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5 14:27
雷遞網 雷建平 7月25日
英特爾(Intel,股票代碼:「INTC」)今日發佈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並公佈多項管理層任命。
英特爾任命Greg Ernst 為首席營收官,任命 Srinivasan Iyengar、Jean-Didier Allegrucci 和 Shailendra Desai 擔任關鍵工程領導職務。
財報顯示,英特爾2025年第二季營收129億美元,上年同期為128億美元。
英特爾2025年第二季度客户端計算組(CCG)收入7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降3%;Data Center and AI (DCAI)收入3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4%。
英特爾2025年第二季度來自Intel Foundry收入為44億美元,All Other收入為1.1億美元,Intersegment Eliminations為44億美元。
英特爾2025年第二季度研發及市場管理開支為4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56億美元下降13%;
英特爾2025年第二季度歸屬於公司的虧損為2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虧損16億美元擴大81%;扣非后歸屬於英特爾公司的虧損為4億美元,上年同期為淨利1億美元。
英特爾預計2025年第三季度營收為126億美元到136億美元。
出售Mobileye股權 套現超9億美元
為履行英特爾強化資產負債表和貨幣化非核心資產的承諾,英特爾於2025年7月通過二次發行出售5750萬股Mobileye的A類淨股,為資產負債表增添了約9.22億美元的收益。
英特爾仍是Mobileye的大股東,並繼續對其長期增長機會充滿信心。
專注「核心產品組合」和AI
英特爾在2025年第二季度發佈三款全新英特爾? 至強? 6 系列中央處理器 (CPU),提供可定製的CPU核心頻率,以提升圖形處理器 (GPU) 在高要求 AI 工作負載下的性能。其中一款英特爾? 至強? 6776P 處理器目前作為 NVIDIA DGX B300 的主 CPU,后者是英特爾最新一代AI加速系統。
首款Panther Lake處理器 SKU 預計將於今年晚些時候開始發貨,更多 SKU將於2026 年上半年上市。
英特爾18A 處理器在亞利桑那州開始生產晶圓,標誌着其邁向重要里程碑。
英特爾曾助力硅谷崛起,但已大幅落后於英偉達和AMD等競爭對手。2024年12月,英特爾解僱了前首席執行官帕特·基辛格 (Pat Gelsinger) ,2025年3月任命陳立武為CEO,當天英特爾股價大漲,市值重回千億美元。
不過,英特爾此番財報並不理想,截至今日收盤,英特爾股價為22.63美元,較前一日下跌3.66%;以收盤價計算,公司市值為987億美元。盤后,英特爾股價繼續大跌超過4%。
同期,英偉達股價高達173.74美元,市值高達4.23萬億美元;AMD股價為162.12美元,市值為2628.62億美元。
英特爾首席執行官陳立武表示,英特爾計劃通過裁員和自然減員,在今年年底擁有7.5萬名「核心」員工(不包括子公司)。這一數字低於2024年年底的9.95萬名核心員工。英特爾此前宣佈裁員15%。
這意味着英特爾一年要減少近2.5萬名員工。
「我知道過去幾個月過得不容易。我們正在做出艱難但必要的決定,以精簡組織架構,提高效率,並加強公司各個層面的責任感。」
英特爾成立於1968年,正值個人電腦革命的開端,但卻錯過蘋果2007年發佈iPhone所引發的向移動計算的技術轉型,且落后於那些更靈活的芯片製造商。自人工智能(AI)問世以來,英特爾的困境更加凸顯。
在這個蓬勃發展的領域,曾經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英偉達生產的芯片如今已成為科技界最炙手可熱的商品。
當前,英特爾將取消此前計劃在德國和波蘭開展的項目,並將哥斯達黎加的組裝和測試業務遷移到越南和馬來西亞的更大工廠。陳立武表示,哥斯達黎加仍將是「關鍵工程團隊和公司職能部門的所在地」。
在美國,英特爾表示將「進一步」放緩其在俄亥俄州的半導體工廠建設進度。
陳志武表示,英特爾正專注於其「核心產品組合」和人工智能產品,以更好地服務客户。「不再有空頭支票,每項投資都必須具有經濟意義。
———————————————
雷遞由媒體人雷建平創辦,若轉載請寫明來源。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