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2025年中國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最具潛力企業:新石器、白犀牛、行深智能、九識智能、行深智能、小馬智行

2025-07-20 11:42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在電商訂單量以年均20%增速狂飆、人力成本年均上漲8%的當下,物流行業正經歷着前所未有的效率焦慮與成本陣痛。無人駕駛物流車正悄然崛起,成為推動行業變革的重要力量。

勞動力短缺危機在物流領域尤為凸顯。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24年快遞行業日均業務量突破5億件,但一線從業人員數量較三年前下降12%。無人駕駛物流車以7×24小時連續作業能力,在末端配送環節展現出驚人效能。京東物流在雄安新區的試點中,無人配送車日均處理訂單量達傳統模式的3倍,單票配送成本下降45%。

政策東風為技術落地按下加速鍵。2024年末發佈的《關於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的意見》,明確將自動駕駛納入智能交通先導應用試點。北京亦莊、上海嘉定等20余個城市相繼開放全無人測試道路,為技術迭代提供了豐富的場景數據。

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具有高度複雜性和技術集成性,分為上游核心技術及零部件、中游整車製造與系統集成以及下游應用場景與運營服務三個主要環節。上游包括感知層(如激光雷達、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等)、決策層(如AI芯片、高算力域控制器、決策算法)和執行層(如線控底盤、高精度定位模塊),這些環節共同構成環境感知、決策規劃和控制執行的完整網絡。中游則涵蓋傳統車企、科技企業和垂直解決方案商,兩類技術路線並行發展:漸進式(車企主導,逐步升級輔助駕駛功能)和跨越式(科技公司直接研發L4級自動駕駛)。下游應用場景包括封閉/半封閉場景(如倉儲園區、工業廠區、港口)和開放道路場景(如城市末端配送、跨城貨運),其中前者已實現常態化運營,后者處於試點向規模化過渡階段。

當前,傳統車企與科技企業之間通過技術互補和資源共享的合作模式,加速了無人駕駛物流車的技術研發、產品迭代和市場推廣,這種合作模式已成為無人駕駛物流車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之一。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2025-2030年中國無人駕駛汽車(自動駕駛汽車)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整理得出,2025年中國無人駕駛物流車行業涌現出一批最具潛力的企業(排名不分先后,數據來源:企查貓)。

它們憑藉其卓越的技術創新能力、敏鋭的市場洞察力以及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脫穎而出,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不僅在自動駕駛技術研發上取得了顯著突破,還通過與產業鏈上下游的深度合作,加速了無人駕駛物流車的商業化落地進程。

新石器

企查貓APP顯示,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新石器)成立於2018年2月,註冊資金為3,228.3906(萬人民幣),是一家專注於L4級無人駕駛技術的高科技企業,致力於將無人駕駛技術應用於物流場景,尤其是城市配送。公司已成功發佈多款無人車,包括X3、X6和X12等型號,全面覆蓋從三輪車到麪包車再到輕卡的無人化升級。公司已成為順豐、京東、中國郵政等直營快遞體系在無人車領域的最大供應商,訂單份額均超過90%。此外,新石器還擁有萬台產能的無人車智造工廠,年產能達萬台。截至2025年,新石器的無人車交付量已突破2400台,佔據全球無人配送車隊規模的70%以上。其產品不僅在國內廣泛應用,還出口至海外市場。

新石器自2018年成立以來,已完成多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超過20億元人民幣,是國內無人配送車領域的頭部企業之一。融資主要用於技術研發、產品迭代、量產交付以及市場拓展。公司計劃利用最新融資進一步迭代無人駕駛端到端模型能力,提升在更多物流場景中的交付和部署能力,加速無人物流的落地與規模化發展。

2025年2月,新石器完成了10億元人民幣的C+輪融資。本輪投資由多家物流巨頭和中金資本、漳江基金、合創資本等財務投資人共同加持。該輪融資完成后,新石器的估值有望達到獨角獸級別。本輪融資將用於進一步迭代無人駕駛端到端模型能力,提升在更多物流場景中的交付和部署能力,加速無人物流的落地與規模化發展。此外,新石器計劃在2025年第四季度實現3萬台無人車的產能,並在國內近500個城市以及全球15個國家落地。

白犀牛

白犀牛智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白犀牛)成立於2019年3月,註冊資金為2,695.0943(萬人民幣),是一家專注於L4級自動駕駛技術的高科技企業致力於研發全棧式無人配送解決方案和無人車常態化運營。公司以無人配送為切入點,為客户提供穩定、安全的城市區域配送服務。

