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8 07:30
(來源:信達證券研究)
【策略】策略深度報告:基金Q2加倉金融和科技成長(樊繼拓)
【金工】基金深度報告:抱團松動,頭部持倉集中度回落(於明明)
【宏觀】宏觀專題報告:下半年社零增速回落或有限——消費系列(解運亮)
【固收】債券專題報告:債市調整中信用利差走高 3-5年二永債調整幅度更大(李一爽)
【固收】債券專題報告:6月非銀普遍增持利率 槓桿率明顯提升——2025年6月債券託管數據點評(李一爽)
【金工】基金專題報告:華安恆生港股通科技主題ETF正在發行:聚焦港股通科技(於明明)
【電子】行業專題報告:機構加倉AI硬件,看好算力產業鏈持續高景氣(莫文宇)
【計算機】道通科技(688208)公司點評報告:中期分紅行動方案彰顯信心,上半年業績表現亮眼(龐倩倩)
【銀行】齊魯銀行(601665)公司點評報告:營收利潤穩步增長,資產質量持續優化(張曉輝)
如需查看報告全文
請聯繫對口銷售或點擊進入 信達研究小程序
財經新聞
國家統計局:1—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下降1.8%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6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4365.0億元,同比下降1.8%。分企業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利潤降7.6%,股份制企業降3.1%,外商及港澳臺企業增2.5%,私營企業增1.7%。
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設施引入AI技術支持相關研究
7月26日,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舉辦「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開放十周年學術論壇」。截至2025年5月,設施服務全國33個省級行政區的504家科研單位及107家企業,支撐超1.34萬項課題,2024年產業用户機時達1670小時,服務量逐年遞增。
農業農村部等十部門發佈促進農產品消費實施方案
7月27日,農業農村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促進農產品消費實施方案》,部署九方面舉措擴農產品消費。方案聚焦優化供給、創新流通、激活市場,旨在釋放多樣化、品質化消費潛力,引領供需升級。內容涵蓋提升「三品一標」水平、推進品質分級,打造節慶展會平臺、豐富消費場景,深化「互聯網+」助農、提升直播電商水平等。同時強化品牌培育、推動農文旅融合,促進內外貿一體化,並加強部門協同與全鏈條監管。
外資機構上調中國經濟增速預期,巨頭「抄底」中國房地產
7月26日,中國二季度經濟數據公佈后,十多家外資金融機構或國際投行上調對中國經濟增長預測,如摩根士丹利、高盛等均有不同程度調升,政策發力是主因.全球資管巨頭施羅德資本旗下部門與西子國際聯合發起約30億元私募房地產股權投資基金,聚焦長三角核心城市寫字樓與消費基礎設施投資,信號意義明顯。此前也有多家外資機構完成相關備案,加速佈局中國市場。
中國資本市場學會正式成立
7月26日,中國資本市場學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會上表決通過重要制度,設立7個專業委員會,涵蓋宏觀產業、風險防控等領域。經選舉,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出任學會第一屆理事會會長,副主席李超當選執行副會長。
中美經貿會談,中方誠意十足
中美新一輪經貿會談將在瑞典舉行,此次會談備受國際關注。此前,日內瓦、倫敦經貿會談已達成重要共識與框架。中方一貫秉持建設性立場,在堅定捍衞自身權益同時,始終敞開談判大門,積極推動磋商,展現十足誠意。面對美方不合理舉措,中方堅決維護自身及國際公平正義。2025年中國經濟半年報彰顯中國經濟韌性,不懼外部壓力。中方願與美方以此會談為契機,推動兩國經貿關係健康發展,為世界經濟注入穩定動力。
中國農藥工業協會:開展農藥行業「正風治卷」三年行動,將抵制低價無序競爭行為
