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6 19:10
來源:字母榜
當馬斯克還在美國奧斯汀忙着給特斯拉Robotaxi(無人駕駛出租車)擴大測試區域時,來自中國的Robotaxi已經開始當起重磅大會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了。
7月26日開幕的2025年世界⼈⼯智能⼤會(WAIC)上,百度等一批科技企業獲得了上海智能網聯汽車示範運營牌照,蘿卜快跑還成了本屆WAIC的大會接駁車。
更進一步,在WAIC的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創新成果展上,百度的蘿卜快跑、飛槳深度學習平臺和百度智算集羣三項成果一起入選。
當一眾大模型玩家因在商業變現場景上的缺失,而使得大模型迟迟難以接地氣之際,百度正乘着無人駕駛的東風,將自己的AI從雲端飛入尋常百姓家,真正實現了應用落地。
數字人,則是百度將AI應用落地的另一重心所在。WAIC開幕當天,百度慧播星發佈了新一代數字人技術NOVA。這個曾支撐羅永浩數字人直播間創下5500萬GMV的技術,未來將讓人人都可擁有媲美頭部主播的帶貨能力。
與百度注重AI落地相呼應的現實背景是,AI行業競爭焦點從過去比參數大小和多模態能力,偏向比誰能真正解決用户問題。
映射到實際運行環境中,Manus等更具執行力的AI Agent爆火,進一步放大着外界對AI實用性的強烈願望。
一如Perplexity聯合創始人Aravind Srinivas所説,我們正在目睹一個時代的落幕和另一個時代的開啟,「在‘生成式預訓練’這個概念中,‘預訓練’的部分確實正逐漸走向終結,但這並不意味着AI的發展已經停滯。一個名為‘推理’的新範式正在興起。」
在推理新階段,核心目標不再是讓模型吸收無差別的海量知識,而是通過精細化的塑造,使其在特定的、複雜的任務上表現出色。
無論是無人駕駛,還是數字人,抑或AI編程,一眾AI產品都在向着越來越有用的方向進化。
但魚龍混雜之下,被大模型無限降低開發門檻的AI時代,又透露出另一層真實寫照:雖然各大廠商都能做點什麼,但如果沒有實現落地,那麼這些東西的真正價值便難以被評估驗證。
Fiverr CEO Micha Kaufman更是預言,99%的AI創業項目會在一兩年內被淘汰。這無疑也給AI落地敲響了新的警鍾——產品不僅要有用,還得能做到超級有用才行。
憑藉蘿卜快跑的新進展,以及新一代數字人技術Nova的發佈,在一眾AI大廠中,早早喊出卷模型意義不大的百度,在如何打造AI超級有用的路上,率先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入選「國家隊」,得到國家層面對百度無人駕駛技術的認可之外,蘿卜快跑的實力在海外同樣不遑多讓。
近期,蘿卜快跑宣佈與全球最大的移動出行服務平臺Uber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計劃將數千台蘿卜快跑無人駕駛出租車拓展至美國和中國大陸以外的全球多個市場。
在蘿卜快跑、Waymo、特斯拉構築起來的全球無人駕駛「三大家」競爭格局之下,聯手Uber的蘿卜快跑,已經成為事實上全球擴張最快的一家。
繼2024年11月獲得中國香港首批自動駕駛車輛先導牌照並開啟道路測試后,6月份以來,蘿卜快跑在香港測試範圍進一步擴大。6月18日,香港特別行政區運輸署發佈消息,蘿卜快跑已獲批在香港東涌的指定路段和時段開展測試。
3月份以來,蘿卜快跑在中東地區連下兩城,先后與迪拜和阿布扎比達成相關合作,實現規模化落地。也有外媒爆料稱,近期蘿卜快跑還在探索進入瑞士和土耳其,並計劃在瑞士設立實體公司,作為其無人駕駛業務出海歐洲的重要前哨。
據公開消息透露,目前,蘿卜快跑已為全球用户提供了超過1100萬次出行服務,累計安全行駛里程已超過1.7億公里。
進入更多全球新市場和落地數據的的背后,不只是實現了海外擴展,更是蘿卜快跑安全性、技術能力、落地經驗獲得國際認可的重要標誌。設立海外實體公司也意味着蘿卜快跑正從「產品出海」邁向「能力出海」與「模式出海」。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藉助上述「開城拔寨」的市場擴張,蘿卜快跑已成為百度打造AI「超級有用」策略的最佳落地場景之一。
另一被百度寄予厚望的AI應用落地的重心,被放在了即將上線的新⼀代數字⼈技術NOVA上。
2023年,百度慧播星對外發布業界⾸個AI全棧式數字⼈直播解決⽅案。今年6月,在該技術助力下,羅永浩數字人在百度電商完成首場直播,吸引超1300萬人次觀看,GMV突破5500萬元。
如今,以羅永浩數字人為藍本,百度慧播星發佈的新一代數字人技術NOVA,實現了三大核心突破:模型底座上,依託文心大模型4.5 Turbo的大師級劇本模式,能生成優質腳本並驅動多模態協同,讓數字人在直播間實現形神音容的高度匹配;直播內容上,搭載的AI大腦可實時接收直播數據並自主決策,調度多智能體完成問答互動,並結合熱點輸出風格化內容;數字人還原度上,僅需10分鍾真人樣本,就能完成聲情動作復刻,實現聲音、動作與氛圍的精準匹配等。
