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從 「百億功臣」 到或將離場:翟相棟轉身背后,招商基金的人才困局藏不住了

2025-07-26 09:47

專題:招商基金百億新秀翟相棟將離任,下一程或是私募

 來源:聞基期舞

近日,隨着一紙公告的發出,引發了市場對於招商基金明星基金經理離職的猜測。回顧過往,在翟相棟任職期間,招商優勢企業混合從不足4000萬元的 「迷你基」發展成了規模超百億的明星基金,他的離開,對招商基金來説無疑是一大損失,也令不少投資者對基金的未來走向充滿擔憂。此外,從馬龍、賈成東、蘇燕青等人的離職,到王景、硃紅裕先后上任副總經理,招商基金似乎正在面臨一場人事變革,背后也反映出招商基金的發展面臨一定的危機,后續無疑值得關注。

新秀翟相棟或將離職

下一站或奔私

  7月22日,據招商基金發布的公告顯示,翟相棟在管唯一產品招商優勢企業混合增聘陸文凱為共管基金經理。按照增聘基金經理往往是安排接任的常規操作,此舉也引發了市場上對於翟相棟即將離職的猜測,有媒體稱,翟相棟下一站或是私募。

回顧履歷,翟相棟於2020年6月正式加入招商基金任固定收益投資部研究員;2021年8月,翟相棟上任招商康如混合型養老金產品投資經理;2022年4月,翟相棟正式上任招商優勢企業混合,開啟基金經理生涯。

上任之初,翟相棟無愧於招商基金信任。在其管理下,招商優勢企業混合A在2023、2024兩年市場震盪時取得了優異成績。截至目前,翟相棟在該基金A類的任職回報為124.02%;加上2023年1月設立的C份額,目前合計規模達81.32億元,巔峰時更是曾達100.17億元。

不過可惜的是,這位在震盪市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基金經理,卻在今年二季度市場回暖下馬失前蹄,踏空市場,僅實現-3.63%的收益,同類排名4226|4794。對此,在季報中翟相棟解釋,原因有二,一是沒有參與二季度市場賺錢效應較好的高股息、創新葯、軍工和小微盤板塊,二是佈局的互聯網頭部公司和計算機、AI 醫療等方向,均沒有跑贏指數。

截至二季度末,招商優勢企業混合A的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金蝶國際、騰訊控股、第四範式、金山雲、阿里巴巴-W、美圖公司、兆易創新、快手-W、地平線機器和美團-W。

二季度業績的不佳也導致該基金規模上出現了大幅的波動,招商優勢企業混合二季度末的規模較比一季度末下降了20.14億元,環比下滑19.85%。如此大幅度的下滑,除開對翟相棟業績不穩定的質疑,也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市場對於機構「搶跑」的懷疑,當然,也僅僅是一種猜測,真相還要等看到半年報中的持有人結構才能真正揭曉。

繼任后規模暴漲

陸文凱「實力不足」引質疑

隨着翟相棟離職傳聞的發酵,繼任者也備受關注。從目前的變更公告來看,招商優勢企業混合已經很明確的由陸文凱接棒。履歷上,陸文凱有着近7年的基金管理經驗,於2022年3月加入招商基金,現任投資管理四部專業副總監。

從過往持倉來看,陸文凱和翟相棟較為相象,均覆蓋了TMT、國防軍工等行業,不過陸文凱的持倉更為均衡,除上述行業外,持倉中還對於資源、消費股有着較高的關注度,而翟相棟則主要集中於TMT行業。從投資風格來看,陸文凱以均值迴歸思維為核心邏輯,翟相棟主要秉持「獲得較高投資收益」的高賠率配置策略,陸文凱相對更加穩健

但即便如此,陸文凱能否真正接任還是引發了一些投資者的質疑。一則在接任招商優勢企業混合后,陸文凱在管規模暴漲近兩倍至124.41億元,是其生涯至今所達到的規模頂峰,短期暴漲的規模往往會帶來原有投資策略失效、管理精度下降等問題的產生;二則陸文凱的過往業績比起翟相棟來看並不顯優秀,雖旗下不乏任職回報達34.32%的招商產業精選A,但也有着招商產業升級1年持有A這樣任職回報虧損的產品,尤其是與翟相棟100%的任職回報更是相形見絀。

  事實上,目前相關平臺已經有了對陸文凱的質疑。在天天基金網的股吧中,有投資者表示,這個新經理之前管理的基金重倉房地產綠城,海底撈等垃圾股。現在會不會把這個基金調倉換股至他熟悉的垃圾股里面?還有投資者表示,看來要換經理,不敢再買了。

可以説,雖當前公募行業正在致力於「去明星化」,轉向團隊化運作,基金公司通過投研體系建設弱化個人影響,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招商優勢企業混合中投資者中多數都是在翟相棟的加持下,而並非因招商基金這個平臺才選擇了該基金,一旦離職,這80多億的規模,陸文凱能憑藉個人魅力留住多少,仍有待觀察。

投研人才「去管理化」漸成主流

招商基金反其道而行之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至今,招商基金正在面臨頻繁的人事變動,既有離職的明星基金經理,也有不停上任的高管,背后或反映出招商基金在人才管理方面的困境,即無法有效的留住人才。

具體來看,2024年6月,賈成東率先打響了離職的第一槍,並於今年5月加盟申萬菱信基金任副總經理;隨后在今年上半年,招商基金又相繼迎來了馬龍、蘇燕青、王巖等知名基金經理先后與4月清倉式卸任,目前可以確認的是,馬龍已經加盟天弘基金。

上述基金經理在離任前均為招商基金在固收、權益板塊的核心人物之一,而這些基金經理的離任,對招商基金無疑造成了不小的影響。首先,從產品業績來看,新上任的基金經理在投資風格和策略上與原基金經理存在差異,可能導致基金業績出現波動。其次,從投資者信心角度來看,明星基金經理的離開,往往會引發投資者的擔憂,導致大量資金贖回不僅會影響基金的規模穩定性,還可能對招商基金的整體品牌形象造成損害。

而在上述基金經理卸任的同時,招商基金也做出了有趣的舉動。新任總經理鍾文岳於5月上任后,先后任命了王景、硃紅裕、陳方元3任為副總經理,並於6月19日任命於立勇為公司首席(副總級)。上述四人中,王景、硃紅裕仍為基金經理,於立勇則在升值前夕卸任了在管產品。

招商基金的這種行為,與當前行業內主流的投研人才「去管理化」大相徑庭,明顯是爲了留住人才而迫不得已。但從此次翟相棟的變動來看,看來是未起到太大的作用。也反映出招商基金在人才管理方面的困境,看來需要深刻反思自身的人才管理機制。畢竟,在競爭激烈的公募基金市場,人才是核心競爭力。只有擁有一支穩定且優秀的投研團隊,才能在市場中立足,為投資者創造持續穩定的收益。

除此之外,目前的招商基金還面臨着淨利下滑、行業排名下降、ETF發展掉隊等多重問題,在此就不一一分析,且看新任總經理鍾文岳如何改善,讓我們拭目以待。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