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發布通知,將開展農藥行業「正風治卷」三年行動。這是基於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綜合整治內卷」要求,針對當前農藥行業隱性添加、非法生產、無序競爭等問題展開。行動預計到2027年底,實現市場秩序改善、內卷式競爭遏制、產品質量提升等目標。尤其將抵制企業低價無序競爭,鼓勵創新,針對重點產品制定競爭規範,推動農藥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上半年我國節約物流總費用超1300億元
今年上半年,我國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成效明顯,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穩步回落,節約物流總費用超1300億元。上半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為14.0%,比今年一季度、上年同期分別回落0.1個和0.2個百分點。這意味着,每創造100元GDP,所支出的物流費用進一步降至14.0元。整體測算,今年上半年節約物流費用超過1300億元。
遼寧:上半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28.1萬人,同比增長5.1%
上半年,遼寧省城鎮新增就業28.1萬人,同比增長5.1%,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59.8%,幫扶失業人員再就業24.8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4.1萬人,零就業家庭保持動態清零,各項任務圓滿實現「雙過半」。
上海浦東:未來三年新增1000家人工智能企業,將推出全國首個「異構人形機器人訓練場」
7月27日,2025浦東新區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全球推介會召開。副區長李慧推介稱,浦東AI產業規模超1600億元,佔全市40%,200余家垂類模型企業落户,28款大模型完成備案,智能算力佔全市近半。浦東正打造「人、技術、場景」共生AI生態:未來釋放30余個應用場景,三年新增1000家AI企業,核心產值破2000億元;投運萬卡智算集羣、設AI融資租賃公司;提供低租金空間、人才全方位保障,助力全球AI夢想落地。
報告摘要
策略:樊繼拓
首席分析師
S1500521060001
策略深度報告:基金Q2加倉金融和科技成長
主動偏股型基金份額繼續下降,存量基金淨贖回壓力減弱。(1)主動偏股型基金2025年二季度份額合計爲28063億份,較2025年一季度環比減少1080億份。(2)2025年二季度,新成立基金1459億份,較2025年一季度略上升。(3)存量主動偏股型基金淨贖回率的中位數由2025年一季度的4.03%下降到2025年二季度的3.57%,環比變動0.46個百分點。
2025年二季度主動偏股型基金倉位回升。2025Q2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靈活配置型基金持股比例分別為91.13%、90.26%和86.25%,分別環比2025Q1上升0.58pct、上升0.71pct、上升1.77pct。2025年二季度主動偏股型基金對港股的關注度提高,港股持倉市值明顯上升。2025年二季度高倉位公募基金數量佔比較2025年一季度提升。
2025年二季度主動偏股型基金重點加倉中證500。(1)2025年Q2主動偏股型基金繼續加倉大中市值股票,但對2000億元市值以上股票超配幅度顯著收窄。2025年Q2主動偏股型基金對500億–2000億元市值股票配置比例環比上升2.63個百分點,同時超低配比例上升2.15個百分點。(2)主板、創業板加倉大中市值股票,科創板加倉小市值股票。
2025年Q2公募基金加倉方向:重點加倉金融和科技成長。(1)以AI算力為代表的高景氣方向。2025年Q2主動偏股型基金配置比例和超配比例提升最多的行業是通信,剔除股價波動的影響,通信轉為超配狀態並進入超配前五行業。AI算力鏈是當前市場中少數可能有業績兑現的板塊,同時受益於海外映射,因此成為主動偏股基金共識的景氣配置方向。(2)另一方面是以銀行、非銀為代表的前期機構低配板塊的主動加倉。2025年Q1銀行和非銀是兩個主動權益基金配置比例相對於指數權重低配最多的板塊。公募基金考覈新規背景下,公募基金佈局邏輯可能會更加重視指數權重的影響,我們認為Q4這種影響可能會進一步加大。(3)醫藥生物、軍工在二季度也獲得較多加倉,與二季度創新葯、軍工超額收益行情較為匹配。而2025年Q2主動權益基金減倉的方向是食品飲料、汽車、電力設備。
