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豆神教育的難關:隱瞞過億訴訟領罰560萬

2025-07-20 14:36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證券之星

  自去年12月因涉嫌信披違規被立案后,豆神教育(維權)(300010.SZ)的處罰終於落錘。公司隱瞞5起訴訟仲裁案件,累計涉案金額達1.36億元,最終收到北京證監局560萬元罰單。

  證券之星注意到,此次罰單再次暴露豆神教育治理的深層危機,與此同時,公司業績同樣步履艱難。在連續三年深虧后,豆神教育於2023年通過破產重整暫時緩解債務危機。雖然公司2024年淨利潤大幅增長,但業績改善更多依賴費用管控,主營業務營收增長乏力,核心業務的「造血」能力未見根本改善。

  如今,豆神教育將「翻身」的希望寄託於AI+教育賽道。然而,其AI業務的發展同樣面臨多重挑戰,公司2024年研發費用僅2020年的4%,嚴重製約技術創新能力。同行的激烈競爭使得市場空間被持續擠壓,目前AI業務營收佔比僅3.6%,尚未扛起業績大旗。

  01.5起訴訟迟滯披露,合計被罰560萬

  根據《行政處罰決定書》,2022年7月至2023年3月,豆神教育及其控股子公司涉及的未按規定披露訴訟、仲裁事項共5件。

  具體來看,2022年7月,豆神教育控股子公司新疆瑞特威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瑞特威」)起訴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農牧業發展有限公司、新疆農豐農業開發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察布查爾錫伯案」);2023年3月,豆神教育起訴張家口智雲教育雲科技平臺運營有限公司、智雲信息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慧雲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張家口案」),上述案件被法院立案。

  2023年1月,豆神教育收到張某等人向其控股子公司北京豆神未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提起仲裁(下稱「張某案」)的仲裁通知、仲裁申請書等法律文件。

  2023年2月,豆神教育收到上海德峰廣告傳播有限公司向其控股子公司中文未來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下稱「中文未來」)提起訴訟(下稱「德峰廣告案」)的開庭傳票、起訴狀副本等法律文件;同年3月,瑞特威收到寓樂灣(武漢)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向其提起訴訟(下稱「寓樂灣案」)的開庭傳票、起訴狀副本等法律文件。

  證券之星瞭解到,2023年4月26日,豆神教育通過2022年年報披露了德峰廣告案,並於2024年4月25日通過2023年年報披露了張家口案。2024年8月16日,豆神教育在《關於累計訴訟、仲裁情況的公告》中披露了察布查爾錫伯案、張某案、德峰廣告案、張家口案、寓樂灣案。

  北京證監局指出,豆神教育未按規定及時披露察布查爾錫伯案、德峰廣告案,累計涉案金額1204.2萬元,上述訴訟事項屬於應當及時披露的重大事件。

  此外,豆神教育未按規定及時披露張某案、寓樂灣案、張家口案,也未在2023年半年報中予以披露,累計涉案金額1.24億元。豆神教育未按規定披露上述訴訟、仲裁事項,導致未及時披露重大事件,2023年半年報存在重大遺漏。

  《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豆神教育時任董事長、CEO竇昕,時任董祕、副總裁陳釗,時任副董事長王輝,時任董事、副總裁劉輝分別被給予警告,並被處以110萬元、110萬元、55萬元、55萬元的罰款。豆神教育被給予警告,且被處以230萬元的罰款,上述罰款合計560萬元。

  02.屢踩信披違規紅線,合規治理待解

  梳理過往不難發現,豆神教育信披違規的問題並非偶然,公司及管理層此前已多次因信披違規受到處罰。

  據不完全梳理,中文未來於2022年1月至7月向北京貂蟬夢工場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累計採購2838.26萬元,相關交易構成關聯交易,但公司未及時履行審議程序並對外披露前述關聯交易情況,被北京證監局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2020年末,豆神教育就出售江南信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股權與共青城眾智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共青城眾智」)和馬莉簽署了股權協議和相關承諾函,后續交易發生糾紛繼而引發仲裁事項。仲裁案於2022年12月7日被受理,但公司迟至2023年1月9日才披露,且未披露向共青城眾智和馬莉出具承諾函的有關情況。

  2022年6月,在回覆投資者提問及關注函時,豆神教育未能客觀、完整反映直播帶貨業務的具體情況,未充分提示業務風險,相關信息披露不準確、不完整。2023年4月,豆神教育在2022年年報中披露公司計劃將與字節跳動聯合發起「字節跳動教育產業聯盟」,后確認該信息不實。上述三起信披違規,時任董事長池燕明、竇昕、陳釗在2023年11月被北京證監局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2024年12月,深交所對竇昕、陳釗、豆神教育給予通報批評的處分,因截至2024年8月16日,豆神教育累計應披露未披露訴訟、仲裁事項累計涉及金額達4.55億元。

