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大舉投資AI究竟是不是「智商税」?大摩:三大領域已看到實際回報!

2025-07-25 18:44

自ChatGPT引爆人工智能(AI)熱潮以來,投資者就一直渴望知曉,鉅額的AI相關投資是否真的為企業帶來了回報。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大摩最新一期的人工智能採用者調查顯示,AI的曝光和採用率明顯在上升。

具體而言,調查顯示,在過去的幾個月里,金融行業已經看到了與人工智能相關的回報。在保險公司中,自2025年1月以來,採用者的比例從48%上升到71%。在同一時期,金融服務公司的採用者數量從66%增加到73%。

大摩在其2025年7月版的人工智能採用者調查中寫道:「在我們對400家將GenAI(生成式AI)應用於其產品的公司進行的專門調查中,金融公司在成本和收入方面都顯示出最多的低成本機會。」

image

該行業的公司一直在大力投資人工智能功能,以實現客户服務自動化,並增強風險和合規協議。

此外,房地產和消費行業在人工智能應用方面的變化幅度最大。

摩根士丹利發現,近30%的耐用消費品和服裝類公司增加了對人工智能的關注度,即增加了對人工智能技術的參與度。總體而言,這類公司採用AI的比例從20%上升到44%。

人工智能在消費領域的應用很大一部分來自供應鏈優化——例如,塔吉特(Target)和沃爾瑪(Walmart)等零售商正在使用這項技術來管理庫存。

在房地產行業,32%的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目前與人工智能技術的接觸也比1月份調查時明顯要多。大摩美國REIT和商業房地產研究主管Ron Kamdem表示,在公共REIT和商業房地產服務行業的52.5萬個崗位中,大約37%的任務可以實現自動化。

例如,租賃服務、物業管理和風險管理都是可以通過人工智能提高效率的房地產領域,其中最大的收益來自房地產行業經紀人和服務部門的自動化。

image

大摩補充説,在盈利修正方面,接觸人工智能的公司明顯領先於那些沒有整合人工智能技術的公司。

「有明顯跡象表明,人工智能在企業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可以從相對價格表現和盈利修正中看出。」分析師們寫道。

image

展望未來,成功採用人工智能的公司與未採用人工智能的公司之間的差距只會繼續擴大。大摩表示,隨着股市在更高的盈利修正中繼續呈上升趨勢,具有高定價能力的人工智能採用者正以更高的盈利修正引領漲勢,而受到人工智能衝擊的公司則出現負面修正。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