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3 07:02
(來源:F金融)
相信專業的力量,俯身求學,才能防患於未然。
01.法律瑕疵陷阱:股份代持未披露
股份代持:實際出資人委託他人代持股份風險:若代持關係未在股東協議中體現,可能引發權屬糾紛。
案例:某創始人代持員工股份被訴,融資進程凍結6個月。
破解方案:天使輪前完成股份清晰化並公證代持協議。
02.
估值陷阱:
脱離企業基本面的高估值
風險陷阱:天使輪投后估值超過1.5億時,后續融資可能因市場波動估值倒掛(B輪估值低於A輪)。
案例:某AI芯片公司天使輪估值2億,因技術未量產導致B輪估值降至1.8億。
破解方案:按未來18個月所需資金x1.5倍計算合理估值區間。
03.財務造假:應收賬款賬期陷阱
風險:賬期>120天且無抵押擔保,可能隱藏壞賬風險。
案例:某SaaS公司披露賬期60天,實際平均賬期達150天。
破解方案:投資人盡調會覈查前十大客户回款記錄應當減少賬期並制定應收賬款管理方案。
04.偽生態合作陷阱:未落地的戰略協議
風險:若TS(投資意向書)未明確資源支持條款可能淪為空頭支票。
案例:某企業宣稱與華為合作,實際僅為非約束性技術交流。
破解方案:要求戰略投資人簽署《資源支持承諾書》
05.技術依賴陷阱:開源代碼二次開發不足
風險:若核心算法基於未經修改的開源代碼,可能喪失技術所有權。
案例:某AI公司因直接調用TensorFlow代碼被要求開源全部算法。
破解方案:自有代碼佔比>70%並通過代碼審計。
06.數據陷阱:區分真實GMV與虛假繁榮
風險陷阱:若退貨率>30%或補貼佔比>40%,可能被投資人認定為虛假增長。
案例:某新消費品牌因買一送一活動導致淨GMV僅為披露值的35%。
破解方案:在BP中單獨披露淨GMV及計算方法。
07.條款深坑:警惕完全棘輪條款
完全棘輪條款陷阱:若后續融資估值低於本輪,早期投資人可免費獲得額外股份補償。
創始人連帶責任陷阱:創始人個人資產擔保業績對賭。
風險:兩者疊加可能導致創始人股份斷崖式下跌。
案例:某創始人因對賭失敗,股份從60%稀釋至8%。
破解方案:要求改為「加權平均條款」並刪除個人擔保。
08.專利陷阱:未做FTO分析的技術隱患
FTO(Freedom to Operate)陷阱:確保技術實施不會侵犯他人專利權。
風險:若核心專利被第三方主張權利,可能導致業務停擺。
案例:某機器人公司因未分析開源代碼版權,被判賠償3000萬元。
破解方案:請專利律師出具FTO報告並寫入投資協議。
09.供應鏈漏洞陷阱:單一供應商依賴
風險:若供應商斷供或漲價,將直接衝擊業務連續性。
案例:某芯片企業因臺積電砍單導致流片推迟18個月。
破解方案:至少綁定2家供應商並披露備份方案
10.用户虛胖陷阱:自然流量佔比過低
風險:若自然流量佔比<30%,可能被質疑商業模式不可持續。
案例:某教育平臺用户中70%來自信息流廣告停投后DAU下跌80%。
破解方案:在BP中單獨披露自然流量獲取路徑。
11.市場誤判陷阱:TAM測算包含非付費場景
TAM:Total Addressable Market。總可尋址市場規模,即理論上產品或服務可覆蓋的最大市場
SAM:Serviceable Available Market。可服務市場,企業實際能觸達的目標市場。
風險:將非付費用户納入TAM,如學生羣體對TOB教育軟件的貢獻。
案例:某在線教育平臺將全國中小學生數量計入TAM,實際付費用户僅佔0.3%。
破解方案:用SAM/SOM(可獲得市場)替代TAM聚焦實際付費羣體。
12.團隊缺陷:核心人員未簽署競業禁止協議
