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5 22:55
■本報記者 林珂
在近期重大項目開工消息的提振下,大基建板塊吸引了大量資金快速流入,相關概念股出現了明顯漲幅。
有分析人士指出,近期重大水電項目的1.2萬億元總投資額,將有效拉動基建領域投資,如基建施工、水泥建材、鋼鐵等相關行業或將迎來進一步發展,建議投資者關注。需要注意的是,由於二級市場的相關板塊短期漲幅明顯,因此投資者可等待回調后擇機佈局。
a.鋼鐵 行業上行有望加速
隨着重大項目開工,鋼鐵行業迎來多重利好。有行業人士指出,眼下鋼鐵行業正在逐步走出底部,如若供給政策落地,行業供給的收縮速度也會更快,行業上行的進展將更快展開。
銀河證券分析師趙良畢表示,從基礎鋼材需求來看,此前三峽工程總投資額為2072億元,總裝機容量為2250萬千瓦,建設期長達17年,消耗鋼材59.3萬噸。近期水電工程總投資是三峽的5.8倍,按規劃裝機容量相當於三峽的3倍估算,僅基礎鋼材需求已達180萬噸。從特鋼需求來看,近期水電工程位於高寒、強震、高水壓的環境中,硅鋼、耐候鋼、不鏽鋼等需求較大。項目需配備超大型水輪發電機組,對特種鋼依賴度極高;輸電設施從藏東南延伸至中東部負荷中心,包含特高壓直流線路,輸電用鋼需求進一步增加。
水電工程動工刺激建築用鋼消費同時,新一輪鋼鐵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將發佈,着力調結構、優供給、淘汰落后產能。中信建投證券分析師王介超指出,近期國新辦在新聞發佈會上透露,工信部將實施新一輪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建材等十大重點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推動重點行業着力調結構、優供給、淘汰落后產能,具體工作方案將在近期陸續發佈。普鋼方面,在資產配置時可以優先考慮高股息、高分紅以及各個下游領域中的龍頭企業。建議關注華菱鋼鐵、寶鋼股份等。特鋼新材料方面,我國中高端特鋼還處於成長期,應用的新能源、造船、航空航天等行業處在蓬勃發展期,應當享有一定的估值溢價。2025年繼續關注南鋼股份、久立特材、中信特鋼、天工國際、武進不鏽等。
潛力股精選
華菱鋼鐵(000932)
業績同比顯著改善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歸母淨利5.62億元,同比增長43.55%;實現扣非歸母淨利 4.51 億元,同比增長39.76%,公司歸母淨利同環比均顯著增長。公司部分高爐檢修后運行情況良好,經濟技術指標有所改善,公司毛利率與淨利率環比回升,受益於行業供給端調控預期升溫,疊加消費驅動的需求改善趨勢,后續行業盈利及公司銷售毛利有望持續好轉。國盛證券指出,公司專注於中高端板材製造,產品結構持續優化,隨着行業后續需求改善及減量重組逐步實施,其盈利有望顯著改善,參考公司近三年來估值變動情況,公司估值有明顯修復空間。
寶鋼股份(600019)
業績環比改善
公司業績有望改善,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14.8億元,同比下降58.82%,環比增長10.63%。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24.34億元,同比增長26.37%,環比增長64.49%。申萬宏源證券指出,2024年公司實現鋼材銷量5159萬噸,同比下降0.6%;噸鋼售價約4872元/噸,同比下降7.02%;噸鋼成本約4709元/噸,同比下降6.46%;噸鋼毛利約163元/噸,同比下降20.71%。2024年在鋼鐵行業景氣有所回落的情況下,行業盈利水平普遍承壓,但公司噸毛利仍表現出一定韌性。
南鋼股份(600282)
受益供需結構改善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歸母淨利5.78億元,同比增長4.42%,環比增長14.04%。第一季度鋼價走弱,行業鋼企盈利比例位於50%左右,公司歸母淨利同環比均穩健增長,展現出公司出色的盈利能力。受益於公司優化產品結構、鍛造敏捷經營體系等措施,淨利率環比改善。國盛證券指出,加入中信集團后,公司體制由混合所有制變為央企控股,可充分依託股東資源平臺優勢,在主業協同、新產業鏈通、財務資源共享等方面,促進雙方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協同互助。整體來看,公司專注於中高端專用板材及特鋼長材製造,受益於產品結構改善以及股東賦能,其盈利能力呈現出顯著韌性特徵,后續有望顯著受益於行業供需結構改善。
久立特材(002318)
加碼高附加值賽道
