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3 00:25
財聯社7月23日訊(編輯 史正丞)隨着近期多位蘋果AI團隊的頂級開發者密集跳槽,周二的最新爆料揭露了更多消費電子巨頭面對AI時代的糾結和掙扎。
作為背景,蘋果基礎模型團隊負責人龐若鳴本月正式離開蘋果,加入Meta的「超級智能」團隊。隨后又有報道稱,Meta還招募了蘋果基礎模型團隊的關鍵成員馬克·李和湯姆·岡特。
種種跡象顯示,除了扎克伯格給錢大方外,蘋果內部的動盪也是頂尖開發者接連離職的核心原因。
最新報道透露,蘋果的研究人員似乎認為,公司過於強調「AI在設備端運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發展,甚至蘋果的軟件開發副總裁克雷格·費德里吉也曾對龐若鳴表達過這種觀點。
在推出「蘋果智能」的時候,保護用户隱私就是主要賣點,因此使用本地芯片儘可能地處理AI運算就成了關鍵的開發原則——這也成為蘋果開發人員面對的最大限制。
多位知情人士透露,今年初蘋果的基礎模型團隊曾希望推動開源數個模型,一方面對外展示蘋果在AI領域的進展,另一方面也能借助外部研究人員的力量改進大模型。與此同時,這也會暴露出蘋果縮小模型以適配iPhone的努力,導致模型性能顯著弱於那些能在高性能電腦或雲端運行的AI。
據悉,費德里吉也不願意走開源路線。在一封寫給龐若鳴的信中,費德里奇表示「許多其他公司的開源模型足以激勵研究」。但更深層次的擔憂,除了顯示蘋果自研模型在某些方面不如阿里、谷歌等競爭對手外,是公眾可能會認為蘋果爲了在iPhone上本地運行AI犧牲了太多性能。
根據蘋果上周公佈的2025基礎模型報告,該公司的自研端側模型參數量為30億。雖然專門為蘋果芯片進行優化,但在與千問、Gemma等同等規模的開源模型對比中,蘋果端側模型的「跑分」並不突出。更何況,目前大多數消費者,都在使用雲端運行的(數)千億參數大模型,能力差距更加突出。
堅持「本地路線」的蘋果,最終在競爭對手快速迭代的衝擊下,作出了一系列動搖研究人員的決策。
知情人士稱,當蘋果宣佈由AI驅動的Siri升級延期時,開發人員感到完全措手不及,因為此前他們收到的都是對其工作的積極肯定。最近也有報道稱,蘋果曾與OpenAI、Anthropic和谷歌等公司探討過使用他們的模型來驅動Siri,這一點也令蘋果工程師們感到意外。
上周也有報道稱,經歷近期的動盪和Meta「搶人大戰」后,蘋果開始為部分基礎模型團隊成員提供加薪以留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