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AI熱潮之下科技巨擘們分道揚鑣!「股價分化之火」將於財報季越燒越旺?

2025-07-21 15:00

曾被視為推動美股2023年以來超級牛市的最強力量——即「美股七大科技巨頭」(Magnificent Seven),如今正在走上「股價曲線分化之路」,尤其它們在人工智能賽道上表現迥異。有不少華爾街分析師表示,雖然「七大科技巨頭」陣營中的名單未發生任何變化,但各自股價的徹底分化説明它們在AI競賽中進度以及市場對於它們在AI領域的創收規模預期截然不同。

佔據標普500指數以及納斯達克100指數高額權重的所謂「美股七大科技巨頭」,即「Magnificent Seven」,它們包括:蘋果、微軟、谷歌、特斯拉、英偉達、亞馬遜以及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它們乃標普500指數屢創新高的核心推動力。

放眼整個美股,七大科技巨頭自2023年以來乃領漲整個美股市場的最強勁引擎,它們憑藉自身強大市場優勢佈局AI帶來的無比強勁營收、堅如磐石的基本面、多年以來持續強勁的自由現金流儲備以及不斷擴張的股票回購規模,吸引全球範圍的資金蜂擁而至。

從華爾街資管巨頭們在今年上半年大舉增持美股七大科技巨頭的資金動向來看——尤其是愈發青睞微軟、英偉達、亞馬遜以及Meta,華爾街近年來可謂持續認可「AI投資邏輯」,即市場對於AI算力基礎設施與AI應用軟件的持續無比強勁需求有望推動相關科技公司業績與估值邁入新一輪增長軌跡,這也是深度佈局AI的七大科技巨頭,尤其是英偉達、Meta以及微軟自2023年以來持續領漲美股的核心邏輯。

2025年以來,英偉達(NVDA.US)、Facebook母公司Meta(META.US)以及微軟(MSFT.US)股價均飆升逾20%,尤其是英偉達今年以來股價漲幅高達30%,而特斯拉(TSLA.US)、蘋果(AAPL.US)、谷歌母公司Alphabet(GOOGL.US) 分別下跌18%、16%與2%。谷歌母公司Alphabet與特斯拉美東時間本周三率先公佈季度業績,其余科技巨頭們也將陸續披露。

 

1753064015(1).png

 

來自哈里斯金融的資深分析師Jamie Cox認為,這種劇烈分化必然將出現,因為七家公司所處的核心賽道不同,如今市場正識別真正的人工智能大贏家以及落后者。儘管如此,七大科技巨頭仍佔據美股大盤——標普500指數權重大約35%,短期內這一比例難以動搖,並且它們在市場4月份的極度低迷時期穩住市場波動以及隨后的全球股市超級反彈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因此,於本周到來的美國科技巨頭財報季對於屢創新高的美股乃至全球股市漲勢而言可謂至關重要,尤其是今年以來股價漲幅強勁且佔據標普與納斯達克高權重的英偉達、微軟以及Meta若能夠公佈比預期強勁的業績與展望指引,必然帶動美股屢創新高,以及帶動全球與AI相關聯的科技股邁入新一輪上行曲線。

「AI落后者們」各有各的大難題

有着「華爾街最準策略師」稱號的美國銀行資深策略師哈特內特(Michael Hartnett)在2023年創造了「Magnificent Seven」一詞,他表示,這些科技巨頭最初之所以獲得這個標籤,是因為他們在人工智能創新與擴張AI市場方面的共同領導地位。

時至今日,「Magnificent Seven」的七家公司雖然股價出現分化,但是這份名單未發生任何變化,凸顯出市場對於這些高權重巨頭的長期認可,掛鉤這七大公司的ETF仍然是全球最受歡迎ETF產品。

蘋果AI策略屢次受質疑

來自Spear的首席信息官Ivana Delevska指出,這些科技巨頭的基本面預期甚至開始出現有意義的差異。

蘋果去年發佈端側人工智能功能——蘋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但進展大幅慢於預期,重塑后嵌入最先進AI大模型的Siri全能語音版本可能要到2026年底。來自Wedbush的資深分析師Dan Ives 形容蘋果「坐在場邊,眼睜睜看着AI革命疾馳而過」。

