.47%,環比變化分別為-0.45pct,-0.53pct,0.97pct。其中,上游和中游行業均有不同幅度的減倉,而下游加倉明顯。

從風格來看,2025年Q2主動偏股型基金主要加倉金融和成長板塊,減倉可選消費和周期。分大類板塊來看, 2025Q2主動偏股型基金在成長、必選消費、可選消費、金融、周期及其他(穩定類)板塊的持股市值佔比分別為45.70%19.09%14.09%7.58%8.62%4.11%。與2025Q1相比,環比變動依次為0.56pct0.19pct-2.68pct1.87pct-0.38pct0.44pct

成長板塊超配比例上升,金融板塊雖然持倉佔比提升,但剔除股價波動的影響仍低配。成長、必選消費和可選消費板塊的超配比例分別為10.78%7.06%1.93%,其中可選消費環比下降0.85pct,成長與必選消費的超配比例分別環比提升0.68pct0.19pct。周期和金融板塊低配幅度環比繼續下降0.45pct0.20pct。其他(穩定類)低配幅度收窄0.62pct

2025年Q2風格指數中,金融漲幅最高,消費風格下跌。2025年Q2金融風格漲幅居前,成長風格次之,消費風格為唯一錄得負收益的風格。主動偏股型基金配置風格基本順應市場行情。

分行業看,持倉比例方面,2025年Q2主動偏股型基金主要加倉的行業包括:通信、醫藥生物、非銀金融、銀行、國防軍工。減倉幅度最大的行業包括:食品飲料、汽車、電力設備、商貿零售、家用電器。

一級行業中,2025年Q2主動偏股型基金持倉佔比前五的行業為電子、醫藥生物、電力設備、汽車和食品飲料,持倉佔比依次為18.20%、11.73%、8.19%%、6.24%、5.74%。2025年Q2主動偏股型基金對通信、醫藥生物,非銀金融、銀行、國防軍工持倉佔比提升較大,環比變化依次為1.86pct、1.51pct、1.00pct、1.00pct、0.78pct。減倉較多的行業包括食品飲料、汽車、家用電器、電力設備、商貿零售,環比變化依次為-1.86pct、-1.64pct、-0.97pct、0.69pct、-0.80pct。

剔除市場波動的影響,超低配幅度提升最多的行業是:通信、醫藥生物、國防軍工、公用實頁、交通運輸。超低配幅度減少最多的行業是:食品飲料、電力設備、汽車、計算機、家用電器。

一級行業中,2025年Q2主動偏股型基金超配電子、醫藥生物、電力設備、汽車、食品飲,超配比例依次為8.53%、5.45%、3.28%、2.43%、1.91%。低配銀行、非銀金融、傳媒、商貿零售、公用事業,低配比例依次為-9.49%、-6.59%、-4.11%、-1.97%、-1.44%。從環比變化上來看,2025年Q2主動偏股型基金超低配比例增加最多的是通信醫藥生物、國防軍工、公用事業、交通運輸,分別增加了2.50pct、1.14pct、0.52pct、0.38pct、0.36pct。食品飲料、電力設備、汽車、計算機、家用電器超低配比例下降的幅度最大,分別為-1.30pct、-0.93pct、-0.72pct、-0.64pct、-0.53pct。

二級行業中,主動偏股型基金加倉佔比明顯提升的板塊為通信設備、化學制藥,元件,生物製品,保險II,持倉佔比下降幅度較大的有白酒Ⅱ、乘用車、半導體、互聯網電商、白色家電。

通信設備2025年季度主動偏股型基金持倉佔比提升幅度最大的申萬二級行業分別為通信設備、化學制藥、元件、生物製品、保險II,持倉佔比分別提升2.20pct1.28pct1.12pct1.02pct0.66pct2025年二季度主動偏股型基金持倉佔比下降幅度最大的行業為白酒、乘用車、半導體、互聯網電商、白色家電分別下降2.17pct、1.53pct、0.83pct、0.77pct、0.72pct。

2025年二季度主動偏股型基金超低配比例相比2025年一季度提升幅度排名前五的行業為通信設備、化學制藥、元件、生物製品、通信服務,分別提升1.97pct、0.98pct、0.95pct、0.91pct、0.68pct。超低配比例相比2025年一季度下降幅度排名前五的行業為白酒Ⅱ、半導體、乘用車、白色家電、軟件開發,分別下降1.68pct、0.91pct、0.67pct、0.57pct、0.51pct。

6、行業和個股持倉集中度均下降

我們從兩個維度來觀測主動偏股型基金的持倉集中度,分別是行業層面和個股層面。

行業層面來看,行業持倉集中度下降。1)主動偏股型基金2025年Q2持倉佔比TOP3、TOP5和TOP10行業佔比合計分別為38.12%、50.10%、71.80%,TOP3行業持倉佔比環比上升0.27pct,TOP5和TOP10行業佔比分別較2025Q1下降3.24pct、1.16pct。

2)我們統計申萬一級行業每個季度的超配幅度,並計算排名前三/前五行業的加總超配幅度,並將此定義為基金持倉的行業偏離度。截至2025年Q2,行業偏離度(前三行業)為17.26%,相較2025年一季度環比下降0.11個百分點;行業偏離度(前五行業)為21.60%相較2025年一季度環比下降1.99個百分點。

個股層面來看,持倉集中度較2025年Q1下降。我們統計每期成為主動偏股型基金重倉股的股票數量,並計算重倉股數量佔全部A股的比例,這一比值越低則表明個股層面上的持倉集中度在提高。截至2025年一季度,重倉股數量佔全部A股的比例為44.05%,相較2025年Q1環比提升1.41個百分點,説明個股持倉集中度較2025年Q1下降。

風險因素:基金重倉股所反映出的信息與全部持倉對應的信息有偏差;基金重倉股信息的公佈存在時滯,無法反映最新情況。

注:本文源自信達證券2025年7月25日報告《基金Q2加倉金融和科技成長——2025年二季度主動偏股型基金持倉分析》,分析師:樊繼拓 S1500521060001,李暢 S1500523070001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