據字母榜(ID:wujicaijing)瞭解,目前,新一代數字人技術NOVA已進入邀測階段,提前應用於教育、健康等十余個行業的達人與商家,預計將於10月向全行業開放。屆時,普通用户也將有望獲得媲美頭部主播的專業帶貨能力。
向實用性再進一步的NOVA,不僅標誌着超頭主播能力復刻進入規模化量產時代,也成為百度多模態大模型能力持續進化並對外展現的一大有利窗口。
在百度推進AI技術走向實用化之際,全球AI領域正迎來新的變化。
進入2025年以來,隨着國內大模型初創企業融資放緩,外界越來越關注AI的實際落地效果,而不再只是盲目追求技術炫技。
多重因素疊加之下,國內被譽為「AI六小龍」的明星AI創企,相繼開啟了新一輪的人員變動和組織架構調整。
與大模型創企遇冷不同的是,大眾對AI實用性的興趣轉變,直接帶火了如Manus等具備實際任務執行能力的AI Agent賽道。
作為其中最具商業化潛質的編程領域,其明星初創企業估值更是一路水漲船高。
AI編程明星之一的Cursor,截至7月初,其母公司Anysphere最新估值已經逼近200億美元。就在6月初,該公司纔剛剛完成由Thrive Capital領投的9億美元融資,投后估值為90億美元。
另一明星AI編程初創公司Windsurf,更是在近期剛剛被谷歌以約24億美元的價格,拿下了其部分人才團隊以及核心技術許可權。
在這場越來越重視AI應用的變化到來前,百度便早早看到了應用爆發趨勢的到來。
百度的AI戰略都是「⾯向應⽤發展」。百度創始人李彥宏更是多次強調應⽤纔是⼤模型真正價值所在。
爲了讓更多開發者加入AI應用中來,李彥宏不僅手把手教用户寫Prompt、做AI原生應用,還在兩年前啟動了「文心杯」創業大賽,成為國內第一個聚焦應用層的創業大賽。
藉助創業大賽推動AI應用生態繁榮之外,百度自身更是成為李彥宏重構AI原生應用的第一步。
2023年的中關村論壇上,李彥宏首度對外明確:「百度要做第一個把全部產品重做一遍的公司,不是整合,不是接入,是重做,重構!」
除了蘿卜快跑和慧播星數字人之外,被百度重構的一系列內部應用,還有百度文庫、百度網盤、秒噠、文心快碼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被AI重構后的各個產品,還開始建構起新的協調機制。微軟CEO納德拉就曾在一次討論會中表示:「最終希望用AI打破應用之間的界限。」
如今,通過一系列新的AI應用,李彥宏也正在帶領百度打破每款應用原有的工作流程,幫助公司業務走向更加緊密的一體化。這方面,百度文庫和百度網盤率先做出了嘗試。去年11月,兩大產品進行了全面融合。
想要打造一款真正有用且實用的AI產品,技術只是必備條件之一,背后的一系列考驗,還包括更順暢的產品體驗和更細緻的服務運營等等。
上述條件的達成,首先便都離不開充足的算力支持。無論是爆火的Manus,還是其他新晉Agent,在有限算力束縛下,它們要麼在服務運營上採取內測邀請制,要麼在產品體驗上需要用户等待足夠長的生成時間。
作為國內最早投⼊AI研發的企業之⼀,滿足上述條件恰恰是百度的優勢所在。從算力、框架、模型到應用四層佈局的百度,一手構築起了國內AI廠商中唯一的AI全棧能力。
在被視為AI行業「彈藥」的算力方面,今年4月,百度成功點亮了崑崙芯三代三萬卡集羣,成為國內首個全自研三萬卡集羣。
字母榜獲悉,使用崑崙芯三代P800構建而成的三萬卡集羣,可同時承載多個千億參數⼤模型的全量訓練,⽀持1000個客户同時做百億參數的⼤模型精調。該集羣依託百舸平臺,兼容多芯片、適配主流大模型框架,單卡吞吐性能相比國內主流芯片方案可以高出90%,大規模、高併發模型推理速度可以提高超40%。
在英偉達芯片動輒被禁售,乃至中國市場只能買到性能閹割版的現實挑戰之下,百度全自研三萬卡集羣的點亮,直接起到了保障算力供給,增強國產自主可控的效果。
一批對算力自主可控有需求的客户,正紛紛成為百度的合作對象。
更重要的是,藉助自研芯片和萬卡集羣,百度還可以有效降低算力成本並提升資源整體利用率。這在Agent調用成本居高不下的當下,無疑給百度平添了更大的競爭優勢。
框架層,入選中國人工智能創新成果展的百度飛槳深度學習平臺,則是國內首個自主研發的深度學習平臺。截至2025年4月,飛槳文心開發者數量已達2185萬,服務了67萬家企業,創建了110萬個模型,服務67萬家企事業單位,助力千行百業智能化升級。
在模型層面,今年以來,百度連續發佈了文心大模型4.5Turbo、X1Turbo等四款大模型,其中文心大模型X1 Turbo在中國信通院大模型推理能力評估中,獲當前最高評級。6月30日,文心大模型4.5系列10款模型正式開源。近期發佈的IDC報告顯示,文心大模型在8大維度調研中獨佔7項滿分,綜合實力最強。
同時,百度還有着十分繁榮的AI應用生態:秒噠、百度文庫、百度網盤、以及文心一言、文心快碼等等。
全棧自研的AI能力所帶來的效果,不僅讓AI層層有⽤,其AI應⽤也更易實現落地。
正如百度創始人李彥宏此前所説,AI時代,百度不是要打造一個超級應用,而是要幫助更多人和企業打造出數百萬「超級有用」的應用。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