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3 03:43
唐納德·特朗普總統的「美國優先」議程增加了2025年悄然主導華爾街的行業的投資者流量和回報--而且這不是人工智能或七大巨頭。
工業股正在搶盡風頭。截至7月22日,工業選擇行業SPDR基金(NYSE:XLI)今年迄今上漲了15%,幾乎是標準普爾500指數8%的回報率的兩倍,甚至超越了炙手可熱的科技板塊--這是一項罕見的壯舉。
不包括2022年,工業股在過去七年中有六年的表現低於科技股。但今年情況有所不同。催化劑可能更多的是政治而不是技術。
火花來自國會山。7月4日,特朗普簽署了所謂的「一大美麗法案」,以犧牲醫療補助和糧食援助計劃為代價,大幅增加了1562億美元的國防支出,這是十多年來最顯着的一年增長。
五角大樓的大量現金點燃了國防公司的股票,使它們成為工業部門表現優異的最大力量。
iShares美國航空航天與國防ETF(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ITA)2025年迄今已飆升33%,創下2017年以來最好的一年。
Howmet Aerospace Inc.等頂級工業名稱(納斯達克股票代碼:HWM)和GE Vernova Inc. (NYSE:GEV)今年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回報率增加了一倍多。通用電氣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GE)、Uber技術公司(NYSE:UBER)和Huntington Ingalls Industries Inc. (NYSE:HII)的漲幅均超過35%。
以下是今年迄今為止工業表現最佳的表現:
根據美國銀行策略師吉爾·凱里·霍爾(Jill Carey Hall)的一份報告,工業股已成為新資本的磁石。
霍爾周二寫道:「工業股連續兩周流入的資金是我們數據歷史上的第二大--僅在2015年3月達到峰值--經行業規模調整后,目前已達到第97百分位。」
金融股也出現了強勁的流動,但工業股的勢頭顯然是強勁的。貿易戰可能在2024年引發了恐懼,但2025年正成為製造業、物流和國防相關公司的豐收年。
儘管出現反彈,但並非所有人都相信工業復興會持續下去。
牛津經濟學院經濟學家尼科·帕萊施表示,特朗普關税推動的製造業「復興」的想法與其説是物質轉變,不如説是神話。
帕萊施説:「我們沒有看到廣泛的再工業化即將到來。」他的團隊預計,2025年美國工業生產將僅增長0.9%,2026年將萎縮0.8%,遠低於選舉前的預測。
列舉的阻力包括:關税導致材料和機械成本上升、不確定性阻礙投資以及更嚴格的移民政策加劇了工業部門的勞動力短缺。
儘管如此,特朗普的一些政策--例如立即將工廠投資成本化和美元貶值--可能有助於緩解不利影響。
工業股可能不像人工智能那樣受到大肆宣傳,但它們已經成為2025年的隱形表現。
在國防支出、關税重組和投資者湧入激增的推動下,該行業正在蓬勃發展,而且到處都是特朗普政府的印記。
現在讀
圖片: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