公司聚焦前沿技術,維持高研發投入,努力將研究成果轉化為產品原型,並在中試基地進行實際生產環境下的測試與優化,為產業化提供數據支持和技術保障,縮短新技術產業化周期,提升技術轉化效率,推動技術快速落地。2024年公司重要研發成果包括,獲得有效授權專利14項、專有技術60項,完成特種不鏽鋼及鎳基合金焊材開發、大口徑厚壁雙金屬複合管道預製件研製等。光大證券指出,公司未來將加速推進智能製造與數字化轉型,重點佈局高端材料及智能產線,聚焦核電、航空航天等高端製造領域,強化產業鏈協同。優先投向高附加值賽道,匹配「進口替代+國際化」戰略,加速實現高端材料自主可控及海外市場開拓。
b.水泥 供需格局持續優化
水泥需求向好,重大水電項目帶來的增量需求可觀。同時,水泥行業「反內卷」訴求在增強,行業供需格局有望加速優化。
有業內機構測算,參考三峽大壩1600多萬立方米的混凝土澆築量,預計近期重大水電工程項目的混凝土總用量超4000萬立方米,對應水泥總用量約1600萬噸,每年水泥需求超100萬噸。隨着近期水電工程項目的持續推進,尤其是進入水庫大壩等工程主體施工階段,水泥需求將顯著增長。
在「反內卷」方面,國內「反內卷」或推動價格止跌回升,關注超產治理進展。平安證券分析師鄭南宏指出,水泥「反內卷」體現在行業加大錯峰限產,有助於下半年旺季價格止跌回升;以及水泥超產治理,截至2025年4月全國水泥行業共有57條生產線補齊產能,共補充水泥熟料產能約1945萬噸,退出產能合計約3165萬噸,兩者相抵實際退出1220萬噸。總體看,上半年產能出清速度偏慢,下半年預計將會提速,期待政策端對於超產治理的進一步明確規範。
由於水泥的「短腿」屬性,陸上運輸半徑通常不超過300公里,近期水電工程項目將利好西南區域市場佈局較完善的水泥企業。銀河證券分析師賈亞萌指出,西藏天路作為本地水泥國企,有望憑藉地理優勢及當地產能佈局優勢,主導該工程水泥的供應。此外,西藏本地整體水泥產能有限,工程高峰期可能需要從川渝地區調運水泥,在西南區域佈局較完善的華新水泥、海螺水泥有望受益。
潛力股精選
西藏天路(600326)
需求彈性值得期待
公司從事多領域建築建材業務,其中水泥業務貢獻最大。公司目前擁有熟料產能434萬噸,佔藏區產能比重達34%,系區域水泥龍頭。公司自2019年至2022年產能利用率逐漸降低,固定成本、費用攤薄較多導致盈利下滑嚴重,2023年西藏水泥產量同比增長51%,隨着區域重大水電站等重點項目的逐步推進,水泥需求有望進入上升通道,公司產能利用率有望重回高位,水泥噸成本、費用存在較大下降空間,有望帶動公司盈利邁入新階段。天風證券指出,藏區地勢高峻且交通不便,形成天然護城河,令外來熟料難以進入。在國家環保能效要求下,未來供給格局或將繼續優化,頭部企業市佔率有望進一步提升。
華新水泥(600801)
業績超預期
公司預計2025年半年度實現歸母淨利潤10.96億元—11.32億元,同比增加50%—55%;實現扣非淨利潤10.61億元—10.95億元,同比增加56%—61%。按照業績預告中值測算,公司第二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8.8億元,同比增長59%;實現扣非淨利潤8.42億元,同比增長59%,業績表現超預期。中郵證券指出,海外市場盈利水平顯著好於國內,公司已在12個國家俱備產能佈局,並已成為中亞水泥市場的領軍者。截至2024年底,公司海外累計運營及在建產能突破2500萬噸,並進一步鞏固了在非洲的發展佈局。此外,「反內卷」推動行業自律,盈利有望築底回升。
海螺水泥(600585)
規模優勢明顯
公司2025年計劃全年水泥和熟料淨銷量2.68億噸,噸成本及噸費用均保持相對穩定。從供給端來看,今年多地水泥企業開始增加錯峰停產時間,有望推動水泥價格持續反彈,公司盈利或存邊際好轉機會。2025年公司計劃資本性支出119.8億元,同比2024年實際支出減少23%,預計2025年新增骨料、商混產能分別為1960萬噸、2780萬立方米。天風證券指出,截至 2024 年末公司具備熟料產能2.74億噸,水泥產能4.03億噸,骨料產能1.63億噸,商品混凝土產能5190萬立方米,光儲發電裝機容量645MW,規模優勢明顯。
塔牌集團(002233)
盈利保持行業上游
公司深耕水泥行業50多年,在粵東區域市場積聚了深厚的市場品牌認知,品牌影響力較高,公司水泥產品在粵東市場的佔有率較高,現有廣東梅州、惠州、福建龍巖三大生產基地。考慮公司在粵東水泥市場的佔有率較高,水泥價格相對穩定,且龍門基地銷售半徑輻射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的水泥需求相對穩定且可持續,預計未來公司盈利能力保持行業上游水平。東北證券指出,公司2024年8月公佈《未來三年股東回報規劃(2024—2026)》,指引原則上2024年—2026年每年分紅不低於0.45元/股,以現股本計算年分紅不低於5.37億元。公司2024年擬每股分紅0.45元,共計5.37億元。
c.基建 估值有望修復