競業禁止協議:限制員工離職后加入競爭對手或自主創業的協議。
風險:技術骨干流失導致核心代碼/專利泄露。
案例:某生物醫藥公司首席科學家離職后創辦競品,原公司估值縮水40%。
破解方案:天使輪前補籤協議,設置不低於24個月的限制期及違約金條款。
13.生態孤島陷阱:未接入行業主流平臺API
風險:產品兼容性差導致客户採購成本上升。
案例:某HR SaaS公司因未接入釘釘/企信,客户流失率超60%。
破解方案:在天使輪資金用途中明確API開發預算,並展示合作意向書。
14.合規缺陷:未取得業績必需資質
風險:無證經營導致行政處罰或業務停擺。
案例:某互聯網醫療平臺因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被強制關停。
破解方案:制定資質獲取時間表,在BP中披露當前進度及風險緩釋措施。
15.政策風險陷阱:依賴未落地法規
風險:政策變動導致業務合法性存疑,如數據跨境流動監管。
案例:某基因檢測公司因衞健委新規暫停業務估值歸零。
破解方案:聘請政策顧問團隊,制定政策變動壓力測試模型。
16.偽國際化陷阱:海外收入佔比>20%但無本地化團隊
風險:文化、法律差異導致業務受阻,如歐盟GDPR數據合規。
案例:某跨境電商因未設歐洲本地團隊,被罰款年營收的4%。
破解方案:在BP中披露本地化團隊建設計劃及預算佔比。
17.知識產權漏洞陷阱:未登記代碼著作權
風險:代碼被抄襲后無法舉證維權。
案例:某AI公司因未登記著作權,被前員工複製算法另立門户。
破解方案:在天使輪前完成核心代碼著作權登記,並在投資協議中明確知識產權歸屬。
18.研發黑洞陷阱:技術人員佔比<30%的硬科技公司
風險:技術攻堅能力不足導致產品延期。
案例:某機器人公司因研發團隊佔比僅25%,產品上市推迟18個月。
破解方案:在BP中設置技術人員佔比>40%的招聘承諾條款。
19.現金流危機陷阱:賬面資金不足以支撐12個月
風險:資金斷裂導致技術研發中斷或團隊解散。
案例:某自動駕駛公司因現金流斷裂,估值從5億暴跌至1.2億。
破解方案:保留18個月現金流安全,設置融資不達預期的應急計劃,如裁員、砍業務線等。
20.渠道失控陷阱:經銷商庫存周轉天數>90天
庫存周轉天數:商品從入庫到售出的平均周期。
風險:渠道壓貨導致虛假繁榮,實際動銷率低。
案例:某消費電子品牌因經銷商庫存積壓,最終退貨率達45%。
破解方案:建立動態庫存監控機制或系統,設置庫存周轉天數>60天的渠道懲罰機制。
文章來源:資本 Capital
董祕俱樂部——中國最大以董祕為主體的資本精英交流社羣!董祕俱樂部成立於2014年,由華揚資本聯合國內200余位資深上市公司董祕共同發起,總部位於深圳,是立足於董祕學習、交流、發展、合作的一站式服務平臺。董祕俱樂部秉承「董祕職業成長、資本價值共享」的使命,以「成為中國值得信賴的資本服務交流平臺」為發展願景,以「將心注入、精耕細作」作為我們的服務理念,主要提供董祕人才培養、資本人才獵聘、融資併購顧問、訪學沙龍峰會等專業化資本服務。俱樂部成立以來累計深度服務企業超1000家,協助並陪伴150多家企業成功上市,培養精英董祕人才超2000人,目前在全國設有24個分會,會員人數超8000人。
項目一:董祕實操研修班
項目二:擬上市公司財務總監培訓
項目三:CFA考試培訓
項目四:FRM考試培訓
項目五:CPA考試培訓
項目六:ACCA考試培訓
項目七:證券從業資格考試培訓
項目八:基金從業資格考試培訓
項目九:中級、高級經濟師認證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