犀牛的創始團隊成員均來自百度、滴滴、字節跳動等知名企業,匯聚了無人駕駛全產業鏈的頂尖人才。公司核心團隊具備業界少有的百輛無人車實際運營經驗,同時擁有頂尖的無人車算法和工程技術。公司CEO朱磊和CTO夏添均為前百度自動駕駛團隊的核心成員。

白犀牛專注於城市公開道路上的自動駕駛產品和服務,以無人配送為起點,致力於降低物流運輸成本,讓人類出行更安全、更經濟。其技術創新包括自動駕駛系統和無人配送運營平臺兩部分,涵蓋感知、預測、規劃控制、高精度地圖和定位、功能安全、仿真、計算單元、數據平臺和遠程運維平臺等多個領域。

白犀牛的無人配送車已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多個城市進行測試和商業化運營,覆蓋生鮮、商超、零售、藥品等多個場景。公司還與永輝超市、達達快送、盒馬生鮮、餓了麼等企業深度合作,無人車使用場景廣泛。

2025年5月,白犀牛宣佈完成2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由順豐集團領投,鑫源汽車及老股東線性資本跟投。此前,公司還獲得過辰韜資本的追加投資。融資資金主要用於新產品研發、現有產品市場推廣以及供應鏈體系優化。

易咖智車

上海易咖智車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易咖智車)成立於2017年5月,註冊資金為753.9915(萬人民幣),是一家專注於L4級自動駕駛線控底盤技術和服務的智能數字化移動平臺科技型企業。公司致力於通過「全線控+真智能」的滑板底盤核心技術,賦能無人駕駛在物流配送、環衞清潔、安防信採、移動充電等多個領域的規模化商業落地。

易咖智車已在上海嘉定建設了年產能1萬台的生產基地,並計劃在2025年二季度建成南京智能製造工廠,達產后具備單班年產2萬台的能力。

2024年9月,易咖智車宣佈完成2億元人民幣的戰略投資,由上海國和投資、中信建投資本、無錫惠山科創聯合完成。本輪融資將用於智能工廠建設和產能擴容提升。截至2024年9月,易咖智車的累計融資金額已超過5億元人民幣。

九識智能

九識(蘇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九識智能)成立於2021年8月,註冊資金為10,800(萬美元),總部位於蘇州,在北京、美國硅谷設有研發中心。是一家擁有自動駕駛全棧自研技術的無人車品牌,專注於L4級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與應用落地。

九識智能聚焦於城配物流場景,為B端客户提供可規模化的低成本運力以及無安全員的自動駕駛運輸服務。其產品已落地國內200多個城市,並拓展至新加坡、日韓、中東等海外市場。公司已服務數千家客户,覆蓋快遞、商超、生鮮、醫藥等多行業頭部企業。

截至2025年,九識智能無人車整車銷售市場佔有率超90%,累計運營里程超2000萬公里。公司已累計交付超3000台無人車,服務超600家客户。

九識智能被評為蘇州市獨角獸企業,併入選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其無人車在2023年獲得智能汽車應用場景挑戰賽城市功能賽第一名。

九識智能憑藉其領先的技術和廣泛的市場覆蓋,已成為全球商業落地規模最大、覆蓋城市最廣的無人駕駛科技公司。

2025年4月,九識智能完成1億美元B3輪融資交割,至此,其B輪融資全部完成,總金額近3億美元。本輪融資由藍湖資本、鼎暉百孚、某頭部美元基金及某大型上市公司聯合領投,亞投資本、錫創投、永鑫方舟、某物流產業方、BV百度風投、建發新興投資、Unicorn跟投。目前,九識智能的融資總額已超30億元人民幣。

行深智能

長沙行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行深智能)成立於2017年7月,註冊資金為1,000(萬人民幣),是一家專注於無人駕駛核心技術研發及智慧物流產品供應的高科技企業。公司由在無人駕駛領域擁有30余年研究和工程開發經驗的團隊創立,核心團隊成員主要來自國防科技大學、清華大學等知名院校及研究所。

行深智能定位於無人駕駛核心技術提供商及智慧物流產品供應商,擁有完備的無人駕駛技術和解決方案,具備從底盤、結構、硬件到軟件的全棧自主研發與設計能力。公司已成功研發並推出「超影」、「翻羽」、「奔霄」、「騰霧」、「絕地」和「布衣」等多個系列無人車產品,這些產品適用於快遞、工廠、社區、辦公園區、新零售、校園等多種末端物流應用場景。