AI人才流失對於蘋果來説可謂是最新打擊。知情人士稱蘋果公司負責人工智能大模型開發與部署的最高主管跳槽至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這對於蘋果更加個性化的 Siri AI語音助手延期一年,以及對於蘋果在整個人工智能領域本已步履維艱的開發步伐而言,無疑又是一記重擊。而在此次AI大模型最高主管被Meta挖走之前,已有多位與AI和機器學習業務相關的高管宣佈離開蘋果。

Alphabet 面臨多重挑戰

Alphabet 旗下的谷歌正應對歐美反壟斷機構的監管重壓以及生成式AI對谷歌長期以來的核心業務——搜索引擎業務的衝擊,但是憑藉獨有的龐大數據庫以及性能愈發強勁的Gemini AI大模型,加之逐漸將AI融入搜索引擎與數字廣告業務,華爾街分析師們仍看好其重新發力。

來自Solidarity Wealth的首席執行官Jeff McClean表示,他相信谷歌在人工智能戰略方面的任何失誤最終都會得到糾正。「憑藉龐大的數據資源以及Gemini AI應用平臺以及搜索結果中AI摘要的逐步採納,Alphabet 仍有望重拾增長動能。」

今年以來,利空不斷襲擊特斯拉

特拉斯股價自今年以來大幅下跌超18%,主要面臨電動車銷量滑坡與馬斯克面臨的政治層面爭議。馬斯克着力將特斯拉轉型為聚焦超級人形機器人與AI的大型科技公司,並提議讓股東投票決定投資其本人創立的力爭挑戰OpenAI領軍者地位的AI初創企業——xAI。

有不少分析師認為「擎天柱」人形機器人以及特斯拉AI超算體系所驅動的FSD訂閲模式有望成為特斯拉新的業績增長點。

堪稱特斯拉「超級多頭」的華爾街金融巨頭摩根士丹利近日再度向特斯拉投來非常強勢看漲的研報,對特斯拉股票維持「增持」(Overweight)評級,並重申長期以來予以的410美元基準目標股價。

大摩長期看漲特斯拉的核心邏輯在於FSD自動駕駛系統深度普及、Robotaxi完全自動駕駛出租車網絡,以及無比龐大的AI人形機器人業務(即Optimus AI人形機器人)——摩根士丹利預計機器人市場規模可能遠超當前全球汽車市場。

作為特斯拉最堅定的看多者之一,「木頭姐」凱茜·伍德(Cathie Wood)3月時曾表示,特斯拉股價將在5年內達到2600美元——幾乎是現在股價的九倍。她認為,特斯拉最核心的價值將來自於完全無人駕駛出租車(Robotaxi)業務,佔公司整體估值的90%。伍德旗下ARK投資公司的研報顯示,預計到2030年,完全無人駕駛出租車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0萬億美元。屆時自動駕駛出租車的數量將達到大約5000萬輛,其中特斯拉Robotaxi可能佔據約50%的份額。

AI「圈內人士們」領風騷

來自Wedbush的分析師Ives在報告中寫道,蘋果、特斯拉、谷歌母公司Alphabet在AI賽道已不再顯得那麼「酷」。Ives 強調,AI 聚光燈最亮的無疑是「AI芯片霸主」英偉達——全球首個市值超4萬億美元的公司,兩年股價翻三倍。

全球持續井噴式擴張的AI算力需求,加之美國政府主導的AI基礎設施投資項目愈發龐大,並且科技巨頭們不斷斥巨資投入建設大型數據中心,意味着對於長期鍾情於英偉達以及AI算力產業鏈的投資者們來説,席捲全球的「AI信仰」對於算力領軍者們的股價「超級催化」遠未完結,臺積電與英偉達所主導的AI算力產業鏈公司的股價將繼續演繹「牛市曲線」。「AI總龍頭」英偉達的市值衝5萬億美元市值之路正式揚帆啟航,在一家華爾街投資機構看來甚至有望衝擊6萬億美元。

Meta與微軟亦因AI大幅受益,主要因基於它們龐大用户生態的AI應用所帶來的井噴式擴張創收效應。亞馬遜今年股價則僅漲3%,主要受到特朗普政府主導的激進貿易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影響,但重金投資 Anthropic帶來的積極AI雲端算力創收增長正在不斷顯現。

財報季,有望為AI贏家們創新高之勢「添把火」?

