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5 19:01
1.醫療服務:專科服務領域逆勢增長,康復養老新藍海
醫療服務核心觀點:專科服務領域逆勢增長,康復養老新藍海
2024年, DRG/DIP支付 2.0全面落地,倒逼醫院降本增效,公立醫院收入承壓,民營醫院分化明顯(龍頭企業受益於合規化運營,中小機構 面臨淘汰);宏觀經濟環境整體延續疲軟,疊加人工耳蝸等高值耗材納入集採,板塊內部標的整體承壓,利潤端分化明顯。
進入2025年,老年醫學科的大範圍普及、AI賦能與數字化升級等利好帶動下,我們建議關注具備優秀的經營管理能力與可複製的商業模式的 專科醫院。DRGs控費的環境下醫療服務(醫院)有望持續出清,擁有更強的經營管理能力的醫院有望持續受益,持續提高滲透率及份額, 並有望提升盈利能力。
醫療服務:2024&25Q1業績回顧
我們選取愛爾眼科、華廈眼科、通策醫療、現代牙科、盈康生命、國際醫學、新里程、美年健康、固生堂等21支A+H標的作為醫療服務標的 池進行業績統計與覆盤。整體看,2024年DRG/DIP支付 2.0落地、人工耳蝸等高值耗材納入集採、老年醫學科普及、AI賦能與數字化升級, 不論是外部政策端還是內部AI賦能,都反向推動院端改革深化以及醫療資源下沉;從市場表現來看,中醫、腫瘤、康復等專科服務領域實現 逆勢增長,對醫院的精細化管理要求提升,未來慢病-康復-養老、出海國際化、AI診療模式革新或將成為新的趨勢。
疫后放量帶來23年行業的高基數,進入2024年各標的由於基數、宏觀環境等因素影響業績有所承壓,利潤端下滑明顯:
2024年醫療服務標的池實現營業總收入總和1116.89億元人民幣,平均同比2023年增速3.06%; 2024年標的池實現歸母淨利潤總和73.74億 元人民幣,平均同比2023年增速-40.72%。2024年服務板塊收入與上年基本持平,利潤端承壓明顯,主要是各項政策及集採等因素影響 較大;與此同時AI賦能與精細化管理也將為公司帶來生機,這是機遇與挑戰並存的一年。從盈利能力看,2024年醫療服務標的池實現平 均毛利率34.51%,實現平均淨利率4.41%,鑑於上年度疫情后的高基數,2024年板塊盈利能力略有下滑。
2025Q1醫療服務標的池實現營業總收入總和174.30億元人民幣,平均同比2024Q1增速-1.70%,2025Q1標的池實現歸母淨利潤總和10.95億 元人民幣,平均同比2024Q1增速-13.52%,整體看有所承壓,主要系板塊宏觀環境較差,消費整體疲弱,導致業績增長略顯乏力。利潤 端承壓較為明顯且分化明顯,主要系不同細分賽道內標的基數差異較大。
醫療服務:固生堂—業績一枝獨秀,版圖持續擴張
24年業績增速亮眼,版圖持續擴張。2024年公司業績增速亮眼,其中醫療健康解決方案2024年實現營收29.88億元(+30.6%),佔總收入98.9% ;醫療健康產品銷售實現營收3472萬元。24年全年公司新增分院21家(其中自建4家、併購17家),新入駐新加坡、長沙等國內外5座城市, 體內總機構數增至79家。隨着醫聯體合作持續推進,醫生人數穩步增加,有望延續快速增長。2024年全年公司新增客户88.9萬人,總就診人次 541.1萬人次(+25.9%);客户回頭率67.1%(+1.9pct),次均消費559元(同比+3.3%)。2024年會員消費人數46.0萬人(+26.1%),會員回頭 率85.4%,高景氣度延續。
醫療服務:美年健康—客單價持續提升,AI助力構建新業態
客單價持續提升,業務穩健發展。公司是民營體檢領域領先集團,2024年公司體檢客單價672元,同比+8.25%。截至年報,公司分院總數576 家,其中控股體檢分院312家,參股體檢分院264家,參轉控持續推進。從體檢人次看,2024年公司共計接待2,525 萬人次,其中控股體檢分院 接待1,538萬人次。團體客户 和個人客户佔收入比分別為75.9%和 24.1%。
AI賦能業務,打開長期成長空間。24年公司結合AI技術手段取得的營收為2.16億元,主要包括心肺聯篩、眼底AI、腦睿佳等產品帶來的收入 。公司堅持數字化戰略,引進AI質控技術,引入AI數智健管師「健康小美」,集成了體檢全流程的數字化、智能化管理功能,目前上線的核 心功能包括精準預約、分時預約、智能導診、檢中智能質控、智能主檢、報告質控以及檢后隨訪健康管理等,持續通過AI技術提升主業競爭 力。在產品創新領域,公司新增 AI智能血糖管理、AI智能肝健康管理、中醫智能體檢、女性健康管理等重點創新產品,持續以創新業務為抓 手,堅持「all in AI」戰略,構建AI+體檢的新業態。
2.生物製品:行業景氣度持續提升,2025年業績可期
生物製品--疫苗核心觀點:需求分化,加速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