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市值超680億,利潤增超50%!ADC CDMO狂飆

2025-07-24 18:27

(來源:動脈新醫藥)

7月23日,藥明合聯發佈盈利預告:2025年上半年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超過60%,經調整淨利潤增長超67%(不含利息收入和開支),淨利潤增長超50%。2024年上半年,藥明合聯營業收入增長67.6%至16.65億元,淨利達4.88億元,經調整淨利達5.34億元。

受此消息影響,二級市場給出積極迴應,藥明合聯早盤高開,盤中漲幅超12%,截至當日收盤漲超8.6%。截至發稿時間,藥明合聯市值已超680億港元,反映出投資者對其增長邏輯的認可。

根據公告,藥明合聯上半年業績增長主要受益於三大核心因素驅動。首先是抗體偶聯藥物及更廣泛生物偶聯藥物行業的下游需求持續旺盛。其次是公司通過穩固的領先地位及競爭優勢,獲得生物偶聯藥物CRDMO的重要市場份額;最后是源自於公司的新投產線產能迅速爬坡,生產設施持續保持高利用率及運營效率的持續提升。

01.

ADC熱度加持,上半年業績持續狂飆

全球ADC藥物市場爆發式增長,催生了全鏈條產業機遇。

全球ADC藥物市場正處在高速擴張期,核心技術迭代與適應症拓展共同驅動行業繁榮。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22年全球ADC藥物市場規模僅79億美元,2024年已躍升至141億美元,預計2030年將突破685億美元,2024-2030 年複合增長率高達30.1%。

中國ADC也逐漸受國際認可,2021年中國僅1起ADC藥物License-out交易,2023年激增至13起(總金額205.5億美元)。全球ADC藥物市場的快速崛起以及國內ADC藥物蓬勃發展帶來的國際認可度的提升,持續推動藥企不斷加大ADC藥物領域的佈局。

基於ADC行業的高景氣,藥明合聯作為「賣水人」的業績也水漲船高,營收和淨利潤呈快速增長態勢。2021年藥明合聯的營收首次破億達到3.11億元,2022年便翻番至9.9億元,2023年暴漲114%達到21.24億元,2024年更是再次增長了90.8%,達到40.52億元。淨利潤則在2022年達到1.5億元以上,2023年增長至2.84億元,2024年同比增長了277%,達到10.7億元。

2025年上半年,藥明合聯的營收和淨利潤實現進一步提高,其中營收同比增加60%,淨利潤增長超50%。

藥明合聯的業績快速增長,還基於其全球領先的一站式ADC CRDMO平臺,全面賦能全球快速增長的XDC藥物需求。

這一平臺的核心優勢首先體現在技術創新力方面。藥明合聯擁有10余種先進的偶聯技術,其中核心的WuXiDARx™偶聯技術,能夠有效改善ADC產品的藥代動力學特徵及穩定性,通過精準控制藥物與抗體的比例(DAR),實現高同質性ADC產品的開發。2024年,公司對技術平臺進行進一步優化,迭代出的專有WuXiDAR4™平臺升級后可依據客户需求靈活調控DAR值,同時保持ADC均一性不變。這些技術優勢不僅彰顯了藥明合聯在科研創新方面的深厚底藴,更為全球生物偶聯藥物的研發與生產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引領着行業不斷突破技術瓶頸。

除了技術創新力之外,該平臺深度融合了靶點發現、藥物研發、臨牀研究以及商業化生產等各個環節,為客户構建起一整套無縫銜接的全流程服務模式。在此模式下,項目從DNA階段到IND申報僅需15個月,相較於行業平均的24-30個月大幅縮短了約50%,極大加速了藥物研發進程。這種一體化服務模式的優勢在於避免了客户在不同供應商之間轉換時可能遭遇的時間浪費和溝通障礙,讓客户能夠將更多精力專注於核心研發環節,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搶佔先機。

平臺的強大競爭力還得益於藥明合聯豐富的項目執行經驗和成熟的商業化能力。截至2024年12月31日,藥明合聯已成功賦能全球499名客户,累計支持超過900個ADC/XDC項目,合成了13,000多種生物偶聯分子,並助力客户完成了85項IND申請。此外,公司還成功獲得了8個PPQ項目及1個商業化階段項目,這些成績有力地證明了藥明合聯在ADC/XDC藥物商業化生產方面所具備的卓越實力和可靠性。

