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臺積電Q2財報一覽:主權AI需求爆發,消費電子Q4展望保守

2025-07-18 20:00

(來源:Eric有話説)

又一次臺積電與ASML財報明顯背離,本季度臺積電管理層終於上調全年營收指引。

臺積電Q2財報:

  • 營收按美元計301億美元,同比增長44%,環比增長18%,高於指引區間284-292億美元,創歷史新高;按新臺幣計9378億新臺幣,同比增長39%,環比增長11%,創歷史新高

  • 在匯率嚴重影響背景下,毛利率58.6%,同比增長5.4個百分點,環比下滑0.2個百分點,仍落在指引區間57%-59%上端;

  • 經營利潤按美元計149億美元,同比增長68%,環比增長21%經營利潤率49.6%,同比增長7.1個百分點,環比增長1.1個百分點

  • 淨利潤按美元計128億美元,同比增長67%,環比增長17%淨利潤率仍維持43%;

  • 等效12吋晶圓出貨量371.8萬片(約124萬片/月),同比增長19%,連續5個季度同比增長,環比增長14%;

  • capex按美元計96.3億美元,同比增長51%;全年capex指引維持380-420億美元不變;

具體看工藝和平臺方面,Q2:

  • 3nm佔24%5nm佔36%7nm佔14%,16/20nm佔7%,28nm佔7%,40/45nm佔3%,65nm佔3%,90nm佔1%,0.11/0.13um佔2%,0.15/0.18um佔3%;先進製程3nm/5nm/7nm佔74%3nm/5nm合計佔60%

  • HPC佔60%手機佔27%,IoT佔5%,汽車佔5%;HPC佔比連續11個季度超過手機HPC同比增長60%環比增長14%手機同比增長12%環比增長7%IoT環比增長14%,汽車環比持平;臺積電2024年第一大客户蘋果佔比22%,第二大客户(大概率英偉達)佔比12%,看2025年會不會反超蘋果成為臺積電第一大客户;

后續展望:

  • 預計Q3營收318-330億美元同比增長36%-40%,主要靠AI需求為主的HPC強勁拉動,Q3毛利率55.5%-57.5%,經營利潤率45.5%-47.5%;

  • 預計2025年全年美元營收同比增長low-30%s(上調)預計2025年capex 380-420億美元(不變)

  • 公司長期毛利率指引53%+(不變)若Q3新臺幣升值6.6%,預估將影響臺積電Q3新臺幣營收約6.6%,降低毛利率約2.6個百分點;

  • 針對近日英偉達H20與AMD MI308解禁事件,臺積電管理層認為這對臺積電來説是好消息,考慮到中國大陸AI芯片市場之大。不過短期暫時沒將該因素納入到業績指引中,仍維持2025年AI營收(GPU+ASIC+HBM controller)翻倍(252-288億美元)2024-2029年CAGR 44%-46%(不變)的指引;

  • 正在使用部分N7產能來支持N5,因為N5的產能太緊張(大部分AI芯片採用4N/N4節點,都屬於N5系列),管理層表示在N7、N5、N3乃至未來的N2之間,大約有85%到90%的設備是通用的;

  • 臺積電幾乎所有營收以美元計價,成本約75%以新臺幣計價,新臺幣匯率波動起伏,對臺積電營收和利潤有顯着影響;

  • 預計2025年整體非AI終端市場領域將出現温和復甦,關税政策可能帶來不確定性與風險,特別與消費者相關及價格敏感的市場,不過下半年客户行為並沒有明顯改變。AI方面下半年需求仍強勁,主權AI需求不斷增長。

  • N2 2025H2量產,前兩年投片量遠超N3/N5同期,爬坡曲線與N3E相似,N2P 2026H2量產,用於手機和HPC,適合HPC的A16 SPR(背面供電BSPDN)2026H2量產;N2、N2P、A16及其衍生產品都屬於N2系列;A14是第二代Nanosheet結構,預計2028年量產,A14 SPR 2029年量產;

  • 美國亞利桑那第一座Fab(N4節點)去年Q4已開始量產,良率與臺灣Fab相當;第二座Fab(N3節點)已完工,量產時間提前幾個季度;第三座(N2、A16節點)正進行廠房建設、第四座(N2、A16節點)同步開始前期建設,第五座、第六座將根據客户需求採用更先進節點;將在亞利桑那形成一個GIGA Fab Cluster2nm將成為主力製程未來貢獻約臺積電整體30% 2nm及以下產能

總的來説,AI敞口大的臺積電還是很穩,儘管還是飽受關税、匯率雜音影響,不過管理層仍對AI長期指引樂觀,本季度還首次提及老黃反覆強調的主權AI需求爆發。

臺積電增長的確定性是建立在眾多客户需求增長的確定性基礎上,或者説臺積電業績的確定性主要體現在下限,而不是上限,這有點像ASML之於臺積電,Arm之於其下游客户。

從基本面看,按全年業績指引上限,臺積電全年營收1135億美元,淨利潤大約480億美元,當前市值對應PE 14倍,當然目前美股跟基本面關係不太大,跟特朗普關係更大些。

從基本面看,雖然Q3增速看上去很樂觀,但結合全年業績增長指引來看,意味着臺積電Q4營收增速只有6%-21%,出現明顯放緩。管理層表示因關税等不確定性可能會對消費電子市場產生影響,預計2025年整體非AI終端市場領域將只是温和復甦。

當然,臺積電管理層習慣給出較為保守的業績指引。根據目前指引來看,臺積電營收預計在1170-1200億美元,淨利潤預計在470-500億美元,當前市值對應PE 25-27倍,現在回過頭來看Q1財報時跌到14倍PE實在諷刺。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