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投基論道 | 多家外資機構中期策略出爐 聚焦中國科技與消費板塊

2025-07-21 01:27

  近日,富達國際、景順、瑞銀等多家外資機構紛紛發佈2025年中期投資策略。這些機構的最新研判顯示,在全球資金重新配置的浪潮中,亞洲市場尤其是中國股票顯現出罕見的投資吸引力。從投資方向來看,受益於AI創新和政策支持的科技板塊,以及依託本土品牌崛起與數字化升級的消費板塊,是外資機構重點關注的領域。

  「近期的資金流向顯示,一場策略性再平衡在全球範圍悄然展開。許多投資者重新審視自己的股票敞口,希望將資金投向美國市場以外的其他地區。」富達國際亞太區投資總監斯圖爾特·朗布爾(Stuart Rumble)稱。

  在景順中國內地及香港地區首席投資總監馬磊看來,無論是從相對角度來看,還是與自身歷史平均水平相比,亞洲市場股價均較發達市場存在大幅折讓。這一估值差距再加上強勁的流動性,在美元走弱的環境下,為長線投資者提供了具有吸引力的入場時機。他認為,當前盈利增長預期趨於穩定,且宏觀風險逐漸被消化的市場環境,有利於投資者挑選亞洲股票進行投資。

  在全球資金重新配置的浪潮中,中國股市成為外資機構眼中的價值窪地。斯圖爾特·朗布爾認為,中國股市在2024年經歷了波動,然而今年年初DeepSeek的橫空出世震驚全球,其以遠低於先前AI模型的成本,實現幾乎相當的功能,凸顯中國在研發、人才、數據等領域的結構性優勢,促使投資者重新審視中國市場的結構性投資機會。

  威靈頓投資管理認為,從多個角度來看,目前中國股票的交易價格頗具吸引力。隨着盈利拐點早期跡象的出現,在外資持股比例仍然較低的情況下,國際投資者興趣上升會成為推動中國股票進一步上漲的催化劑。

  具體到投資方向,科技和消費是外資機構提及較多的關鍵詞。斯圖爾特·朗布爾認為,當前投資者在投資組合中逐步降低對美國大型科技股的超配程度,並且在具備類似成長潛力和質量但估值更具吸引力的股票上增加多元化配置的力度,如與AI、能源轉型、先進製造業,以及內需消費等策略性趨勢相契合的產業。

  「過去,投資者主要在美國市場尋找與AI相關的投資機會,但現在可以在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市場發掘出更多具有潛力的公司,而且這些公司的估值更有吸引力。」富達國際基金經理張宇翔稱。

  瑞銀財富管理在近日發佈的亞洲2025年中展望中表示,進入下半年,中國科技板塊藴含超額收益機會,尤其是在AI應用日益普及、政府利好政策持續以及DeepSeek的突破帶動企業需求增加的支持下。

  「由於估值仍然合理,盈利增長預期強勁,且貨幣升值帶來額外的上行潛力,我們維持看好中國科技板塊的觀點,青睞在線遊戲、雲服務、在線旅行服務和電動汽車等領域的頭部公司。」瑞銀財富管理稱。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