行業和個股持倉集中度下降。(1)主動偏股型基金2025年Q2持倉佔比TOP3、TOP5和TOP10行業佔比合計分別為38.12%、50.10%、71.80%,TOP3行業持倉佔比環比上升0.27pct,TOP5和TOP10行業佔比分別較2025Q1下降3.24pct、1.16pct。(2)截至2025年二季度,重倉股數量佔全部A股的比例為44.05%,相較2025年Q1環比提升1.41個百分點。
風險因素:選取樣本信息和實際持倉信息存在偏差;歷史信息無法完全代表未來。
金工:於明明
首席分析師
S1500521070001
基金深度報告:抱團松動,頭部持倉集中度回落
公募市場概況:2025Q2,公募基金總規模突破33.67萬億元(不含聯接),環比增長6.71%。從增長結構來看,資金明顯偏好債基、貨基和被動指數類產品,固收+策略也持續獲得資金青睞。ETF方面,市場份額繼續上升但增速放緩,黃金和寬基類ETF獲較多增配。相較之下,主動偏股型基金仍面臨份額下降與資金淨贖回壓力,「主動降、被動增」趨勢延續。
新發佈局方向:二季度共成立基金378只,募資規模2861.22億元,較一季度增長約292億元。指數基金和中長期純債仍是募資主力;首批新型浮動費率基金放量,帶動主動權益產品回暖;主動權益基金的熱門產品佈局方向主要為紅利、科技、醫藥、港股通及大製造主題。FOF延續高熱度,REITs發行熱度亦維持高位。
公募基金業績:各類基金季度收益中位數均為正,跨境股票類產品表現最為突出。QDII混合與QDII股票基金收益中位數分別達9.25%和8.05%,居各類型前列;商品型與可轉債基金收益中位數亦超3%。主動偏股類基金收益中位均超2%,但分佈呈右偏態,內部分化較大。
主動權益基金:2025Q2主動權益基金整體規模約3.34萬億元,環比基本持平,但份額持續縮減,已連續九個季度下行,反映投資者風險偏好仍偏謹慎。偏股類基金整體表現優於主要寬基指數,萬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上漲3.06%,跑贏中證800指數1.87個百分點,主動管理優勢延續。頭部主動基金格局相對穩定,百億級產品數量降至21只,資金青睞方向相對集中於風格突出、主題鮮明的彈性產品,聚焦醫藥、軍工、紅利、微盤等領域。
主動權益基金配置情況:二季度主動權益基金整體加倉趨勢明顯,股票倉位中樞升至88.13%,風險偏好回升,各類型基金倉位均有所提升,且倉位分歧度同步收窄,操作更趨一致。港股配置熱度持續,已連續六個季度提升,佔比升至17.01%。持倉集中度連續三季回落,重倉股數量繼續增多,頭部持倉權重下降,抱團效應減弱。行業配置方面,電子、醫藥和新能源仍為主要重倉方向,二季度通信與銀行獲增配,食品飲料和汽車減持相對較多;電子、機械、汽車、通信、有色金屬、國防軍工等行業佔比處於2010年以來的90%分位以上。此外,主動權益基金整體相對加配中小盤個股、減配大盤藍籌;寬基配置上,滬深300權重降至2018年來最低,中證500與其他成分股佔比上升。
主動權益基金重倉個股: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主動權益基金重倉持股排名前五的A股為寧德時代、貴州茅臺、美的集團、紫金礦業和立訊精密;港股方面為騰訊控股、小米集團-W、阿里巴巴-W、中芯國際和泡泡瑪特。個股集中度方面,寶明科技、海思科等持倉佔自由流通市值比重居前。主動加減倉方面,基金二季度重點加倉中際旭創、新易盛、滬電股份等科技製造類個股,減倉比亞迪、貴州茅臺、五糧液等消費藍籌,持倉結構相對向科技成長方向調整。
主動權益基金經理的市場分析與展望:選取近2年收益超過20%的績優基金作為樣本,使用DeepSeek R1模型,基於季報觀點提煉以下觀點:
2025年二季度,多位近兩年表現優異的主動權益類基金經理在季報中普遍傳遞出結構性樂觀的觀點。認為當前宏觀經濟正處於政策逐步發力、傳導效果逐步顯現的階段,經濟復甦雖仍面臨內需疲弱、外需波動等挑戰,但整體趨勢穩中向好。在市場位置判斷上,多數基金經理認可當前A股具備中長期配置價值,同時也提示需關注關税反覆、企業盈利修復節奏滯后及局部估值過高等潛在風險。
在投資風格上,「槓鈴策略」關注度仍較高。一方面,高股息資產在利率下行背景下具備較強吸引力;另一方面,科技成長與新消費板塊成為獲取超額收益的關鍵,疊加小盤風格階段性佔優,資金在攻守之間靈活切換。重點關注方向則集中在AI驅動下的科技製造(如算力、終端創新、國產替代)、新消費(悦己經濟、性價比升級)、紅利資產(資源品與穩定現金流標的)以及政策產業共振下的創新葯與高端製造出海機會。
