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匠心鑄魂·智領未來:青島工匠日見證海爾行業標杆新高度

2025-07-26 15:49

在7月25日下午召開的青島市2025年「7.26工匠日」暨職工創新創造大會上,公佈了2025年青島(大)工匠、青島手造工匠和「五位一體」職工創新創造成果,並對馬偉光、張加鵬等優秀匠人,青島海爾電冰箱有限公司等創新單位進行重點表彰。

這也是青島的第三個青島工匠日。今年的「青島工匠日」以「聚匠心 強品牌」為主題,緊密聚焦服務「10+1」創新型產業體系等重點產業發展,旨在通過弘揚工匠精神,推動產業升級,提升城市品牌影響力。

其中,海爾集團斬獲多項榮譽:青島海爾洗滌電器有限公司工藝技師張加鵬榮膺「青島工匠」稱號;海爾熱水器有限公司模具工程師張建團獲評「青島市職工創新能手」;青島海爾特種電冰櫃有限公司金屬內膽甲班獲評「青島市創新型班組」;青島海爾電冰箱有限公司獲評「青島市全員創新企業」;王寧創新工作室被命名為「青島市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亮眼的成績單背后,是海爾數十年如一日對工匠精神的堅守與創新人才培養機制的持續探索。

匠心築夢,挺起青島製造脊樑

青島聚焦「10 + 1」創新型產業體系等重點產業發展,對技術創新與人才支撐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海爾工匠勇挑重擔,成為產業升級的中堅力量。

「青島工匠」獲得者張加鵬,深耕產線20余年,能在一分鍾內準確找出洗衣機故障原因,兩分鍾內排除故障,被譽為洗衣機的「妙手神醫」。他獨創"AI視覺智能檢漏技術",創新5G+AI 外觀「全方位外觀檢測」,實現洗衣機故障零漏檢,為產品質量保駕護航。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張加鵬帶領團隊完成課題攻關工藝編制76項,線體瓶頸創新改善300余項,創新成果推廣複製32項,創新收益金額1000余萬,有力推動了製造業產業智能化升級。

依託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張加鵬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帶徒700多人,數十名徒弟成長為技師、高級技師,多名徒弟在青島市歷屆技能大賽上斬獲佳績。在海爾,崔惠峰工匠創新工作室、青島大工匠王陽陽創新工作室……類似的創新工作室數不勝數。這些工作室如同一個個創新「小宇宙」,從承接產品技術創新任務到培育技術人才,連點成線、由線鋪面,將工匠精神與創新活力輻射到各個產業、不同生產環節,為島城重點產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海爾力量。

平臺賦能,定義行業高質量標準

海爾工匠羣星璀璨,與其對工匠精神的堅守與創新人才培養機制的持續探索密不可分。

海爾從創業之初就致力於讓每個員工成為創新的主體,實現員工價值最大化。爲了激發員工創造力和歸屬感,海爾在上世紀90年代就開創性地以員工名字命名創新成果,如「啟明焊槍」「曉玲扳手」等,再到如今覆蓋各個產業的創新工作室,海爾始終以機制為沃土,激發員工的創新潛能,為品牌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匠心力量。

「自創業以來,海爾始終堅持‘人的價值最大化’,在‘人單合一’模式下,圍繞產業工人職業發展、全員創新、成果共享、職工關懷四大核心,搭建了完善的工匠人才培育發展體系,激發了全員創新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雲傑表示。

以職業發展體系為例,海爾構建「4+2」技能型產業工人發展路徑,建立涵蓋產業工人本崗位技能、多技能、專業技能發展路線與技能大賽競比路線在內的4大職業發展路線,拓展專業型、管理型2大職業發展通道並在集團內推行首席技師發展制度,組織開展技師競比活動,設置互聯工廠級、產業線級、集團級首席技師及海爾智能工匠。同時,在集團層面,搭建以創客技能大賽為主體的轉型平臺。通過全員技能競比、逐層角逐,選拔出優秀的產業工人。

這套完善的體系和平臺機制,給予了廣大一線創客機會,能不斷地提升技術水平;同時又通過靈活與市場化的機制,實現及時激勵、完善激勵,讓產業工人由傳統的體力操作工升級為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智能工匠。盧躍富、張加鵬、徐傳洲、趙宇等一批匠人從一線員工中脫穎而出,成為技能傳承、技術創新、降本增效、創造價值的工匠帶頭人,也為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海爾力量。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