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3 16:33
轉自:荊門發佈
荊門市教育局着力打造智慧教育、安全管理、政務服務三大數字化平臺,提升教師能力,推動人工智能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開展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試點,以「數字引擎」驅動教育變革。
2025年被稱為「AI元年」。當今世界,數字化浪潮滾滾而來,教育要面向未來,擁抱數字技術成為教育事業的時代課題。
荊門智慧教育平臺覆蓋百所學校,推動信息化標杆學校試點建設,VR(虛擬現實)課堂落地應用……着力構建數字場域,數字技術賦能教育事業發展的一系列創新實踐,正是我市開闢教育發展新賽道和塑造教育發展新優勢的有力舉措,也是我市教育系統全體干部職工躬身踐行的生動寫照。
荊門智慧教育平臺
面對如何提升數字素養、如何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如何推動信息化建設等教育數字化轉型中的必答題,市教育局以「干部素質提升年」為契機,推動教師擁抱變革,打造了智慧教育、安全管理、政務服務三大數字化平臺,並以「三大平臺」建設為核心,構建全域覆蓋、深度應用的數字教育新生態。
為全面統籌基礎教育數字化轉型,市教育局着力在人工智能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中,推動教師教學理念、方法和模式轉型,強化名師領學領研領教。
5月,市電教館先后在市龍泉北校、市外語學校、東寶區文峰中學等學校,為教師們開展人工智能專題培訓活動, 以「理論+案例+實操」三位一體的模式,讓教師們熟練掌握智能備課、個性化學習分析等核心技能。
文峰中學開展人工智能專題培訓
「人工智能精準解決備課、數據統計、個性化輔導等痛點。我們也在積極嘗試運用AI工具設計微視頻腳本,讓作業講評更生動。」文峰中學教師吳玥涵説。
我市積極推動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和荊門智慧教育平臺的應用。國家平臺側重普適性,匯聚權威海量資源與服務;荊門平臺着力於本地化特色化應用,賦能教學教研與評價創新。
荊門智慧教育平臺上,學生和家長可以查看課堂隨拍、課堂直播,教師可以調用學科工具、教學模板、互動試題等教學工具……目前,荊門智慧教育平臺已培育9個名師工作室,超400名教師創建了1.8萬多條中小學教學課件,教學資源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通過「數智課堂」開展常態化同步課堂教學
一塊屏幕跨越城鄉,連接起1927節優質課,讓知識如流水般在雲端課堂自由流淌。通過「數智課堂」開展常態化同步課堂教學,實現大校聯小校、強校帶弱校、城鎮學校攜手農村學校,讓教育均衡理念照進現實。
荊門市實驗小學智慧教學空間
而在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方面,學校重在深化產教融合、破解「學用脱節」。荊門職業學院信息技術中心副主任王清平與雲計算技術與應用班教師陳雪飛所在的「雙師型」教師團隊,正在推動學校申報職業教育信息化標杆校試點。
王清平在該校首期「人人講業務」講座上,以《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案例分享》向全體教師直觀展示人工智能如何賦能教學、科研與辦公。
「我們計劃將人工智能應用在教育教學和實學實訓中。」王清平介紹,通過人工智能捕捉教學動態,可以生成師生畫像、學情分析、學習軌跡記錄,為精準施教提供支撐。
與此同時,教學形態也在突破。荊門職業學院正在積極推動全息數字人技術應用教學實訓,以「數字教師」靈活整合優質資源,在課堂上切換多種專業教學身份。
「無需藉助3D眼鏡等輔助設備,可以直接觀察到3D模型。」王清平説,應用一旦落地,將豐富荊門職業學院的教育形式,極大地提升教學吸引力與深度。
這也對教師和學生駕馭新技術提出更高要求。陳雪飛勇擔知識更新重任,編撰涵蓋AI起源、應用、倫理等內容的《人工智能通識課程》,即將於9月正式運用在本校公開選修課中。
而該教材還未正式出版,已被省外院校訂購1600冊。
為強化實踐,今年荊門職業學院還探索運用數字孿生技術重構教學。在虛擬車間指導學生拆裝汽車底盤、調試產線,進行「真刀真槍」的仿真實訓。
「把企業生產線‘搬進’學校,確保安全高效。」王清平説,數字孿生的運用既提升學生技能紮實度,也錘鍊教師設計、管理虛擬實訓的新能力,以此鍛造一支善用人工智能、數字人技術,精通課程開發與虛實結合教學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育人答卷不僅寫在城市未來,也寫在學生們的心靈深處。
在市特殊教育學校的運動與保健課堂上,教師蘇陽正帶領學生進行一場別開生面的訓練。藉助VR(虛擬現實)技術,學生們「穿越」到動物跳躍接力賽的虛擬場景,充滿好奇地跟隨指令奔跑、跳躍,校園生機盎然。
這一創新實踐,源於5月廣東省河源市特教名師梁怡笑在我市教聯體研討活動中帶來的一堂培智語文示範課。梁怡笑運用AR(增強現實)全景、數字人、AI助手等技術,通過綠幕投屏為孩子們實現「雲旅遊」,化抽象文字為生動場景。
廣東省河源市特教名師梁怡笑授課
深受啓發的蘇陽,將數字技術成功融入《跳躍與遊戲》課程設計。
「VR(虛擬現實)讓學生身臨其境,提升趣味性的同時,基於學情分析提供個性化指導,即時反饋有效提升學習效果。」蘇陽介紹,傳統特教方式往往靜態、靈活性不足。數字技術的引入,增強了教學場景的多元化和交互性。
通過可視化呈現教學意境,拉近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的距離,為課堂教學突破提供新思路,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提升了教師數字化創新能力。
乘勢而上,數字教育新篇正在開啟。今年,我市精心製作的六部數字教育專題片在全省遴選中脫穎而出,入選2025世界數字教育大會國家展播,呈現了數字化技術在教育一線的深度應用,向世界展示中國教育數字化轉型的「荊門方案」。
我市精心製作的六部數字教育專題片入選2025世界數字教育大會國家展播
從智慧教育平臺全域覆蓋,到職教虛擬車間破解實訓難題,再到特教VR(虛擬現實)課堂傳遞温度,荊門教育系統的干部職工正以數字技術為引擎,推動優質資源普惠共享、教學模式深刻變革、教師素養持續躍升,為培養時代新人注入強勁動能,奮力書寫面向未來的育人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