操作策略方面,基金經理普遍維持中高倉位,動態應對市場波動,同時強化組合結構均衡,避免過度暴露於單一風格。在區域配置上,港股被視為估值窪地,創新葯和互聯網平臺等板塊的修復機會亦被重點提及。此外,也有基金經理對小微盤交易擁擠與出口鏈受制於貿易摩擦等外部風險表示關注。整體來看,「新質生產力」「產業升級」「反內卷」等高頻詞,反映出機構對未來經濟方向與投資邏輯的高度關注。
風險因素:以上結果通過歷史數據統計、建模和測算完成,在市場波動不確定性下可能存在失效風險。
宏觀:解運亮
首席分析師
S1500521040002
宏觀專題報告:下半年社零增速回落或有限——消費系列
當前社零增長有兩個特徵。回顧今年上半年社零增長的表現,我們總結出兩個特徵。第一個特徵是,雖然社會集團消費在緩慢修復,但是居民消費仍佔優勢。與疫情前的表現相比較,居民消費增速在「5」,社會集團僅步入「2」,絕對強度上居民消費仍佔優。第二個特徵是,社零的增長更多由商品消費引領。即使在餐飲社零受挫時段,若商品社零逆勢回升,仍能帶動整體社零實現回升。
居民消費傾向回暖靠的不僅僅是「以舊換新」。根據我們的消費三因素框架,就業層面相對穩健,居民收入還較弱,但積極的一面是居民消費傾向回升,且較基準值進一步收窄。細細探究之下,我們認為,居民消費傾向回暖靠的不僅僅是「以舊換新」。居民對於以舊換新政策關聯較弱品類的消費意願也在上升。因此,消費傾向得以回暖,以舊換新政策功不可沒,但其他分項的修復也不能忽視。
下半年社零增速回落或有限。我們認為,下半年的社零增速或有回落,但幅度有限。公務接待從嚴主要影響的是社會集團餐飲消費,而居民消費更多為大眾消費,大眾消費不受影響。我們認為,居民端或可以對衝公務接待從嚴對社會集團端的部分影響。不僅如此,若按照上半資金撬動消費的比例計算,下半年的以舊換新政策資金或將繼續帶動1.4萬億元的銷售額,其政策效果不弱於去年的1.3萬億。若下半年商品社零增速得以提升,也可對衝部分餐飲下行的影響。
風險因素:消費者信心修復偏慢,政策落地不及預期等。
固收:李一爽
首席分析師
S1500520050002
債券專題報告:債市調整中信用利差走高 3-5年二永債調整幅度更大
風險偏好提升衝擊債市,中短端信用利差明顯上升。本周國內商品價格受「反內卷」政策預期影響大幅走高,A股也再度創下年內新高,利率債調整幅度加大,1Y、3Y和5Y期國開債收益率分別上行4BP、8BP和10BP,7Y和10Y期上行9BP。部分機構負債受到衝擊,使得信用債也遭遇大規模拋售,收益率顯著上行。1Y期各等級信用債收益率上行10-11BP;3Y期AA及以上等級信用債收益率上行10-11BP,AA-品種上行7BP;5Y期AA+及以上信用債收益率上行11BP,其余等級上行6-8BP;7Y期AA+以上信用債收益率上行5-6BP,AA級上行3BP;10Y期AA+及以上收益率上行10-12BP,AA品種上行8BP。信用利差多數抬升,中短端上行幅度更大,僅5Y中低等級及7Y期品種收窄。1Y期各等級信用利差上行5-6BP;3Y期AA及以上信用利差上行3-4BP,AA持平;5Y期AA+和AAA信用利差上行1BP,其余等級下行2-4BP;7Y期各等級信用利差下行4-7BP;10Y期AAA和AA+等級信用利差上行1-3BP,其余等級下行1BP。
本周城投債利差多數上行。外部評級AAA、AA+和AA級平臺信用利差均上行4BP。AAA級平臺信用利差多數上行3-4BP,海南上行5BP,天津、遼寧上行2BP;AA+級平臺利差多數上行3-4BP,吉林上行5BP,雲南、天津上行2BP,青海持平;AA級平臺利差多數上行2-5BP,甘肅、河南上行6BP,河北上行1BP,貴州下行1BP。分行政級別來看,省級、地市級和區縣級平臺信用利差分別上行3BP、4BP和4BP。各省級平臺利差多數上行3-4BP,湖南、海南上行5BP,天津、雲南上行1-2BP;各地市級平臺利差多數上行2-4BP,海南、甘肅上行5-6BP,青海持平,貴州下行1BP;區縣級平臺利差多數上行3-5BP,廣西上行6BP,天津上行2BP,貴州、河北持平。
產業債利差普遍上行約4BP。本周央國企和混合所有制地產債利差上行45BP,民企地產債利差抬升15BP。龍湖利差上行3BP,美的置業上行4BP,旭輝上行160BP,金地上行1BP,萬科下行4BP。各等級煤炭債和鋼鐵債利差分別上行4BP;各等級化工債利差上行3-4BP。陝煤利差上行6BP,河鋼上行5BP,晉控煤業上行4BP。
二永債收益率全線上行,3-5年中高等級二永債利差上行幅度較大,總體表現弱於普通信用債品種。1Y期各等級二級資本債收益率上行7-8BP,利差抬升2-3BP;1Y期各等級永續債收益率上行9BP,利差上行5BP。3Y期各等級二永債收益率上行12-14BP,利差抬升4-6BP。5Y期AAA級二級資本債收益率上行14BP,其他等級收益率上行17BP,利差抬升7BP;各等級永續債收益率上行12-14BP,利差抬升3-5BP。
