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東吳證券-汽車行業AI+汽車智能化系列之十五:誰在為智能化買單?-250725

2025-07-25 23:27

(來源:研報虎)

報告核心結論(1)

  報告研究方法論:基於抽樣原則,選取7大品牌17款車型75名真實車主進行了累計37.5小時一對一線上或線下的訪談,核心圍繞:購車動機、購車因素、購車前后對智能化預期變化和體驗感受等。17款車型均選擇了智駕版,包括:比亞迪(騰勢D9/漢/秦L)、特斯拉(M3/MY)、小米(SU7)、問界(M9/M8)、理想(mega/L9/L6)、智界R7、小鵬。

  【智駕】已成為購車前三因素。本次受訪的75名車主中:1)23%車主認為智駕是第一購車因素;2)12%車主認為智駕是第二購車因素;3)27%車主認為智駕是第三購車因素。本次受訪7大品牌【智駕納入購車前三因素】比例差異顯著:特斯拉88%,華為系80%,理想75%,小鵬70%,比亞迪20%,小米20%。

將智駕納入購車因素前三的46名車主深入分析發現他們核心是三類人羣:

  1)對新事物充滿好奇,甚至是科技愛好者。這個比例高達30%,一般是年輕人或者互聯網IT類相關從業者,這類羣體在特斯拉品牌體現最顯著,其次是華為和小鵬等。他們選擇智駕更多是爲了體驗最新科技變化。

  2)每天通勤距離較長或者經常遠途出行者。這個比例也在20%-30%。這類用户在各個品牌分佈廣泛。他們對智駕核心訴求是【高速或城快緩解駕駛疲勞】,甚至是希望開車能兼顧下公務(處理手機相關事務),部分也希望能【提高駕駛安全性】。這類羣體在華為系體現最顯著。

  3)新手司機類車主。這個比例在22%。這類用户以【年輕車主為主,尤其是女司機】,也包含部分【駕齡很長但停車技術信心不足】。這類羣體在小鵬品牌體現最顯著

  4)還有一類:因工作相關而關注智駕,一般是金融類或汽車類從業者。這類樣本量本次訪談我們儘量人為沒有選擇,只有5%比例。

報告核心結論(2)

  基於本次受訪75名車主歸納總結7大品牌用户畫像:

  特斯拉(購買FSD軟件包)用户畫像:一羣科技愛好者且非常有主見。他們對智駕的態度:1)基本都是因為科技愛好者去關注特斯拉智駕,且都認為特斯拉智駕是最好的,除了交規問題(車主認為是暫時性),其他都讓人放心、安心、省心。2)堅定認為純視覺方案會好於激光雷達方案。

  華為系(問界/智界ADS3.0)用户畫像:先看智駕再看其他屬性。其經濟實力不錯且遠途出行較多或通勤距離較遠,特別期待智駕緩解駕駛疲勞。因此他們買車先看智駕且相信華為智駕是最優秀的,相信激光雷達方案更優,最終產品大部分都是在鴻蒙智行內部比較選擇。

小鵬汽車用户畫像:兩類不一樣的人羣。第一類是MONA車主:先看顏值再看智駕。對智駕的態度:1)大部分MONA用户是新手司機,女生需要智駕幫忙泊車,男生需要智駕幫忙鍛鍊駕駛水平。2)智駕的功能可以逐步解鎖,但肯定不能沒有。第二類小鵬G/P/X系列車主:先看性價比再看智駕。對智駕的態度:是一批對新興事物保持好奇心的用户但又保持務實的態度。希望智駕能夠緩解疲勞,願意去嘗試新功能體驗。

理想汽車用户畫像:先看空間舒適性再看智駕。對智駕的態度:1)首要關注還是家人的用車需求,在滿足舒適性基礎上再兼顧駕駛員的智駕需求;2)很多用户對理想智駕第一印象是「車機特別好用」,以及過去一年理想智駕體驗的快速進步確實推動了部分用户積極使用智駕。

  小米SU7用户畫像:先看顏值再看其他屬性。對智駕的態度:1)納入前三購車因素的是少數派;2)可以不用但必須要有;3)現在小米的體驗不是最好的,但相信未來小米大概率能追上來的。

  比亞迪用户畫像:電車龍頭買着放心。是一羣務實注重性價比的用户,秦L更加註重省油,漢/騰勢重視顏值,且總體會認可【比亞迪電車龍頭的品牌】。對智駕的態度:既然有了智駕這功能就還是【有比沒有更好】

報告核心結論(3)

  智能化正處於「黎明前黑暗」階段。2025年初我們團隊提出「All in智能化」,從最近半年跟蹤來看,此觀點受到了挑戰,但我們依然對智能化產業發展充滿信心,任何新事物發展都是在曲折中前進。

  2024Q2-2025Q1是汽車智能化「端到端」上車效果提速階段(快速開城)。2025Q2-Q3預計是汽車智能化階段性「表面放緩」,因智駕事故引起廣泛輿情從而導致監管加嚴OTA審批且加速制定L2國標政策。但實際產業智能化技術進步依然在加速,我們預計2025Q4開始VLA模型上車會引領智駕進入實質性新階段,也即「Scaling Law」在物理世界效果加速顯現,最終帶來車主對【城市NOA】體驗信心的大幅上升(這也恰是我們這次訪談75位車主中不敢用城市NOA核心,即對其能力上限的擔憂)。

  城市NOA級別智駕在國內新能源乘用車月度滲透率我們預計到2025年底突破30%,核心推動力在於:1)25萬元以上中高端市場:華為/理想/小米/小鵬等品牌新車銷量帶動;2)10-25萬元以下中端市場:小鵬/華為/零跑等新車銷量拉動。3)10萬元以下低端市場:目前貢獻有限。

消費者何時會爆發式為智能化買單?智能化=無人車=「不需要自己開的車且責任劃分清晰」。也即我們認為【Robotaxi商業化成功】大概率是智能化產業真正爆發的標誌性事件。Robotaxi是對智駕【技術-成本】都提出了最高要求,Robotaxi一旦能突破,C端無人車需求或一觸即發。

  投資建議:繼續堅定看好汽車智能化主線投資機會!按照無人車框架體系:1)算力-算法-數據能夠形成閉環能力企業。特斯拉/小鵬/華為/理想/地平線/小馬/文遠等。2)未來有望參與Robotaxi運營的網約車平臺:曹操出行/如祺出行/千里科技/滴滴等。3)未來有望無人車代工且部分參與運營車企:北汽/廣汽/上汽等。4)智能化產業鏈硬件企業。域控制器(德賽/華陽/經緯等)/線控底盤/智能車燈/玻璃(星宇/福耀)等。

  風險提示:樣本量有限或引起數據偏差。城市NOA滲透率低於預期。汽車國內需求不足。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