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0 10:51
當下,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構,如何打造更穩定、更高效的供應鏈?如何為全球供應鏈的開放合作創造更多可能?
7月16日至20日,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以下簡稱「鏈博會」)在北京舉行,600余家中外企業和機構積極展示上中下游關鍵環節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大中小企業聚「鏈」參展,一系列「鏈」上籤約持續進行,傳遞出各界加強合作、互利共贏的積極信號。
「鏈」上「朋友圈」
進入經濟全球化時代,任何企業都無法憑一己之力,完成精密複雜的產業分工。畢竟,單打獨鬥既做不到成本最優,也難以達到效率最高。
企業的競爭力,永遠來自協同共生的「朋友圈」。
「通過鏈博會,我們‘找朋友’更方便,鏈接上了大市場。」金馬衡器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欣連續三年帶隊參加鏈博會,並於今年「牽手」內蒙古基碩科技有限公司,簽約了金額為1.2億元的合作項目。
該項目通過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平臺,結合RFID技術和AI膠囊,實現對牛隻全程精準追蹤管理。系統可確保牛肉的食品安全和質量可追溯,將內蒙古的好牛肉推銷到世界各地。
「找到的這個‘好朋友’可不止價值1.2億元,未來可能會帶來超越這個數字的產業增值空間。」周欣表示,兩家企業將以技術創新為引擎,未來共同開拓更廣闊的智慧農業市場。
在汽車產業變革的大潮下,開放合作、共建生態日益成為產業發展的主旋律。
湖南視比特機器人有限公司攜手下游整車廠,現場展示企業自研的汽車漆面缺陷檢測技術;全球礦業巨頭力拓與寶鋼聯手,展現從鐵、鋁等原材料到白車身的產業鏈協同……鏈博會上,多家汽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選擇聯合展示,讓人們直觀感受到「鏈」上的緊密合作。
湖南視比特機器人展位上,該企業自主研發的漆面缺陷在線檢測系統正靈活操作機械臂,為車輛進行檢測。一臺車檢測耗時可以控制在60秒以內,誤點率控制在5%以內。
這是湖南視比特機器人首次參展鏈博會。「旁邊展位的問界、小鵬都是我們的合作客户。」該公司副總經理劉婷婷滿懷期待,「希望與各種類型的參展商和觀眾建立聯繫,共同推動智能汽車產業發展。現場有這麼多汽車參展商,希望未來都能成為我們的客户。」
與很多以「買買買、賣賣賣」為主題的展會不同,鏈博會的參展商們走動非常頻繁,展商之間不是「對手」,而是「隊友」,不是互相「搶蛋糕」,而是一起「做蛋糕」。
經濟發展環環相扣,產業鏈供應鏈是重要支撐點。只有大家的鏈接越來越緊,合作的蛋糕纔會越做越大。
打造「世界共贏鏈」
「中國的供應鏈是一個奇蹟。中國的開源AI是推動全球進步的催化劑,讓各國和各行業都有機會參與AI革命。」7月16日,美國英偉達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在第三屆鏈博會開幕式上致辭説。
「新面孔」英偉達相當吸睛,首次亮相鏈博會展區,聯合多個生態夥伴展示AI終端成果。
位於數字科技鏈展區的英偉達展位上,大批觀眾圍觀一隻外形乖巧、動作靈活的醒獅機器狗。這隻機器狗里裝有英偉達的「計算單元」,相當於它的大腦和神經,讓它感知外界環境並做出各種動作。「AI應用本身會涉及到全球所有供應鏈企業間的合作,否則就無法形成一個完整的AI產品。」工作人員説。
眼下,產業鏈競爭形態正從企業單點競爭轉向生態體系競爭。龍頭企業通過開放平臺、共享技術、共建標準,帶動上下游協同發展。這種「共生共贏」的生態化模式,正在重塑全球產業分工邏輯。
當然,產業鏈重構也面臨嚴峻挑戰:地緣政治因素導致規則碎片化,增加了全球協作成本;關鍵領域供應鏈「斷鏈」風險依然存在,如何在多元化佈局中平衡安全與效率成為難題。
面對挑戰,鏈博會給出的答案是——深化開放合作。
英偉達展臺附近,蘋果、高通、惠普等多家美國科技公司的展臺同樣人氣爆棚。鏈博會是蘋果公司在全球亮相的首個博覽會,今年已是連續三次參展。展臺前的一行字格外醒目:「Apple全球的200家主要供應商中有超過80%在中國生產。」
作為全球首個以供應鏈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今年鏈博會共有來自7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651家中外企業和機構,境外參展商佔比達35%。其中,美國參展商數量較上屆增長15%,連續三屆佔比最多。
與「中國供給」深度融合,意味着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下,美企看重的不僅是中國市場,更是中國企業深度參與的供應鏈。
多位與會人士也在本屆鏈博會開幕式上重申了合作的必要性。
南非副總統保羅·馬沙蒂萊説,希望打造夥伴關係,共同塑造供應鏈的未來,建設更加連接、富有韌性和繁榮的世界。
「我想到一句中國古話,獨木不成林。」國際商會祕書長約翰·丹頓説,我們必須重振各國對於合作的信念,這樣才能實現共同繁榮。
鏈博會的「鏈」,不是脱鈎斷鏈的「鏈」,而是鏈接世界、共創未來的「鏈」。一屆又一屆展會廣邀天下朋友,努力維護全球產供鏈韌性和穩定,讓「朋友圈」越來越大,讓各國深化產供鏈合作的共識越來越強,將全球供應鏈真正打造為「世界共贏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