產業永續債超額利差持平,城投債超額利差小幅下行。AAA等級產業永續債超額利差持平,3Y期產業債利差持平於3.82BP,處於2015年以來的1.69%分位數,5Y期產業永續債超額利差持平於7.65BP,處於2015年以來的4.55%分位數;城投AAA3Y永續債超額利差下行0.12BP至3.63BP,處於0.29%分位數;城投AAA5Y永續債超額利差下行0.41BP至9.80BP,處於9.10%分位數。
風險因素:樣本選擇偏差和數據統計失誤,城投和地產政策超預期。
固收:李一爽
首席分析師
S1500520050002
債券專題報告:6月非銀普遍增持利率 槓桿率明顯提升——2025年6月債券託管數據點評
摘要:6月債券總託管規模環比上升12968億元,較5月大幅少增8665億元,主要是受到同業存單大幅淨償還的影響,國債淨融資規模也明顯回落,而政金債、地方債和信用債的託管增量環比均小幅上升。
6月中美經貿磋商達成措施框架、以伊停火等因素一度提振市場風險偏好,但在資金面進一步轉松、央行重啟購債預期等因素支撐下,債市情緒回暖,短端利率顯著回落長端利率也略有下行。隨着債市情緒好轉,交易盤購債需求大幅抬升。廣義基金對於國債、政金債以及中票的增持規模大幅上升;證券公司對各類利率債、信用債、商業銀行債券也都轉為增持。在配置機構中,保險公司由減持債券轉為增持,主要是轉為增持利率債和上清所金融債券,但境外機構減持債券的規模進一步上升。而商業銀行在存單淨融資規模大幅下降、非銀機構情緒活躍的狀態下,仍然維持了對債券的增持,儘管增持國債的規模從歷史高位大幅下降,但這可能也受到了買斷式逆回購轉為淨投放且結構向國債轉移的影響。
受到正回購余額大幅上升的影響,6月債市槓桿率環比大幅上升0.8pct至107.8%,增幅高於季節性,但仍在近3年以來的偏低水平。分機構來看,商業銀行槓桿率環比上升0.4pct至103.6%,仍明顯低於2024年4月以前的中樞;非銀機構槓桿率環比上升1.8pct至118.1%,環比增幅為202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但絕對值在近3年仍然不高。其中,證券公司槓桿率環比大幅上升9.7pct至217.1%,已經處於近3年來的偏高水平;保險與非法人產品槓桿率環比上升1.5pct至114.8%,但仍低於22年6月-24年12月的中樞。廣義基金各機構正回購余額普遍上升,貨幣基金正回購余額繼續大幅上升,基金公司非貨產品和保險公司正回購余額增幅較小,三者均處於歷史偏高水平,其他產品正回購余額創下歷史新高,理財產品正回購余額同樣上升但仍處於歷史低位附近。
總體上看,非銀機構增持債券規模的大幅上升,反映了在資金寬松的影響下市場情緒的好轉。保險機構轉為增持債券,且銀行在存單淨償還創下歷史新高的狀態,但仍有能力增持債券,也反映了銀行負債壓力的緩解,市場配置能力有所上升。而非銀槓桿率明顯上升,顯示市場的風險主要還是機構情緒是否已經轉為過熱,但由於其絕對值相對歷年同期尚不算高,因此情緒過熱可能還尚未到達高點。
風險因素:槓桿率估算存在偏差、資金面波動超預期。
金工:於明明
首席分析師
S1500521070001
基金專題報告:華安恆生港股通科技主題ETF正在發行:聚焦港股通科技
科技體制改革與科技金融政策舉措促進我國科技創新與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多方政策為科企赴港上市提供便利,南向資金持續加倉港股科技。
近年來多方面舉措紮實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若干政策舉措為科技創新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鏈條的金融服務。在結構性減税降費政策有力推動下,我國科技創新與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
多方政策為科企赴港上市提供便利。內地優質企業赴港上市得到了監管層的鼓勵與支持,審覈機制、上市流程不斷優化。香港IPO市場的優勢提升了A股公司和擬上市公司赴港上市的意願,香港成為內地企業首選集資平臺。香港市場中資股募資提升。科企專線為內地科企上市提供便利。
南向資金持續加倉科技。港股通擴容提供更多標的。南向資金年內淨流入接近去年港股科技標的受青睞。全年。主動權益基金港股配置比例創新高。港股科技標的受青睞。
恆生港股通科技主題指數(指數代碼:HSSCITI)反映能通過港股通買賣,業務與科技主題相關的香港上市公司之表現。指數交投活躍,風險收益表現良好。
長短期收益優於同類指數:截至2025年7月18日,近三年以來指數年化收益率13.90%,夏普比率0.37,整體優於同類恆生科技、恆生互聯網科技業、港股通科技、港股通互聯網等指數。近三月收益8.93%,高於同類恆生科技、恆生互聯網科技業、港股通科技、港股通互聯網等指數。
