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5000億美元「星際之門」這是要爛尾的節奏? 「金主」軟銀被邊緣化 1.2GW縮水至俄亥俄「小機房」

2025-07-22 11:11

智通財經APP獲悉,有媒體援引知情人士透露的消息報道,一項為期約四年、擬耗資最高達5000億美元的「星際之門」美國大型AI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目前難以敲定任何大型數據中心交易。這一大型AI基建項目旨在聚集軟銀集團、OpenAI、微軟、英偉達、甲骨文以及ARM等全球最為強大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在美國各地建設大型人工智能數據中心,但是目前建設進程面臨重大停滯,且近期核心目標大幅縮減。

知情人士表示,OpenAI與軟銀原本各自承諾投入180億美元來啟動這一大規模合資AI基建項目,但孫正義所領導的軟銀集團並未參與OpenAI首席執行官薩姆·奧特曼近期宣佈的任何大型數據中心計劃。

例如,正在美國得克薩斯州阿比林建設的一座1.2 GW級別的超大型數據中心被標榜為星際之門項目的第一階段。美國雲計算巨頭甲骨文公司計劃斥資數十億美元採購英偉達GB200 AI GPU為其提供基礎算力設備支撐。

然而,媒體援引知情人士透露的消息報道稱,該項目是在沒有軟銀參與的情況下所推進的,而 「星際之門」(即Stargate)商標正由軟銀持有。知情人士表示,背后的原因主要在於奧特曼與軟銀在選址、數據中心建設規劃以及某些合作條款(比如能源供給、電力系統供應商)等問題上存在分歧。

值得注意的是,知情人士透露,雖然兩家公司(OpenAI與軟銀)在今年1月於美國白宮宣佈「星際之門」大型AI基建項目成立的記者會中承諾「立即」投資1000億美元,但現在該項目已將近期目標大幅縮小為——爭取在今年年底前徹底建成一個位於俄亥俄州的小型AI數據中心,相比於1月的初步計劃可謂大幅削減。

最近披露的信息顯示,急於獲得大規模算力資源訓練AGI(通用人工智能)以及GPT-6的OpenAI並未等待來自軟銀集團的龐大資金或者來自軟銀的「星際之門」AI算力基礎設施支持,OpenAI而是在近期選擇將從甲骨文租用高達4.5GW的大型AI數據中心容量,作為星際之門項目的其中一部分,並與有着「英偉達親兒子」稱號的AI雲算力租賃領軍者CoreWeave(CRWV.US)達成了一項規模較小的AI算力設備租賃交易。

CoreWeave首席執行官邁克爾·因特拉託(Michael Intrator)在最新採訪中表示:「我們看到對於更大規模雲端算力資源部署的持續需求。」「三年前還是10兆瓦基礎設施,然后變成100兆瓦。如今的討論已逐漸指向吉瓦級別。」一座吉瓦級的電力系統設施可為大約75萬戶美國家庭供電。據悉,有着「英偉達親兒子」稱號的CoreWeave已經成為首批部署英偉達Blackwell Ultra 架構GB300 NVL72 AI服務器系統的AI算力提供商。

知情人士指出,OpenAI 正在沒有軟銀的情況下籤訂上述這些AI算力基礎設施協議,而軟銀所代表的「官方版」星際之門項目目前僅設定了在年底前於俄亥俄州建設一座「 小型數據中心 」的更為温和的算力基建目標。

在奧特曼的推動下,OpenAI獨自下場去尋找龐大的AI算力資源,而孫正義所掌舵的軟銀集團則被OpenAI徹底「晾在一邊」,與「星際之門」成立的初衷與合作協議可謂背道而馳。

今年1月在美國白宮,OpenAI、軟銀以及甲骨文、ARM等巨頭們共同承諾將在2029年前最高投入5000億美元,共同建設名為「星際之門」的超大型AI基建項目。OpenAI與軟銀、甲骨文將共同建設該項目,軟銀負責財務安排,OpenAI負責項目運營,甲骨文負責雲計算等核心基礎設施建設與維護,OpenAI與軟銀雙方承諾初期分別出資180億美元,啟動項目建設,未來該項目將租賃給OpenAI使用,初期投資額暫定為1000億美元,4年之內最高可擴大至5000億美元。

在1月重磅宣佈的「星際之門」5000億美元投資計劃遠超市場預期,甚至被一些媒體譽為「新時代的曼哈頓計劃」。重返白宮的美國總統特朗普當時表示,美國政府將通過緊急聲明為「星際之門」計劃提供所有便利,尤其是滿足必要的全部電力/能源需求,甚至迫切需要的土地/建築許可。據悉,星際之門的初始股權投資者包括軟銀集團、OpenAI、 甲骨文以及阿布扎比主權財富基金支持的MGX,軟銀將負責財務,OpenA負責技術運營,甲骨文負責統籌AI數據中心建設。技術合作夥伴還包括軟銀所持股的ARM,以及微軟與英偉達這兩大科技巨頭。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