  證券之星注意到,2024年5月24日,陳釗董祕職務任期屆滿離任。同年11月,陳釗於豆神教育離職,其副總裁職務原定任期屆滿日為2027年5月22日。

  03.扭虧后陷降收增利,主營業務增長乏力

  資料顯示,豆神教育前身為主營辦公系統服務的立思辰,於2009年在深交所上市,是中國創業板首批上市企業之一。2018年,立思辰先后斥資12.91億元收購中文未來100%股權,竇昕也由此入局。

  2020年,竇昕推動公司更名為豆神教育,目前主營業務主要為藝術類學習服務業務及直播電商業務、文旅遊研學業務、智慧教育服務業務、人工智能(AI)教育業務。

  然而,竇昕掌舵豆神教育的歷程並非一帆風順,入局當年豆神教育就出現上市后首虧,此后業績出現大幅波動。受2021年「雙減」政策影響及公共事件對主營業務的衝擊,剝離K12業務的豆神教育連續三年出現深虧。2020年至2022年,豆神教育歸母淨利潤分別虧損25.67億元、5.92億元、6.87億元。

  證券之星注意到,業績「失血」的同時,豆神教育一度陷入資不抵債的境地,2022年公司淨資產為-6.5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129.7%。2023年,豆神教育啟動破產重整,引入11億元投資化解債務危機,由於債務重組收益,豆神教育當年實現扭虧。

  根據重整時的業績承諾,豆神教育在2024年至2026年的歸母淨利潤分別不低於4000萬元、8000萬元、1.6億元,或三年合計歸母淨利潤不低於2.8億元。

  2024年,豆神教育利潤繼續保持增長,但這並非靠主營業務的貢獻。公司兩大營收板塊內容(安全)管理解決方案及服務、教育產品及管理解決方案的營收分別同比下滑8.78%、26.01%,這也導致其2024年出現降收增利的情形。2024年,公司營收、歸母淨利潤分別為7.57億元、1.37億元,同比變動分別為-23.77%、334.04%。

  淨利潤的大幅增長一方面源自較低的基數,另一方面來源於費用的管控。豆神教育2024年營業成本同比下滑39.52%至4.12億元。管理、研發以及財務費用分別為9584.82萬元、461.58萬元、-2203.51萬元,降幅分別為44.14%、88.98%、115.24%。上述重大費用的支出減少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豆神教育淨利潤表現。

  今年一季度,豆神教育繼續深陷降收增利,公司實現營收1.9億元,同比下降0.63%;實現歸母淨利潤3736.71萬元,同比增長68.05%,成本端的費用管控仍是助力利潤增長的重要因素。

  04.轉型AI成效待考,研發大幅縮水

  證券之星瞭解到,豆神教育的轉型始於2021年「雙減」后的業務調整,2023年重整后開始佈局AI教育業務,佈局AI也成為其尋求「翻身」的手段之一。

  豆神教育於2024年10月推出了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教育垂類大模型應用「豆神AI」,正式進軍「AI+教育」領域。

  今年7月8日,豆神教育發佈了全新AI教育產品AI CLASS,正式推出超能訓練場和學伴機器人。豆神教育一直以來都主攻大語文,從新產品佈局來看,豆神教育正藉助AI技術從語文向全科擴展,試圖破解商業化應用場景和適用科目人羣相對單一的短板。

  然而,豆神教育的AI產品核心算法依賴智譜華章與微軟,自主研發能力較弱。與全力佈局AI教育戰略形成反差的是,豆神教育的研發費用從2020年的1.14億元一路降至2024年的461.58萬元,期間縮水約96%。2025年一季度僅支出99.4萬元,同比下滑近八成。

  隨着AI、大模型等技術的普及,眾多教育公司已通過自建模型、尋求外部合作等方式在「AI+教育」領域探索,AI教育賽道的競爭日趨激烈。比如,猿輔導推出的小猿AI App、小猿AI學習機及飛象星球人工智能通識課;網易有道宣佈全面接入國產大模型,AI全科學習助手有道小P結合國產大模型進一步優化了個性化答疑功能;學而思三大系列學習機搭載了DeepSeek與九章雙核大模型,強化了產品的智能交互與精準分析能力。

  在傳統教育機構和AI科技公司的雙重擠壓下,豆神AI的品牌影響力有限,AI轉型尚未形成穩定的盈利模式。2024年,AI教育業務實現營收2730.91萬元,營收佔比僅3.6%。(本文首發證券之星,作者|陸雯燕)

責任編輯:楊紅卜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