指數交投較為活躍:2024Q4以來指數成交量、成交額維持在相對較高水平。指數2025Q2日均成交額為499億元,日均成交量為13億股。
PE處於發佈以來相對較低水平。截至2025年7月18日,指數市盈率(TTM)為22.61倍,位於上市日以來的43.90%分位。
華安恆生港股通科技主題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基金代碼:520840;認購代碼:520843;簡稱:華安恆生港股通科技主題ETF)發行於2025年7月28日,管理人為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經理:王超:投資經理年限0.31年,在任管理基金數9只,在管基金總規模44.51億元。
基金公司:華安基金公司非貨幣產品規模長期呈上漲趨勢,截至2025年6月30日,其非貨幣產品規模約為4024億元(剔除聯接基金)。
風險因素:宏觀經濟下行;股市波動率上升;金融監管力度抬升超預期。本基金屬於股票型基金,預期風險收益水平較高;歷史表現不代表未來。
電子:莫文宇
首席分析師
S1500522090001
電子行業專題報告:機構加倉AI硬件,看好算力產業鏈持續高景氣
電子行業超配比例達7.0%,環比下降0.3pct。以申萬行業分類(2021)為依據,我們選取了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平衡混合型基金及靈活配置型基金作為樣本分析2025年第二季度末電子板塊的重倉持股情況。2025Q2,A股電子行業配置比例為18.3%,依舊保持全市場第一位置,配置比例環比25Q1末下降0.4pct,超配比例達7.0%。
半導體板塊:國產替代加速進行,下半年基本面有望持續向好。2025Q2,半導體板塊機構持倉市值佔比為9.94%,環比上季下降1.06pct。從基本面情況來看,二季度半導體下游景氣度逐步回暖,產業鏈訂單逐步恢復至正常水平;技術發展上看,國產AI芯片不斷突破,同時ASIC需求彈性顯現;外部環境看,中美關係緩和減輕了關税帶來的負面影響,但潛在技術趨嚴的風險仍然凸顯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從機構倉位配置的角度來看,華虹半導體、兆易創新、豪威集團、芯源微等獲得機構加倉較多。
消費電子板塊:AI賦能雲端兩側共成長,重視板塊估值修復機會。2025Q2,消費電子板塊機構持倉佔比3.16%,環比下降0.87pct。從機構持倉角度看,工業富聯、藍思科技、華勤技術等公司機構持倉增加較多。雲側AI方面,海外CSP和主權AI持續加強在基建的投入,產業鏈訂單釋放拉動業績增長;端側AI方面,AI眼鏡、AI玩具等創新有望帶動消費電子產品銷量提升,同時增加上游零部件等環節的需求。
元件板塊:全球AI基建加速進行,PCB業績或持續高增。2025Q2,元件板塊機構持倉市值佔比為3.73%,環比提升1.44pct。受益於全球AI基礎設施建設放量,勝宏科技、滬電股份、生益電子、東山精密、生益科技等獲得機構加倉較多。我們認為從海外CSP資本開支計劃來看,AI需求仍然具備較強確定性,雲廠商和主權AI在基礎設施的投資拉動算力產業鏈訂單增長,產業鏈優質公司業績逐步高增,元件板塊或持續迎來「戴維斯雙擊」。
光學光電子板塊:二季度面板價格松動,下半年市場供需有望改善。2025Q2,光學光電子板塊機構持倉市值佔比為0.74%,環比下降0.08pct。從機構倉位配置的角度來看,京東方A、TCL科技、舜宇光學科技等上市公司獲得機構加倉較多。2025年一季度在國補政策刺激下拉動下游需求增長,面板價格普遍上漲。二季度市場熱度未能持續,且前期備貨較多導致下游需求較為疲軟,價格從堅挺轉向松動。我們認為,下半年隨着消費電子新品發佈,市場旺季到來,供需結構改善有望促成面板價格反轉。
電子化學品板塊:國產替代不斷突破,Q2持倉佔比環比持平。2025Q2,電子化學品板塊機構持倉市值佔比為0.49%,環比持平。2025年以來,伴隨科技自主可控邏輯的演繹,上游電子化學品的國產替代不斷受到重視,關鍵領域的突破刻不容緩。2025Q2,安集科技、鼎龍股份、萊特光電等獲得機構加倉較多。
風險因素:宏觀經濟下行風險;下游需求不及預期風險;中美貿易摩擦加劇風險;AI技術發展不及預期風險。
計算機:龐倩倩
首席分析師
S1500522110006
道通科技(688208)公司點評報告:中期分紅行動方案彰顯信心,上半年業績表現亮眼
