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美加關税協議至今未談攏,加拿大各省準備反擊:不能再依賴美國人了

2025-07-23 10:04

【文/觀察者網 王一】距離美國總統特朗普給出的最后期限僅剩下一周左右的時間,而加拿大與美國的貿易協議仍遙遙無期。加拿大各省省長7月22日集體發出強硬信號:加拿大不能再依賴美國人了,如果沒有好的協議,應該「儘可能嚴厲地反擊」。

在與省長們的會議中,加拿大總理卡尼也強調,只有在存在值得簽署的協議的前提下,他的政府纔會與美國簽署新協議。

美國彭博社22日報道稱,加拿大安大略省省長道格·福特當天在該省馬斯科卡的亨茨維爾向記者表示,如果加拿大與特朗普政府之間未能達成公平的協議,他不排除向美國各州徵收電力附加税的可能性。

「至於電力出口稅,一切都擺在桌面上——我們將看看這筆交易如何推進,我們將看看他在8月1日要説什麼。」隨后,福特在與卡尼和其他省長的會議上發表講話稱,加拿大應該「一美元一美元地匹配美國關税,並儘可能嚴厲地反擊」。

福特説:「特朗普總統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力量,他不理解也不欣賞軟弱。如果我們表現出哪怕一絲軟弱,他就會像水泥壓路機一樣碾過我們。」

加拿大安大略省省長道格·福特 社交媒體 加拿大安大略省省長道格·福特 社交媒體

據報道,今年3月,加拿大人口最多的安大略省曾短暫地對美國密歇根州、明尼蘇達州和紐約州的電力出口徵收25%的關税,以報復特朗普挑起貿易戰。但很快,在特朗普威脅將提高對加拿大鋼鋁關税至50%並要拿該國汽車業「開刀」后,福特取消了這一報復性關税。

如今,特朗普確實兑現了他的威脅,將對鋼鐵和鋁徵收的關税翻倍,還在7月10日警告稱,如果未能在下月初前達成新協議,將對部分加拿大商品加徵35%的關税。

22日,新斯科舍省省長蒂姆·休斯頓表示,他並不執着於在美國給出的最后期限前簽署協議,而是希望達成一份對加拿大最有利的協議,「無論需要多長時間」。

魁北克省省長弗朗索瓦·勒戈對在8月1日前與美國達成協議持消極態度。他抱怨説,「我們希望有理想的協議,但我們能得到什麼?你需要問問唐納德·特朗普,我甚至不確定他是否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新不倫瑞克省省長蘇珊·霍爾特也認為,加拿大必須吸取美國與其他國家談判的經驗教訓,追求達成一筆好協議,而不是快速達成協議。

加拿大國際廣播電臺(RCI)22日報道稱,福特和薩斯喀徹温省省長斯科特·莫伊、艾伯塔省省長丹妮爾·史密斯當天還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計劃修建一條新的跨省輸油管道,以繞過目前依賴美國的5號線輸油管道。該管道長1000多公里,每天輸送54萬桶石油和天然氣液體,途經美國的威斯康星州和密歇根州,到達加拿大安大略省薩尼亞的煉油廠。計劃建設的新管道將取代這一舊管道,並且不再穿過美國境內。

「我們不能再依賴美國人了,就這麼簡單。」福特直言不諱地説道。

莫伊甚至拿歐洲對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作比,稱加拿大不想處於類似的境地。他表示,「我們當然需要有一個非常成熟的討論,就如何爲了我們自己的利益,向居住在加拿大中部和東部的人民提供西部的石油和天然氣進行商討」,這關乎「我們的經濟安全和能源安全」。

史密斯也指出,完全在加拿大境內建設輸油管道是「早就應該做的事情,我們可能應該在幾十年前就這樣做」。

聽取了省長們的強硬表態后,卡尼也用法語響應道:「加拿大政府不會接受糟糕的交易,我們的目標不是不惜一切代價地達成協議。我們正尋求一項符合加拿大人最大利益的協議。」

當地時間7月22日,加拿大總理卡尼接受媒體採訪。 視頻截圖 當地時間7月22日,加拿大總理卡尼接受媒體採訪。 視頻截圖

談及達成協議的可能性時,卡尼表示,「我們將拭目以待」,「複雜的談判」仍在繼續。如果沒有一項對加拿大有利的協議,他的政府將「評估」並考慮下一步該怎麼做。

卡尼強調,一份好的協議應鞏固加美長期成功的貿易關係,同時不妨礙加拿大擴大該國在全球的經貿關係。

「我們正不斷接到其他國家的電話,希望與加拿大加強合作。」他説,「自我擔任總理以來,已與80多位世界領導人進行過雙邊會晤,多位省長也率團隨訪。我們還有其他選擇。」

若美國最終還是對加拿大加徵了關税,卡尼透露,加拿大已有應對之策:一方面,支持受影響行業,如木材、鋼鐵、汽車製造和鋁生產等;另一方面,通過打破國內貿易壁壘、加速審批大型項目等舉措來確保加拿大經濟增長。他還宣佈,新建立的聯邦項目辦公室將於9月初勞動節前開放,為各省、企業和社區提供「一站式服務」以推進港口、管道和礦山等關鍵項目。

「這確實是一個脱鈎的時刻,短期內令人恐懼。從中長期來看,我不得不説,這對加拿大來説是一個重要的警鍾。」加拿大商會公共政策主管馬修·霍姆斯説,「這喚醒了加拿大,意識到需要更具戰略性,並在經濟和我們想要的經濟領域握有更多的自主權」,「如果美國不想再做好朋友了,行,無論如何,加拿大可以結交新的、更好的朋友」。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