基建股一方面由於受益需求提振獲得直接利好,另一方面,低配置、低估值、化債、「反內卷」等此前市場階段性忽視因素重回視野,實現利好共振,基建股迎來估值修復。華泰證券指出,上半年政策聚焦化債,特殊再融資專項債發行1.8萬億元,進度約90%。新增專項債發行2.16萬億元,進度僅49%,需求端雖有所改善,但尚未顯著發力。預計第二季度建築行業收入、利潤增速環比第一季度情況有所改善,但仍可能呈現同比下滑態勢。第三季度專項債發行有望提速,並提振項目需求。7月2日,據國家發展改革委消息,2025年8000億元「兩重」項目清單已全部下達,第三批資金規模超3000億元。隨着政策逐步落地,疊加基數走低,未來在「兩重」項目牽引下,下半年投資增長將保持穩中有升,建築板塊業績有望迎來逐季上行改善。
可以看到,自2024年下半年以來,證監會、國資委等紛紛出臺政策,積極引導上市公司開展破淨修復行動,2025年以來建築央國企均公告估值提升計劃,提及將通過優化分紅政策、穩健提升股東回報等措施推動估值提升。有分析表示,隨着化債推進、行業格局優化,龍頭基本面穩中向好,中長期分紅比率提升可期,紅利價值有望日益凸顯。
近期重大水電項目的1.2萬億元總投資將有效拉動基建投資,估值修復有望進行。開源證券分析師齊東建議關注國內水電建設龍頭企業,擁有全球領先的高原水電、特高壓配套領域技術,提供全周期輸電線路建設和水電站運維繫統的中國電建、中國能建;國內交通基建龍頭,在大規模基建、高原施工、複雜地質、生態保護等領域優勢較大的中國交建、隧道股份等。
潛力股精選
中國電建(601669)
公司訂單有望增厚
公司是水利水電龍頭企業,水利電力建設一體化能力和業績位居全球第一,截至2024年末,公司承擔了我國65%以上大中型水電站的建設施工任務,佔有全球50%以上的大中型水利水電建設市場,承擔了我國80%以上的河流規劃及大中型水電站勘測設計任務。光大證券指出,以65%的市佔率考量,則公司每年有望獲取近期區域重大水電工程約218億元—291億元的工程量。2025年1月—5月,公司新籤水電項目488個,新籤合同額達653.87億元,同比增長60.66%,重大水電工程開工及合同的逐步釋放,預計將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有效增厚公司訂單,助力公司穩健經營。
中國能建(601868)
業績逆勢穩健增長
公司以能建集團電規總院為依託,在我國能源整體規劃中佔據核心地位,是新老能源一體化綜合服務龍頭,在火電、特高壓、核電(常規島)等領域市佔率第一,水電、儲能、新能源等領域競爭優勢領先。自2024年至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業績逆勢穩健增長,在建築央企中表現突出,彰顯龍頭韌性。國盛證券指出,近期公告定增獲批,有效期12個月,考慮到目前股價仍破淨,為順利推進定增,后續公司市值管理動力有望進一步增強。公司2024年首次實施中期分紅,全年分紅率為19.2%,后續有望保持提升趨勢。大股東自2024年9月以來多次增持,彰顯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
中國交建(601800)
業務轉型效果明顯
公司積極出海,境外新籤合同持續增長。公司加大工程項目新業務領域轉型升級,能源及水利工程持續快速增長。2024年、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新籤合同額分別為18812億元、553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3%、9%,2024年境內、境外新籤合同同比分別增長6.1%、12.5%;2025年第一季度境內、境外新籤合同同比分別增長7.2%、17.1%。光大證券指出,受地方政府財政偏緊等因素影響,公司第一季度經營仍有所承壓。公司新籤合同保持穩健增長,工程業務轉型效果明顯。公司發佈現金分紅規劃(2025—2027年度),2024年公司擬分紅49.11億元,分紅比例為21%。
中國建築(601668)
基建訂單高速增長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累計新籤合同12702億元,同比增長6.9%,其中,建築業務新籤合同12037億元,同比增長8.4%。基建業務中能源工程、市政工程、水務及環保、水利水運分別新籤合同1848億元、821億元、479億元、9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6.6%、44.4%、31.2%、29.3%。境內/境外分別新籤合同11415億元、623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9%、178.5%。光大證券指出,公司抓住新一輪地方政府化債契機,加強收款,加大資產盤活力度,現金流同比有所改善。公司於2024年10月15日公告中建集團自公告日起12個月內增持6億元—12億元,中建集團將繼續增持並加快實施進度,持續的增持彰顯集團對公司的發展信心。
來源:《金融投資報》 http://jrtz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