事件:2025年7月21日公司公告顯示:為提升公司投資價值,與投資者共享發展成果,增強投資者獲得感,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公司實控人、董事長李紅京提議在符合《公司章程》規定的利潤分配原則、保證公司正常經營和長遠發展的前提下,制定並實施2025年度中期分紅方案,建議以實施權益分派股權登記日登記的總股本扣除公司回購專户的股份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5.8元(含税)。具體利潤分配方案由公司結合自身經營情況並報董事會及股東大會審議確定。橫向對比,按照本輪行動方案,對應當前股價,道通科技中期分紅股息率為1.76%,高於當前科創50成分股均值,充分彰顯其對投資者回報的重視。
派息力度達近三年最高,貫徹「提質增效重回報」理念。從每股派息額度來看,2025年中期方案每股派息0.58元,為公司近三年最高水平,充分彰顯公司良好的經營管理狀態和充裕的現金流水平。公司2025上半年業績預告顯示:扣非歸母淨利潤預計4.55-4.85億元,同比增1.661.96億元,增速57.32%-67.69%;歸母淨利潤預計4.60-4.90億元,同比增0.73~1.03億元,增速19.00%-26.76%;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及股份支付費用的淨利潤預計4.70-5.08億元,同比增1.81-2.19億元,增速62.51%-75.65%。
AI戰略全面推進,下游增量需求持續釋放。公司推出新一代綜合診斷終端UltraS2與ADAS標定系統,依託「維修大模型」和AIAgents技術賦能,提升產品競爭力與盈利空間,獲客户高度認可,實現銷售量、價格同步提升;同時,TPMS產品受益於全球汽車后市場的龐大替換需求,WGR數據顯示,2032年該市場收入有望達到303億美元。2025H1,AI數字能源業務市場影響力與盈利能力雙向進階,成長動能持續強化。技術端:推出新一代智能充電解決方案,深化電力電子核心技術佈局,發佈「數智能源充電大模型」及充電運營、運維、能源管理等系列AIAgents,構建技術護城河;市場端:憑藉產品、技術、品牌、全球供應鏈等系統性優勢,在歐洲、美國等主流市場突破能源、交通、停車場運營、酒店公寓等多行業頂級客户,競爭力躋身全球頭部陣營;結果端:AI數智能源業務第二季度實現盈利,為中長期可持續增長築牢根基。
美國區域產品漲價,以對衝關税高企。公司已宣佈自5月1日起美國區域數字能源產品將漲價7%到10%,提價幅度有效覆蓋現行基礎關税負擔及相關成本。隨着公司AI戰略深入推進,更高性能、更高價格的產品抵消關税影響。
盈利預測:公司積極擁抱AI,加速推進AI技術與應用場景和組織變革深度融合並積極打造增長新賽道,推動業務和業績持續成長。我們預計2025-2027年EPS分別為1.24/1.60/2.05元,對應P/E分別為26.7/20.8/16.2倍。
風險因素:新技術、新領域發展不及預期;市場競爭加劇;行業需求增長不及預期。
銀行:張曉輝
分析師
S1500523080008
齊魯銀行(601665)公司點評報告:營收利潤穩步增長,資產質量持續優化
事件:7月25日晚,齊魯銀行發佈2025年半年度業績快報:2025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7.82億元,同比增長5.76%;實現歸母淨利潤27.34億元,同比增長16.48%;ROE(年化)12.80%,較去年同期提升0.14pct。單季度來看,2025Q2實現營業收入36.17億元,同比增長6.69%;實現歸母淨利潤13.63億元,同比增長16.50%。
點評:
資產總額突破7500億元,擴表進程再提速。截至2025H末,齊魯銀行資產總額7513.0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6.02%,增速分別較24年末、25Q1末提升2.02pct、1.37pct。其中,2025H末齊魯銀行貸款總額3714.1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3.71%,增速較25Q1末提升1.11pct;存款總額4785.71億元,同比增長13.10%;存、貸增速較2024年末分別提升2.68pct、1.40pct。齊魯銀行擴表穩步增長,主要是其夯實對公業務戰略支柱作用,深化頭部客户拓展,建立省屬國企、頭雁企業、民營百強企業等重點客户清單,壯大腰部客户規模,豐富產品支撐,加大信貸供給。在山東省「走在前、挑大樑」經濟發展浪潮之下,齊魯銀行深耕濟南本地及周邊地區,不斷完善對戰略新興行業、製造業、民營小微等重點領域的金融服務,2024年新設菏澤、淄博兩家分行,規模擴張有望穩中有升。2025H末,齊魯銀行貸款/存款比例為77.6%,較2024年末提升0.91pct,未來貸款投放仍有較大空間。
