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液冷服務器,全面梳理!(附名單)

2025-07-27 15:46

(來源:金融小博士)

2025年以來由DeepSeek、ChatGPT等大模型引爆的生成式 AI 浪潮讓智能算力需求呈爆發式上升,數據中心產業投資開始從通用算力中心迅速轉向智能算力中心。

隨智算中心而來的是芯片的功耗以及數據中心單機櫃功率密度持續的攀升,正面臨着能耗攀升與熱量管理的嚴峻考驗,傳統的風冷系統已經無法滿足需求。

當前,液冷系統憑藉其出色的熱控效能與巨大的節能潛力,已然成為確保數據中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法寶。

液冷技術是利用液體作為冷卻介質,其載熱能力、導熱能力以及強化對流換熱係數均遠超空氣,約為 20倍左右,相比於風冷,液冷散熱效率更高,有助於大幅提升數據中心的散熱效率,從而實現降低能耗。

現在不僅超算中心用液冷,金融、電信行業也在加速普及,某數據中心甚至做到PUE 1.06。行業數據顯示,中國液冷市場將以59%的速度猛增,2025年全球滲透率預計超20%。

本期我們就來全面梳理一下A股里面液冷系統相關產業鏈,單獨從液冷系統服務器來看產業鏈主要涵蓋:

上游核心部件與材料、中游液冷服務器的製造與系統集成、下游數據中心的應用與運維三大關節。

2025年液冷服務器產業鏈投資邏輯與核心企業梳理

(基於政策驅動、技術迭代與市場需求爆發背景)

一、核心投資邏輯

  1. 政策強制推動

    :四部委要求2025年全國數據中心PUE降至1.5以下,一線城市收緊至1.15;運營商計劃2025年半數新建數據中心採用液冷技術。

  2. 技術替代剛性

    :AI算力芯片(如英偉達H100/GB300、寒武紀MLU570)功率密度突破50kW/機櫃,傳統風冷PUE高達1.5-1.8,液冷可降至1.05-1.15,成為剛需。

  3. 經濟性凸顯

    :浸沒式液冷全生命周期成本較冷板式低22%,8年運營周期內能耗費用降低35-50%。

  4. 市場爆發預期

    :中國液冷市場規模2025年預計突破120億元,2030年超1000億元(CAGR 45%);全球滲透率2025年超20%。

二、產業鏈全景與核心企業分析

上游:核心零部件與材料(技術壁壘最高)

  1. 冷卻液
  • 巨化股份

    :半導體級氟化液通過臺積電驗證,單噸售價超150萬元,國產替代加速。

  • 新宙邦

    :電子級氟化液產能擴張,適配英偉達GB300高壓循環系統。

  • 冷板與CDU
    • 英維克

      :全球首創液環式真空CDU(根治漏液風險),冷板技術通過Intel認證,進入英偉達MGX生態。

    • 曙光數創

      :浸沒式液冷CDU市佔率超60%,單櫃功率密度達50kW,適配超算場景。

  • 液冷管路與接頭
    • 川環科技

      :PTFE材質液冷管路通過UL認證,適配英偉達GB300高壓系統,技術指標達V0標準。

    • 強瑞技術

      :液冷快接頭(UQD)供應商,進入華為、英偉達供應鏈,訂單增速超100%。

    中游:液冷服務器製造與系統集成(主戰場)

    1. 冷板式液冷
    • 浪潮信息

      :全球液冷服務器龍頭,市佔率超50%,冷板式整機櫃交付周期壓縮至4個月,產能3.6萬台/月。

    • 紫光股份

      :全棧液冷方案中標電信45億元訂單,毛利率42%,適配AI算力集羣。

  • 浸沒式液冷
    • 中科曙光

      :浸沒式液冷市佔率65%,部署數萬台液冷服務器,PUE低至1.03,主導超算中心改造。

    • 高瀾股份

      :字節跳動核心供應商,浸沒式液冷模組技術領先,單櫃功率密度45kW。

  • 系統集成
    • 申菱環境

      :華為核心供應商,單相浸沒式系統適配英偉達DGX SuperPOD架構,毛利率38%。

    • 同飛股份

      :板式液冷技術突破,推出數據中心液冷配套產品,覆蓋冷板、TANK等全鏈條。

    下游:數據中心與運維(場景驗證與規模化應用)

    1. 數據中心運營商
    • 數據港

      :阿里雲合作伙伴,浸沒式液冷方案PUE低至1.09,模塊化設計支持快速擴容。

    • 潤澤科技

      :字節跳動液冷數據中心供應商,單項目PUE 1.06,年節省電費超千萬元。

  • 運維服務商
    • 科華數據

      :液冷系統集成商,余熱回收技術提升能源利用率30%,部署於國家算力樞紐節點。

    三、核心企業競爭優勢與亮點

    公司 核心優勢 技術/市場亮點
    英維克

    CDU技術全球領先,液冷方案通過Intel認證

    冷板式液冷市佔率超30%,進入英偉達供應鏈,適配GB300芯片。

    曙光數創

    浸沒式液冷絕對龍頭,中科院實控

    單櫃功率密度50kW,PUE 1.03,超算中心市佔率65%。

    浪潮信息

    全棧液冷方案,產能規模最大

    冷板式液冷整機櫃交付周期4個月,AI服務器訂單佔比50%。

    中科曙光

    浸沒式技術先發優勢,政策支持

    部署數萬台液冷服務器,主導制定10項國標,PUE低至1.03。

    川環科技

    液冷管路國產替代龍頭

    PTFE管路適配高壓系統,進入英偉達供應鏈,技術指標達國際水平。

    四、風險與機遇

    1. 技術路線博弈(冷板式短期主導,浸沒式長期潛力);

    2. 供應鏈依賴(氟化液90%進口,3M壟斷);

    3. 標準缺失(接口與配方未統一)。

    1. 政策強制推動PUE下降;

    2. 英偉達GB300芯片全液冷方案落地;

    3. 浸沒式液冷在AI訓練集羣滲透率提升至60%。

    五、總結

    液冷產業鏈將受益於AI算力爆發與政策強推,中游設備龍頭(英維克、中科曙光)上游材料突破(巨化股份、川環科技)為核心配置方向,浸沒式技術(曙光數創、高瀾股份)為長期增量主線。建議關注技術迭代與供應鏈國產化進程,警惕技術路線風險。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