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8 08:58
(來源:資本市場那些事兒)
人工智能領域再添一把火!
本周末,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在上海開幕。今年的WAIC現場有多火呢?跟你們感受到的夏天温度一樣,hot!展區面積大到離譜,相當於十個蘇超球場那麼大;大廠、大佬都來扎堆……來,感受下現場的氛圍。
WAIC現場,人潮湧動
更關鍵的是,自從DeepSeek在今年初再次點燃了AI火把后,埋頭憋了半年的AI企業們紛紛在WAIC現場進行新品發佈,有超過100款產品全球首發。商業化的速度明顯比你我的想象更快。
這信號夠不夠明顯?就問一句:明天開盤,AI板塊是不是要躁動了?
搶灘AI,京東大掃貨
上周還在外賣賽場上拼殺的京東,突然在AI上殺了一個回馬槍!
在WAIC期間,京東甩出AI組合拳:發佈了全新的大模型品牌JoyAI,還切入當前炙手可熱的智能體賽道,直接宣佈京東雲JoyAgent開源——也是行業首個100%開源的企業級智能體,將京東的龐大場景能力融合其中。同時一口氣宣佈其附身智能品牌JoyInside與數十家機器人企業合作,將京東角色大模型驅動的對話智能體植入機器人、機器狗和AI玩具等硬件中。
本周初,京東完成了對千尋智能、逐際動力、眾擎機器人等三家俱身智能領域頭部企業的領投;更早之前的5月,京東還參與投資了智元機器人。
在今年WAIC現場,能夠非常真實地感受到「AI重塑生產力」不是一句口號,商業化落地的速度也非常快速,機器人已經在工業搬運、分揀、質檢等場景中深化應用,正在不斷走向商業和家庭,未來的產能釋放、訂單落地和政策細則均有望催化該賽道的進一步表現,這只是時間問題。機器人的「奇點」可期!
和機器狗、機器人、AI玩具互動,成為今年WAIC的潮流
在京東的展區,看到了AI在物流、零售、健康等大價值賽道中的應用落地,大模型已經在產業中跑起來了。如果你還質疑本輪AI是不是一場泡沫,真心建議你買張票到WAIC走一走,看一看。不得不感概一句,京東這波「深蹲起跳」,藏得深,跳得遠啊。
深度應用能否掀起牛市長虹
經歷了前期的調整后,機器人、智能硬件板塊賺錢效應迴歸。不少投資機構都公開表態看好AI應用方向。本次WAIC發佈的成果來看,企業端的AI應用規模化落地,也進一步驗證這些機構觀點的合理性——產業趨勢不僅形成了,而且在走強。
其實稍微做下功課就知道,京東不是突然轉向搶灘AI,而是一直產業中落地深度應用。
宣佈JoyInside與眾多機器人、機器狗、AI潮玩的合作,背后瞄準的是百億級兒童教育和新興機器人市場,是在爭奪AI原住民羣體,「用AI將所有行業重做一遍」也正發生在早教領域。元蘿卜、Fuzozo、火火兔、文曲星、嚕咔博士、牛聽聽、Folotoy……這些AI原住民的電子搭子均陸續接入京東JoyInside,並在京東上架售賣。
AI潮玩Fuzozo
而面向企業應用場景,推出的JoyAgent智能體開源版,經過了京東內部大規模場景的錘鍊,對於打通AI落地最后一公里,幫助企業快速將智能體在生產場景中用起來,將十分有幫助。
行業首個100%開源的企業級智能體
AI+營銷作為深度應用的大價值場景,商業化也在加速,典型代表是,數字人正從Backup走向C位。據悉,京東數字人已經服務了20000+品牌,帶貨水平已經超越了80%的真人主播,啊,這,有多少主播在瑟瑟發抖……而且已經干到了行業規模最大。
結論很清晰了:盯着AI深度應用挖,極有可能挖到下一波趨勢主線!
牛市最重要的是「拿住」
從剛剛披露完成的二季報中可以看到,重倉機器人的基金,規模淨值雙豐收。而講好AI故事的互聯網基金,則是成為牛市旗手的主要板塊之一。
而在今年4月,具身智能領域還有一場著名的論戰。反方代表著名投資人朱嘯虎,認為該領域存在泡沫化現場,並質疑企業的商業化前景;而正方代表知名投資人張穎公開反駁,認為機器人領域蓬勃發展,過程中有泡沫很正常,拉長時間看,人形機器人賽道一定能出大公司。
每一輪大趨勢早期,波動、質疑、甚至泡沫都難免。早年的互聯網浪潮中,吹泡泡、泡泡破滅、行業格局重建,都很正常,中國的互聯網頭部巨頭也最終憑藉強大的應用能力突出重圍。要始終相信,科技變革是推動經濟發展與資產價格上漲的核心動力。而當前,大模型深度應用已全面駛入快車道。
在本次WAIC現場,各種AI應用遍地開花,有的明顯已經進入了產業化的關鍵期。
現在行業的玩法是,雲廠商提供AI原生基礎設施,而在技術成熟度和成本下降的雙重利好下,應用產品在各個場景中快速開花,同時,大規模應用的爆發也會推動AI基礎設施邁向標準化,進一步推動產業的商業化。今年5月20日,京東雲發佈AI Infra 1.0正是印證了這一普遍玩法。
在科技變革取得關鍵突破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在車上,而不是被甩下車。那句話怎麼説來着,時代拋棄你,連個招呼也不打。所以要抱緊啊。
放眼全球競爭格局,中國在基礎模型領域正不斷縮小與美國的差距,但相比於基礎層的「追趕」,應用層的「創新」更將是中國企業的突破機會。好用的模型是靠「研發出來」,在未來,則是靠深度應用「用出來」。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最完備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以及龐大的數據資源和AI人才儲備,這些都為AI在中國產業場景落地提供了獨一無二的土壤。
WAIC這把火,把AI行情又燒旺了!京東悶聲憋大招,應用落地看得見摸得着。深度應用這金礦,機構已悄悄進場..……是泡沫還是真趨勢?時間會説話,但在車上,才能不錯過時代紅利!深度應用,尤其是京東這種有場景、有落地能力的,必須重點盯防!別怪我沒提醒啊!(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