營收增速較Q1及去年末再提升,利息淨收入、手續費收入增速皆高增超13%。2025H齊魯銀行實現營業收入67.82億元,同比增長5.76%,增速較2024年末、25Q1分別提升1.21pct、1.04pct。具體來看,2025H利息淨收入同比增長13.57%,較2024年增速提升11.84pct,較25Q1提升5.68pct。利息淨收入增速不斷提升,主要是其淨息差企穩回升,同時「量」也不弱,貸款規模持續增長。齊魯銀行憑藉擴錶帶來的規模效應,貸款業務創收表現不俗。非息收入層面,2025H實現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8.17億元,同比增長13.69%,增速較2024年末及25Q1再提升。
不良率較2024年末及Q1末下降10bp、8bp,撥備覆蓋率再提升,不良指標全面向好。截至2025H末,齊魯銀行不良貸款率1.09%,較24年末下降10bp,較25Q1末下降8bp;2025H關注率0.96%,分別較24年末、25Q1末下降11bp、7bp。2025H末撥備覆蓋率324.24%,較2024年末提升20.86pct,較25Q1末提升19.18pct,自2021年上市以來,齊魯銀行撥備覆蓋率持續提升,安全邊際增強。我們認為,齊魯銀行持續處置清收存量貸款,在業務擴張進程中嚴控風險,不良指標得以改善。
轉債觸發強贖補充資本,進一步提升資本實力。截至2025年7月4日,齊魯銀行已有15個交易日收盤價不低於齊魯轉債當期轉股價格的130%,滿足強制贖回條件,贖回價格為100.7068元/張;投資者亦可按5.00元/股的轉股價格進行轉股,最后轉股日為8月13日。截至2025年7月25日收盤,齊魯轉債剩余未轉股比例為20.85%。我們認為,齊魯轉債完成轉股后,將有利於進一步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提高資本競爭力,持續貢獻其業務發展。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齊魯銀行擴表動能較強,積極拓寬下沉市場,深耕縣域,息差下行趨勢下信貸需求持續增長支撐營收增速穩定,不良指標持續改善,資產質量穩健向好。我們預測,2025-2027年歸母淨利潤增速分別為17.65%、18.01%、17.99%,2025-2027年EPS分別為1.21元、1.43元、1.69元。我們維持齊魯銀行「增持」評級。
風險因素:業務轉型帶來的風險;監管政策趨嚴;經濟增速下行風險等。
近期電話會議預告及回顧
近期調研活動預告
證券研究報告名稱:《基金Q2加倉金融和科技成長——2025年二季度主動偏股型基金持倉分析》
對外發布時間:2025年7月25日
報告發布機構:信達證券研究開發中心
報告作者:樊繼拓:S1500521060001;李暢S1500523070001
證券研究報告名稱:《公募基金2025Q2季報分析:抱團松動,頭部持倉集中度回落》
對外發布時間:2025年7月24日
報告發布機構:信達證券研究開發中心
報告作者:於明明S1500521070001
證券研究報告名稱:《下半年社零增速回落或有限——消費系列》
對外發布時間:2025年7月24日
報告發布機構:信達證券研究開發中心
報告作者:解運亮S1500521040002;麥麟玥S1500524070002
證券研究報告名稱:《6月非銀普遍增持利率 槓桿率明顯提升——2025年6月債券託管數據點評》
對外發布時間:2025年7月24日
報告發布機構:信達證券研究開發中心
報告作者:李一爽S1500520050002
證券研究報告名稱:《債市調整中信用利差走高 3-5年二永債調整幅度更大——信用利差周度跟蹤》
對外發布時間:2025年7月26日
報告發布機構:信達證券研究開發中心
報告作者:李一爽S1500520050002;朱金保S1500524080002
證券研究報告名稱:《華安恆生港股通科技主題ETF正在發行:聚焦港股通科技》
對外發布時間:2025年7月27日
報告發布機構:信達證券研究開發中心
報告作者:於明明S1500521070001;孫石S1500523080010
證券研究報告名稱:《中期分紅行動方案彰顯信心,上半年業績表現亮眼》
對外發布時間:2025年7月24日
報告發布機構:信達證券研究開發中心
報告作者:龐倩倩S1500522110006
證券研究報告名稱:《齊魯銀行2025半年度業績快報點評:營收利潤穩步增長,資產質量持續優化》
對外發布時間:2025年7月26日
報告發布機構:信達證券研究開發中心
報告作者:張曉輝S150052308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