行深智能與京東、美團、華為、富士康、中國郵政、樂天等知名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將無人車在快遞、工廠、社區、辦公園區、新零售、校園等多個場景實現商業落地。公司率先達成行業內1000台無人車量產下線,並實現規模化、常態化運營。

2021年4月,行深智能完成1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由遠方基金、鹽南人工智能產業基金、深圳德鼎宏和優必選共同投資。2022年8月,行深智能完成A+輪融資,金額未明確披露,由興湘資本與睿佳資本聯合領投,三一創投、湖南財信、嘉遠資本等參與投資。

截至目前,行深智能已累計完成至少2輪融資,總金額超過1億元人民幣。

小馬智行

北京小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小馬智行)成立於2016年12月,註冊資金為10,000(萬人民幣),法人代表是張寧,由曾在百度自動駕駛部門擔任首席架構師的彭軍和在谷歌、百度等企業從事無人車技術開發的樓天城共同創立。公司總部位於廣州市南沙區,是一家專注於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研發與應用的高新技術企業。

作為全球領先的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其無人駕駛物流車業務(Robotruck)是公司重要的戰略佈局之一。自2018年底佈局自動駕駛卡車技術研發以來,小馬智行在無人駕駛物流車領域取得了技術突破和商業化進展。

2022年11月,小馬智行推出第三代自動駕駛卡車系統,首批搭載於與三一重卡合作打造的自動駕駛重卡,並批量交付青騅物流,進一步擴大了Robotruck的商業運營範圍。2025年1月,小馬智行獲得全國首家跨省卡車編隊無人化測試許可,將在京津塘高速開啟卡車編隊跟隨車無人化測試及貨運服務。標誌着小馬智行在自動駕駛卡車領域的技術實力達到了新的高度。

自2021年起,小馬智行的自動駕駛卡車已在中國外運的物流網絡中進行商業化運營。截至2024年12月底,自動駕駛卡車累計行駛里程超過500萬公里,貨物運輸量超過8.6億噸公里。

小馬智行自2016年成立以來,已經完成了多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超過1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6億元),估值超過8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00億元)。吸引了包括紅杉中國、IDG資本、五源資本、豐田汽車、一汽集團等眾多知名投資機構和產業資本的支持。2024年11月,小馬智行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募集總額約4.52億美元(約32.9億元人民幣),成為當年美股市場自動駕駛領域最大規模的IPO之一。

無人駕駛物流車行業現狀分析

在無人配送車投入使用前,快遞員每天需提前3小時到倉庫完成分揀、裝包、運輸的全鏈條工作。以某頭部快遞企業北京分撥中心為例,單日處理50萬件包裹需要800名快遞員協同作業。而引入無人配送車后,系統可根據訂單熱力圖自動規劃最優配送路徑,將分揀效率提升40%,快遞員得以將更多精力投入"最后一公里"的個性化服務。

根據企業公告的梳理,我們發現無人駕駛物流車行業中具有代表性企業為初創科技企業。當前,初創科技企業眾多企業尚未上市,針對無人駕駛物流車行業發展進行多輪融資,資金主要用於無人物流規模化的研發投入。

白犀牛、新石器等L4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商,通過多輪融資構建技術壁壘。數據顯示,2021-2025年行業融資總額超200億元,其中70%資金投向規模化研發。主要投融資事件主要集中在白犀牛、新石器等L4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商、L4級無人駕駛商用車廠商和L4級自動駕駛技術開發商,涉及無人駕駛物流車的技術研發、生產製造以及解決方案等企業。九識智能推出的Z5系列無人車,通過模塊化設計和量產工藝優化,將硬件成本壓縮至傳統新能源車的1/3,成為價格戰的破局者。

近年來,無人配送車價格戰激烈,價格從早期的百萬元級別降至如今的萬元級別。2025年「6·18」大促期間,九識智能率先將裸車價格拉低至1.98萬元,業內人士認為,價格跳水源於公司擴大規模壓低價格和技術迭代加速。

這場價格戰並非簡單的市場博弈,而是技術成熟度曲線進入爆發期的標誌。通過自研多模態感知系統,企業將激光雷達成本從萬元級降至千元級;採用車規級計算平臺,使算力能耗比提升3倍。

據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預估2030年中國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產值增量為5948億元。

國家郵政局政策法規司原一級巡視員、副司長靳兵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5)上表示,2024年郵政快遞物流3-10立方的無人車成本與普通新能源車基本持平,大規模量產應用條件成熟。多家第三方運營主體進入行業,商業模式形成閉環,無人車運營進入良性循環。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無人駕駛汽車(自動駕駛汽車)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諮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註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