藥明合聯的全球佈局與產能優勢也是其平臺的一大亮點。公司積極推進全球雙廠生產戰略,無錫基地不斷擴建,新加坡生產基地也已開始建設,預計2025年末投入運營,並將在2026年初開始GMP生產。全面投產后,基地將具備從臨牀前到商業化的全流程生產能力。這種全球化佈局不僅能夠有效分散風險,還能更好地滿足全球市場對ADC/XDC藥物日益增長的需求。

據悉,該基地將與藥明合聯無錫基地、常州基地、上海基地形成全球協同網絡,讓藥明合聯更好地為客户提供生物偶聯藥端到端的一站式CRDMO解決方案。

02.

技術破壁、產能加持,中國ADC CDMO集體爆發

ADC藥物的複雜結構正在重塑CDMO行業的競爭規則與技術格局。在ADC賽道上掘金的CDMO們,近來表現頗為亮眼。

ADC由抗體、連接子、細胞毒素三部分組成,其獨特的藥物使其在設計、研發過程中,需要擁有生物藥和小分子藥物等一系列跨學科能力。然而大部分製藥公司並不具備涵蓋這些全部能力的資源。因而,在ADC領域,CDMO的價值被極大凸顯。數據顯示,全球ADC開發外包率高達70%,遠超生物製劑34%的平均水平,展現出ADC藥物對外包服務的高度依賴性。

根據藥明合聯數據,2022年全球獲批的15款ADC中,13款是來自CDMO生產。因此ADC賽道的火爆,也造就了ADC CDMO前所未有的市場機遇。

國內ADC CDMO市場競爭激烈,眾多企業紛紛湧入並各有佈局。藥明合聯作為行業領頭羊,在ADC CDMO領域優勢顯著。其他企業也在積極拓展CDMO業務,且同樣表現不俗。

比如,凱萊英聚焦毒素-連接子(Payload-Linker)這一核心難點,其開發的定點偶聯平臺能精確控制藥物抗體比(DAR),有效解決傳統隨機偶聯導致的療效波動問題。據悉,公司已在上海金山建立抗體和ADC 藥物研發和生產中心。兩大園區內均建立符合GMP標準的集單抗、ADC原液和製劑於一體的完整的ADC生產車間,減少了生物藥多地分段式生產帶來的監管合規、生產管理、運輸等風險,提高了研發和生產的效率。在產能方面,凱萊英生物已完成了2000L一次性生物反應器抗體原液產能建設和500L ADC偶聯原液產能及配套製劑生產線建設。

東曜藥業則是轉型發力ADC CDMO,構建垂直一體化能力。東曜藥業目前擁有4條生產線,包括5個原液車間。其中,2條抗體與抗體中間體原液生產車間的總產能已經突破20000L;2條ADC製劑生產線年產能530萬瓶,最快運行速度200瓶/分鍾。

夏爾巴生物則專注早期研發與臨牀樣本生產,2024年助力5個項目完成IND申報。目前,夏爾巴生物的業務已覆蓋抗體、融合蛋白、ADC、基因治療、細胞治療等多種藥物的研發和商業化生產。

儘管受到去年《生物安全法案》以及關税政策的影響,但這些政策並未觸及國內ADC CDMO企業的核心利益。其背后原因在於美國藥品供應鏈的複雜性。根據中信建投醫藥,美國在藥品生產設施的分佈上呈現出高度的全球化依賴性,美國在關鍵藥品的供應上也存在本土供應鏈的缺失,使得其在短期內實現供應鏈脱鈎面臨着巨大挑戰。

正因如此,儘管政策層面存在一定不確定性,但國內ADC CDMO企業憑藉其在技術、產能和成本上的優勢,以及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地位,依然能夠保持穩健發展。

目前,國內公司已蓄勢待發,並持續擴張產能,積極籌備,等待ADC藥物商業化的大規模爆發。可以預見,隨着ADC市場的不斷增長,國內ADC CDMO企業將在全球舞臺上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推動整個行業的持續發展和創新。

淨利暴增260%,藥明的第三曲線——醫藥魔方

*封面來源:123rf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