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奇點國峰擁AI光環身價便能飛昇?

2025-07-22 09:52

(來源:BBW詠竹坊)

奇點國峰正積極發展虛實融合(OMO)新消費平臺,但受減值影響,去年盈轉虧蝕22.27億元

重點:

  • 訂立投資意向計劃收購AI技術公司
  • 全球AI營運商虧損居多

白芯蕊

  疫情后市場最熱炒概念莫過於人工智能,只要擁有AI概念光環,股份身價便大幅提升,中國奇點國峰控股有限公司(1280.HK)早前宣佈,簽訂投資意向計劃收購AI技術公司,股價在宣佈翌日(7月11日)便一度炒高近三成,但最終收市卻大幅縮減至只有7.6%。

  市值不足100億港元的奇點國峰,主業是家電銷售、白酒業務及教育培訓服務。2024年業績披露,家電銷售業務佔比最大,佔總收入61.5%,白酒業務及教育培訓分別佔23.1%和15.4%,核心業務與人工智能或信息科技關聯度不高。

  至於此次計劃收購方案,根據通告,奇點國峰計劃收購的人工智能公司,主要利用AI向客户提供賦能服務(Enablement services),與集團計劃大力發展的OMO新消費平臺戰略高度吻合,相信有望加速在線線下渠道融合,擴大用户覆蓋,打造持續的新收入增長引擎。

  所謂賦能服務,坊間是指為企業提供支援服務,AI賦能服務則加入人工智能元素,運用機器學習、生成式AI、數據分析工具,例如部署AI聊天機器人,為企業提供必要工具、資源、知識和支援,以提升其效能。

協議需三個月完成

  理論上來説,企業增加人工智能元素,有助提高營運效益,但要留意上述交易有一個重大變量,奇點國峰只是與賣方簽訂一份不具法律約束力的投資意向書,即不是正式交易,通告中明確表示正式協議要在三個月內完成,否則收購便會告吹。

  另一方面,奇點國峰計劃此次收購AI技術公司作價為3.5億至5億港元,但卻計劃以發行新股支付。似乎集團收購作風慣性偏好發新股支付,早在去年7月26日,公司宣佈以3.4億港元,收購中小微企及個體工商户企業培訓服務商Shengshang Entrepreneurial Services,翌日股價曾勁飆100%,與今次計劃收購人工智能商的情況類似。

  儘管奇點國峰之前收購企業培訓服務,去年收入也增38.2%至4.41億元,毛利大升90.8%至4.42億元,但去年卻盈轉虧蝕22.27億元,主要是受Shengshang Entrepreneurial Services的商譽減值影響,因此一旦奇點國峰完成收購該人工智能企業,不排除會再出現商譽減值的情況。

芯片商最受惠

  再者,自從ChatGPT引爆人工智能熱潮,企業願意投入巨大資本開支,盼搶佔龍頭地位,但發展迄今除半導體企業,尤其英偉達及臺積電盈利能最受惠外,其他企業從業績上仍未展現由人工智能帶來的增長威力,甚至市場開始質疑是否真正能達到提高效能作用。

  目前願意大額投資人工智能主要是雲廠商,即Alphabet、微軟、亞馬遜、騰訊及阿里巴巴等,但上述企業核心盈利並非來自AI業務,例如Alphabet及Meta,主要收入來自廣告,亞馬遜及阿里巴巴來自電商,騰訊則主要從遊戲獲得大量收益,上述企業共同點是自由現金流相當強勁,能抵禦大量人工智能的資本開支。

研發費用巨大

  相反AI軟件ChatGPT開發商OpenAI,去年業績仍見紅。據CNBC曾報道,OpenAI去年收入雖然達37億美元,但虧損卻達50億美元,要扭轉虧損仍遙遙無期。至於香港上市公司商湯,去年收入按年升10.8%至37.72億元,毛利卻只增7.9%至16.19億元,虧損更高達42.78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商湯去年錄得鉅額虧損,主要是研發開支龐大,去年高達41.31億元,即比全年收入還多3.6億元。至於2023年也出現研發開支比收入更多的情況,當年收入只有34.06億元,但研發開支卻有34.66億元。

  另一間香港上市人工智能企業第四範式,雖然去年研發開支未有超越收入,但也達21.7億元,佔集團總收入52.6億元的41.7%,佔比相當高。由於去年開支大,最終業績繼續見紅。因此從OpenAI、商湯及第四範式的例子,凸顯要做到頂尖一流的人工智能企業,大量投入研發開支不可避免。

  整體來講,奇點國峰雖然計劃收購人工智能服務商,但環顧整個AI行業,最受益仍是半導體芯片行業,加上奇點國峰有很大可能以發新股支付,面對進一步攤薄效應下,股價難免會大幅波動,跟車太貼未必太划算。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