隨着全球投資者聚焦的財報季拉開帷幕,華爾街分析師們將密切關注除英偉達外的科技巨頭們是否將繼續加大AI基礎設施投入規模以及七巨頭最新業績與展望是否強於市場預期。

但是,即將正式到來的科技巨頭財報披露時期,也有可能成為七巨頭們股價走勢愈發分化的導火索——即英偉達等AI贏家們繼續牛市曲線,蘋果等AI落后科技巨頭股價繼續下行乃至步入熊市。

鑑於英偉達、微軟以及Meta的估值變得如此昂貴,AI算力投入預期、業績與展望顯得尤為重要。統計數據顯示,七大科技巨頭中有六家市盈率遠遠高於25x,而標普500指數的平均市盈率僅為22.35x;谷歌母公司Alphabet是唯一市盈率低於標普500指數的例外。

華爾街資深分析師Cox指出,英偉達、微軟以及Meta要想在如此極端的估值下繼續上漲,需要非常強勁的盈利表現,而他對這一點並不確定。

不過,七大科技巨頭的業績增長預期依舊強勁,尤其是英偉達盈利增速有望延續2023年以來的井噴式增長軌跡,微軟與Meta同樣有望藉助強勁的AI應用創收實現業績大增。摩根士丹利預計,七巨頭二季度盈利將同比增長14%,遠超標普500指數其他成份股,並且該機構預計除七巨頭以外的標普500指數整體盈利可能同比下滑約3%。

Mahoney Asset Management 總裁肯·馬奧尼表示,下一個可能推動英偉達股價更上一層樓的催化劑是即將到來的科技巨頭財報季。「我們要看的是公司是否會像往常一樣業績超預期並上調業績指引,」他表示。並補充稱,目前英偉達估值低於其十年平均水平,表明仍有顯著上行空間。該股預期市盈率約為33x,遠低於十年期平均數值。

「若將其營收增長速度考慮在內,你不會覺得估值過高,」馬奧尼強調。「股價實際上是在追趕盈利增長預期。」

一些分析師認為,當前股價分化可能只是暫時現象。憑藉雄厚的現金儲備與AI細分領域的深厚根基,目前落后的科技巨頭最終可能后發制人進而迎頭趕上。

來自華爾街的資深分析師Ives表示,如果它們最終都能成功駕馭在不同細分領域不斷演變的AI生態,七大科技巨頭或許仍有機會再度集結式共同上漲。

曾經聚焦全球投資者目光的 FAANG(Facebook、Apple、Amazon、Netflix、Google)組合已在2023年淡出舞臺。如果這七家科技巨頭繼續分道揚鑣,投資者們或許很快會尋找新的市場領軍者以及新的高權重投資組合,屆時「Magnificent Seven」一詞也將成為歷史。

有着「華爾街預言家」稱號的Sanctuary Wealth的資深策略師瑪麗•安•巴特爾斯近日表示,人工智能(AI)將推動盈利增長,並將標準普爾500指數推至歷史新高。她目前預計,到2025年底,美國股市將升至7000點,較目前的歷史最高位上漲12%。

巴特爾斯指出,美國股市的贏家將繼續成為贏家。她並不擔心大型科技公司的市場集中度。巴特爾斯寫道:「盈利增長仍然相對稀少,主要集中在科技和科技相關行業、工業、金融以及受益於電力需求加速的公用事業行業。」

她強調,隨着各大公司繼續在AI算力資源、網絡和存儲基礎設施上投入數十億美元,人工智能行業仍處於起步階段。「科技公司的盈利能力和ROE一直是最強的,這就是資金不斷投資於這些公司的原因。」

在史無前例AI熱潮推動的英偉達、微軟以及谷歌等高權重科技巨頭強勁上漲帶動下,堪稱「全球科技股風向標」的納斯達克100指數持續創下新高且漲勢比標普500指數更加猛烈。根據LSEG的統計,兩大板塊在二季度,預計將實現標普500指數11個細分行業板塊中最大的同比盈利增幅:英偉達與微軟所領銜的科技板塊盈利料將同比增長17.7%,通信服務板塊有望增長31.8%。

在華爾街大行摩根士丹利、美國銀行,以及全球資管巨頭貝萊德看來,臺積電、阿斯麥以及安費諾與英偉達業績共同顯示出,需求持續呈現井噴式擴張的AI算力投資主題堪稱股票市場的「最強阿爾法」——即使美國政府強行施加的出口至中國限制規則以及特朗普掀起的新一輪關税戰役也絲毫未能阻止亞馬遜、微軟、阿里巴巴以及谷歌所主導的全球AI算力需求激增。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